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喜欢秋天,可能是因为空气凉爽,阳光不燥,有着最轻柔的风,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带来多愁善感的情绪。
秋天适合思念,适合见面,更适合吃面!在最后一片秋叶飘落之前,我们在洛阳见一面吧,然后一起去吃面!
△图源:洛阳旅游公益图库
一提起洛阳美食,浆面条必然有一席之地。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会吃不惯,但对于老洛阳人来说,那叫一个绝!
浆面条又称浆饭,是洛阳民间的传统美食,也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酸味令人欲罢不能。
俗话说“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没吃过这一口就不算来过洛阳。以绿豆浆发酵制作面浆的浆面条,吃起来微微带着酸味,配上黄豆、芹菜等多种时令配菜,撒上韭花酱,整碗面都灵动了起来。吸溜一口,酸香软糯的浆面条,满足的不仅是味蕾,还唤醒记忆中的那口老味道。
如今的洛阳城中,从街头小馆到星级饭店,浆面条随处可见。它质朴自然、清新淡雅,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洛阳人,也给外地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味。
面食是洛阳人的命脉,一份面能被洛阳人吃出无数花样,但没有什么比一碗热腾腾的砂锅面更抚慰人心。
砂锅置于热火的包裹中,咕噜冒着小气泡。细火慢炖间,汤汁与调料于锅内翻滚交融,让汤汁缓缓渗透面条,入味十分。
尝一口,汤汁儿浓郁,带着淡淡的橘黄色,入口咸鲜,余味中还透着丝丝的麻辣,胃口一下就被打开了。
随着热腾腾的香气往下翻动,会发现里面藏了不少美味。切成小丁的葱花、香菜,还有海带、青菜的打底,一点也不“清汤寡水”。
砂锅面的面条与汤底在砂锅中完美的融合,面条吸饱了汤汁的鲜美,柔韧劲道,吃上一口都是满足~
来洛阳,你一定能在街边寻到一家烩面馆。包罗万象的烩面,是无数洛阳人从小吃到大的地方美食。
大部分烩面的汤头,是用羊肉和羊骨熬制而成的高汤,而一家店的面好不好吃,首先得看汤好不好喝。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用笊篱捞入碗中,趁热放入葱花和香菜,再舀一勺滚烫的高汤浇入碗中,葱花和香菜被热汤激发后,一种特殊的香味便散发开来。
所以,吃烩面,会调和四方五味,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缺一不可,再加上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辅料,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就上桌啦!
夹起一筷子,吸进口中,再慢慢嚼咽,面条口感劲道,配上浓厚的高汤打底,鲜美不过如此了~
洛阳人的“中”,全在一碗热腾腾的烩面里。
要说地道与味道兼具,口碑与滋味兼得,那可一定要吃一碗糊涂面。
糊涂面口感细腻,面条劲道,滋味绵长,味道香甜,面粉带来的油润香味,配上花生碎、芝麻、红萝卜、青菜等,煮的时间越久,味道越香。
每次洛洛吃糊涂面的时候,都忍不住搅上几圈,将所有汤汁美味都搅拌均匀。
如今天一冷,搓着手就想吃一碗滚烫的糊涂面。浓浓的香气浸满鼻腔,端着热碗,能一直从手暖到心里。
感受氤氲的热气扑个满面,品着粘稠的面条,这样的一碗糊涂面下肚,保证让你百吃不厌!
比起洛阳的其他面,刀削面就像班里的中等生,既没有尖子生出挑,也没有成绩落后的活跃有噱头。
但是光看着师傅削面的身手,就不由得感受到饥肠辘辘,拍手叫绝了~
纯手工发面的刀削面,由现场的“大厨”亲自操“刀”,细条状的面条一根接一根地飞入滚烫的锅中,老师傅还可以闭着眼将面团放在脑袋上削,还能条条均匀,手起刀落之间,一股江湖大侠的气质油然而生。
刀削面刺溜入口,薄却有韧劲儿,软而不粘,比那些机器加工出来的面,口感方面高出了几个层次。
用筷子挑起一根,可以看到面条裹着高汤和浇头,一口面条下去,再配上一口汤,口齿间都是香气四溢。
有人说吃油泼面,就是吃面条的筋道。
当然,若是去看制作油泼面,那泼油便是做油泼面时最重要的一道程序。
挑对的火候给面浇上油,既是对师傅技巧的考验,也是让面出彩的画龙点睛之笔。
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把烧的滚烫的热油浇在调料上,随着“呲”的一声,热油沸腾,香味瞬间弥漫散开。
一碗油泼面在手,可以看出经验老到的“大厨”,面条扯得非常的匀称,吃起来也柔韧筋道,热辣咸鲜接踵而至!让你欲罢不能!
洛阳的红薯面条,算是大多数老洛阳人都会做的美食之一,各地都可以见到,甚至老一辈的都会做。
许多人会把红薯做成红薯干晾晒,然后磨成红薯面,红薯面则可以做窝窝头和面条。
爽滑细嫩的红薯面配上韭菜、绿豆芽,撒点儿花生碎、萝卜干、酸豆角,淋上十香菜蒜汁儿、麻酱和各种调料,绝对能让挑剔的你胃口大开。
浓郁的鲜香瞬间在空气里四溢开来,好吃到停不下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面条,承载着满满的家乡情!
看完这些面,是不是感觉肚子都“咕噜咕噜”叫啦!,赶快约上小伙伴来洛阳吃上一碗吧!见“面”吧,就现在!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