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韭花开。
韭花是韭菜开的花。每当渐近中秋节或国庆节时,在菜地里便可看到,绿色的韭菜叶中间,高高伸出的直直的韭薹顶端,上面是一串串韭菜花蕾或一簇簇白灿灿的韭花,开放的韭菜花簇拥着就像一朵菊花,饱满而新鲜。秋风阵阵,韭菜修长碧绿,簇拥在一起的韭花更加洁白如玉、清香四溢。
国人吃韭菜的历史,当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春四月之初,人们用小羊和韭菜祭司寒之神。在韭菜的家族里,最好吃的是春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是诗人的欣喜,“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妞”是民间的智慧,为的就是一个踩着时令节拍而来的“鲜”字。韭黄是冬季培育的韭菜,因隔绝光线不能合成叶绿素,颜色浅黄,嫩而味美。“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寒冷的冬日洋溢在寒酸诗人心头的是点点温暖。韭薹是韭菜的茎,长而粗,形似蒜薹,嫩时可以炒着吃,味道像蒜薹,但更清香适口。
“韭菜酷辣同葱薤,芥屑差辛类桂姜。”吃韭花,多在吃涮肥牛、涮羊肉时。一小碟或小碗,芝麻酱、蒜泥、豆腐乳酱,再加上韭花进行调制,方感觉味道恰如其分,食欲大增。吃在口中,刺激的咸辣味、清香的韭花味、微微的酱香味和香油味交汇在一起,给人一种爽的感觉。我喜欢韭花酱拌新鲜的热豆腐,青白相间,热气袅袅,推杯换盏,与家朋好友叙谈,更能体味到生活的幸福。
中国古人称韭花为菁(韭之华),腌出来的韭花叫菁菹。做腌韭花,要在其欲开未开时采摘,洗净后晾干,撒上细盐两三个小时后,抓起韭花,用两手掌相搓,搓过几遍之后,放置一段时间,撒上盐、花椒、茴香,然后放入瓶罐中密封起来,几日后即可打开食用,打开瓶罐,一缕腌韭花香入鼻。用筷头夹一点点,轻轻地放入口中,脆香微辣,一种清香与微辣的惬意从舌根袭来。做腌韭花,还可以同时放置其他食材。汪曾祺先生说,云南曲靖的韭菜花是中国咸菜里的“神品”,用韭花与切得极细的、风干了的萝卜丝同腌,有一股说不出的淡淡的甜味。爱屋及乌,岁月留情,想来,他是在怀念彩云之南。
也是这般的季节吧。人称“杨风(疯)子”的杨凝式一觉醒来,已是午后,他这才想起中午没有吃饭。恰在此时,宫中给他送来一盘韭花。他吃后感觉味道鲜美,为表达感激之情,他当即写了一封谢折派人送往宫中,其中有“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一句。本是一封不经意写就的手札,却成了传世之宝——《韭花帖》。这让人感觉奇妙——如不可言说的缘一样,妙不可言。《韭花帖》字写得“章法独特,字句疏朗,笔致萧散,澄静精绝”(董其昌语),同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徇《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杨凝式,一生狂傲纵诞。“韭花一帖重谬琳,千古华亭最赏音。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我们不知道,官至太子少保的杨凝式,这一盘宫赐的韭花,怎会让他发出“实谓珍馐”的感慨,成就了一篇绝世之作。我们记得的是,“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与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并为“洛中二绝”。
韭花多做食用,罗马皇帝尼禄却把韭花当药使用,以使声音变好。凯撒大帝的末代子孙,弑母杀妻,实行恐怖统治、疯狂屠杀,对基督徒残酷迫害,最终众叛亲离,在一个黎明到来之前被迫用一把匕首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只活了31年。他使声音变好要让谁来听呢?没人回答,也不重要。韭花能否使声音变好也不重要,它的花语——奉献,倒是值得记住的。
假如有情致且特立独行的话,不妨携一束韭花献给心仪的人,看看她的反应。据说,凡是受到韭花祝福而生的人,善于社交活动,在爱情的王国里,位置也不会逊色。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