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倒坐南衙是怎么回事
倒坐南衙是怎么回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2/11 9:36:3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包公尹京,正直无私,为了避免求情、拉关系等弊病,包公连私人书信都杜绝了。当时的民谣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官司时没有关系不要紧,没有钱送礼通关节也不要紧,在阴间,有正直无私的阎罗王在主持正义;在阳间,有正直无私的包公在主持正义。可见,老百姓对包公的评价有多么高。包公在世时,已经把他和神相提并论。无怪乎后来的传说中,描写包公能探地穴,能够昼断阳、夜断阴。这些传说都是从这句话生发开去的。
        北宋东京,经济发达,酒店林立。当时的大酒店叫正店、小酒店叫脚店。据记载,东京开封仅正店就有七十二家。像矾楼这样的正店,喝酒的人每天竟有千人左右。喝酒的人多了,自然能喝出故事来。有两个人是好朋友,在一块喝酒。其中一个贪杯的,身上带有几块金子,他怕喝酒喝醉后金子丢失,就将金子交给对方保管。谁知酒醒后,保管金子的那位不认账了,否认有这回事。两个人吵吵嚷嚷,闹到开封府来。包公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先稳住了两人,然后派公差来到保存金子的这个人家中,对这人的妻子说,你丈夫已经招供,快把人家的金子还给人家,不然,开封府将会重罚。这人的妻子一听,乖乖地就把金子拿了出来。
        提起开封府,很多人自然会想到《铡美案》,想起陈世美和秦香莲。历史上有无陈世美和秦香莲?我们不得而知。但包公执行的断案标准绝对是老百姓的标准,是农民的价值观。包公处死陈世美,绝不是因为陈世美停妻再娶,而是因为陈世美妄图杀人灭口,竟然指使人去杀秦香莲和自己的一双儿女。此种行为可以说是连禽兽都不如。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为陈世美平反的传说。说陈世美做官后,昔日的同窗去找他,陈世美因为事忙,未能见他。这位想打秋风未打成的同窗恼羞成怒,就编了一出戏曲来污蔑陈世美,以泄心中之愤。从此,陈世美就成了忘恩负义、停妻再娶者的化身。
        最有意思的是传说中包公的三口铜铡。据说三口铡刀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龙头铡专门用来铡犯法的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门用来铡犯法的官员,狗头铡专门用来铡犯法的平民百姓。这个传说虽然还有些等级意识,但总体上是在反映老百姓的一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平等思想。
        包拯是代表百姓利益的,百姓在他身上又寄托了无限的向往。在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是农民,因此,包公也被有意无意地农民化了。农民由于成天在田里劳作,风吹日晒,肤色自然会偏黑。所以,戏台上的包公也就成了黑脸。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所有农具中,铡刀是最像刑具和兵器的,也是最令人害怕的。铡刀是用来铡草的,因为要一个人塞草,一个人铡,塞草者一不小心,被铡刀铡掉手指的事屡见不鲜。所以,农村人尤其是农村孩子,对铡刀都是心存畏惧,敬而远之。将这种农民都畏惧的农具当成包公的刑具,更能增加包公的威风,也更使农民在看戏台上的包公惩罚恶人时觉得解气。
        公元1058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三年,包公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包公这时已经60岁了。
        有一则包公倒坐南衙的传说。其实,宋代开封府的大门也是朝南开的。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传说呢?一是古代的衙门认钱不认理,衙门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包公清廉刚正,认理不认钱,老百姓认为包公的开封府和一般的府衙不一样,所以开封府应该大门向北,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包公倒坐南衙的传说。二是这个传说也可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包公在御史台任职,而宋代御史台的大门就是向北开的。
(作者:赵国栋 责任编辑:12301-4)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