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冰糖葫芦 一生最爱
冰糖葫芦 一生最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3/31 8:47: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冰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冰糖葫芦》早已传遍大江南北,而冰糖葫芦也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吃,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总是令人难忘。

    冰糖葫芦,在历史中早有记载,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清朝年间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老少皆宜,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耳濡目染 退休后继承父亲手艺

    我1993年从单位病退以后,和老伴卖起了冰糖葫芦,没想到这一卖就卖了20多年,别看我开始得晚,但这门手艺我早就会了。我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会做冰糖葫芦,我是看着父亲做冰糖葫芦长大的。当时,家里面不仅父亲做冰糖葫芦,姐夫也做冰糖葫芦,耳濡目染,我就学会了。

    刚开始卖冰糖葫芦的时候,还不时兴店面,都是流动着卖。我负责在家里做,老伴负责提着篮子到外面卖,大人小孩都争着买我们的冰糖葫芦。虽然当时工艺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我一天只能做五六十串,大概卖90元钱,但那时的90元比现在的900元还值钱,所以我们俩都很满足。

    2003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后,我们俩在东郊开了一家冰糖葫芦店,从此不用再到街上转着卖了。由于位置好,我们的销量大增,一天能卖200串左右。后来,附近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家的冰糖葫芦好吃,生意越来越好。

    精益求精 不断改进制作工艺

    做生意要讲良心,我们家的冰糖葫芦用的是纯白糖。不像有的店,为了图省事,熬糖的时候加进去柠檬酸、白矾欺骗顾客。

    做冰糖葫芦是给大家吃的,从采购选果到最后做成,每一道工序我都严格把关,挑好的山楂,一个个去把儿、去花嘴、去核、清洗、串果、熬糖、蘸糖,每个步骤都不能少。尤其是去花嘴这一步骤比较麻烦,要一个个把带泥的花嘴给挖掉,这样做出来的冰糖葫芦不但卫生,味道肯定也不一样。

    卖冰糖葫芦时间长了,就有经验了,做得也比以前好吃了。我经常去看别人怎么做,吸取经验和教训,逐步改进工艺,使冰糖葫芦越来越好吃,顾客也就越来越多。

    冰糖葫芦要想好吃,首先要选好果。以前,我试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山楂,选来选去,发现山楂里面做冰糖葫芦最好吃的就是我现在用的“花叶”、“棉球”这两个品种。其次,也是做冰糖葫芦最关键的一步——熬糖。人家都说,做冰糖葫芦的人其实就是玩糖的,熬糖必须熬到十成才好吃,熬到五成做出来的冰糖葫芦粘牙,而且只甜,但是熬到十成的冰糖葫芦就脆,不粘牙,还香甜。以前熬糖的时候,我都要亲自尝尝,看火候怎么样,现在经验丰富了,我一看糖浆出泡的大小,就知道这糖熬成了没有。

    做人做生意 都要讲诚信

    卖冰糖葫芦20多年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做人要讲诚信,做生意更要讲诚信。

    记得刚开始卖冰糖葫芦的时候,我去山东进货,结果被人给骗了,进的4500多公斤山楂里面近一半都是带虫的。我宁愿损失几千块钱,也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由于注重信誉,现在来买冰糖葫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的。看他们喜欢吃我做的冰糖葫芦,我干得更起劲了。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的社交活动很少,卖冰糖葫芦让我认识了不少朋友,不仅跟水果行的人熟了,而且跟不少客户和同行也成了朋友。夏天是冰糖葫芦的淡季,有一年我买了50多公斤大豆准备做豆酱,走到公园路,大豆洒了一地,正发愁,旁边店里跑出来五六个人帮我拾,一问才知道,他们都吃过我的冰糖葫芦,还问我啥时候开始卖。这件事儿让我自豪了好长一阵子,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坚决不能卖过夜的冰糖葫芦,因为一过夜就不好吃了。所以,做冰糖葫芦最怕下雨天,一下雨,做的冰糖葫芦都浪费了。每次遇到下雨,我就冒着雨骑着车子,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去送冰糖葫芦,这家送几串,那家送几串,大家分着吃了,比浪费了强。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我送出去的冰糖葫芦少说也有1000串。只要大家吃着高兴,我就高兴。

    持之以恒 不让技术失传

    坚持做冰糖葫芦这么多年的原因,一是因为干起活儿来我心情好,二是为了这么多喜欢吃我的冰糖葫芦的人。我时常将心比心地想,如果顾客想吃你的冰糖葫芦你没有开门,人家肯定失望而归,以后也许就不会再来了。所以,只要有人愿意吃我的冰糖葫芦,我就要让他们吃上。我现在店里除了卖冰糖葫芦,还卖山楂片、山楂糕。前两天我还学了一种新的山楂作法——炒山楂,我准备多学一些新鲜的作法,跟上时代的潮流,让顾客吃得开心。

    我今年65岁了,年龄也大了,准备把这门手艺传给我的侄子,让他将冰糖葫芦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这个活儿说苦也苦,说不苦也不苦,只要愿意学、能吃苦,我就愿意带着他练摊,把我的技术都教给他。我准备将来让他租个好点儿的房子,我过去给他帮帮忙,让他的日子越过越好。

(作者:万廷化 罗颖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