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除夕吃什么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2/22 10:57:0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少年时代,印象中每年的除夕,不是忙着贴春联就是忙着包饺子。除夕一夜交两岁,孩子们四处疯玩,有时半夜会跳到人家院子里,到厨房掀开锅排偷饺子吃。乡下人的风俗,除夕的饺子必须留一碗,寓意锅中有余,来年不缺吃的。善男信女还会在除夕“供天地桌”,给诸神上供,陈设蜜饯果脯一层,再摆放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诸物。这些东西直到过了正月十六小孩子才可以吃。
置身北宋故都,不禁想起宋代除夕那些事儿,宋人在除夕都吃什么呢?
我们知道,守岁,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觉。守岁始于北宋,《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时人认为,“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因此,孩子们往往通宵达旦不睡,为娘守岁。除夕习俗的内容尽管很多,但品春盘、吃年夜饭、饮屠苏酒等吃喝玩乐仍是节日里的主旋律。
品春盘源于“品五辛盘”,就是吃一种生菜大拼盘,就像今天饭店的大拌菜一样。“五辛”指葱、姜、蒜、韭菜、白萝卜等五种辛香类的蔬菜。后来五辛盘演化成“春盘”,在宋代,皇宫的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武林旧事》)。
“吃年夜饭”的花样甚多,宋代开封除夕主食要吃馎饦,馎饦是宋代除夕最具特色的食品。南宋陆游《岁首书事》一诗有“中夕祭余分馎饦”的诗句,并自注:“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饦’。”欧阳修《归田录》载:“汤饼……今俗谓馎饦矣。”宋朱翌《猗觉寮杂记》载:“北人食面,名馎饦。”汤饼就是很薄的面片,宋人除夕流行吃面,而不是饺子。那时还没有饺子这个名词,除夕吃饺子(扁食)是元代以后的事儿了。
“饮屠苏酒”主要是除瘟气。《月令粹编》记载:“屠者屠绝鬼气,苏者苏醒人魂。”此酒多用细辛、干姜、大黄、白术、桔梗、蜀椒、乌头、防风、花椒、肉桂、虎杖等药物泡制。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有详尽记载,称其为“屠苏散”“八神散”“轩辕黄帝神方”“一人饮之,一家无疾,一家饮之,一里无病”。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说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饮用时须从年龄最小者开始,顺序轮转,最后是最长者。其理由是随着年岁的渐增,少年得岁,老人失岁,心常戚戚,故少者先饮。
那个时代几乎没有娱乐活动,夜长时间过得慢,为了消磨时间,都要备一些消夜果子,就像今天我们准备瓜子、糖果一样,边看春晚,边嗑瓜子。“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宋代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孩子们最喜欢过年啦!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