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宋)《春晴泛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写生草虫图》 开封市图书馆供图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时节,万象更新,万物始春。惊蛰,古称“启蛰”,它的到来标志着仲春的开始,土壤开始解冻,万物萌动,大部分区域进入春耕季节。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到了汉朝,因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启蛰”改为“惊蛰”。唐朝的时候曾有短暂的恢复,之后“惊蛰”一词就沿用至今了。
历经蛰伏的生命,总能迎来更多惊喜。惊蛰时节,春雷响动,气温迅猛回升,雨水增多,地温逐渐升高,经过冬眠的动物逐渐苏醒,过冬的虫卵开始孵化,江南小麦已经拔节,冬小麦开始返青,茶树开始萌芽,万物萌动,焕发生机。对人们而言,惊蛰是开始奋发的日子,正所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时节还有很多传统民俗,包括祭白虎以求吉利,敲梁震房以驱虫子,理发寓意好运等等。另外,由于惊蛰时节,天气还有些许寒冷,空气较为干燥,上呼吸道疾病高发,而这一时节的雪梨可以止咳化痰、润肺、生津,因此惊蛰有吃梨的习俗。
惊蛰吃梨,据说是因为“梨”谐音“离”,一说古代走西口者“离家创业”,吃梨有“努力荣祖”的念想;另一说,也有让虫害远离庄稼,让疾病远离身体的寓意。而且,梨生吃熟吃功效不同,《本草通玄》说:“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也就是说,生吃梨子能清热,梨子蒸熟以后有滋阴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惊蛰时节为大家推荐的宋代节气美食就是由雪梨制作的“橙玉生”。
由雪梨制作的“橙玉生” 开封市图书馆供图
《山家清供》中记载:“雪梨大者,去皮核,切如骰子大。后用大黄熟香橙,去核,捣烂,加盐少许,同醋、酱拌匀,可佐酒兴。”即选用大个雪梨削皮去核,切成骰子大小。然后用色泽黄亮成熟的香橙,去核捣烂,加一点盐,和醋、酱油一起拌匀。雪梨甘甜,香橙多汁,二者同食不仅味道清爽,还兼有醒酒的功效。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