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五色板肚与汴京火腿
五色板肚与汴京火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30 8:54: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到北京,寻小吃,朋友推荐老北京的卤煮,说是源于宫廷,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他说的是陈记卤煮小肠,最初是卖清宫廷御膳苏造肉,为适应平民百姓食用,将主要原料五花肉改成了廉价的猪下水,特别是以猪肠为主,变为“卤煮小肠”。“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透而不黏,汤浓香醇厚”,堪称一绝。虽然吃起来很可口,却叫人不禁想起了汴京的风味小吃,家乡味是最难忘的风味,其间不仅有乡愁,更有怀旧和回望。就像驰名的金华火腿,在我这个“老开封”看来,远远不如汴京火腿的味道,一如“月是故乡明”。

        源于北宋的开封卤肚

        五色板肚源于北宋的“熝物”。 关于熝,《说文》云:“温器也。”“……和五味以致其熟也。”“熝物”就是后世的卤味,置鸡鸭鱼肉于器中,和五味以文火细煮,以致其熟。《东京梦华录》卷三之《马行街铺席》记载:“北食则矾楼前李四家、段家熝物、石逢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孟元老专门指出了北宋东京矾楼前有一家姓段的店主开的北食店卖“熝物”——也就是卤煮食品,在京城首屈一指,味道杠杠的!在北宋,当时市场上已明确标明“南食店”“北食店”了,表明中国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这卤煮食物相当受市场欢迎,不但位置好,而且味道好。南渡多年之后还叫孟元老念念不忘它的美味。

        百岁寓翁《枫窗小牍》卷上记载:“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盘案,亦复擅名。如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薛家羊饭、梅花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乳酪、段家熝物、石逢巴子南食之类,皆声称于时。”这百岁寓翁名叫袁褧,他在南迁之后,回忆北宋京城记载了关于“熝物”等美食的回忆。

        在开封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熝物”故事,与鲁智深有关。话说这鲁智深还是鲁达的时候,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有一次去酒馆喝酒,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户,后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智深。却又因酒大闹五台山,长老便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长老的一个师弟在那儿当长老。大相国寺的长老也不敢把鲁智深放在庙里,只派他去酸枣门外看守菜园。几个泼皮无赖被他制服之后,个个心服口服。这鲁智深每日率众舞枪弄棒,练拳习武。当时汴河南岸有一家“五舍”号酒店,擅长卤制各种下水,众泼皮每日于“五舍”号买些卤肚吃。这“五舍”号酒店的卤肚就此闻名(参阅《开封市食品志》,1986年油印本)。

        到了清光绪年间,祖籍江南的一位陈姓酱肉师傅来开封,在山货店街开办了“陆稿荐”酱肉店,他别出心裁,佐以多种配料,把南方风味与北宋“五舍”号卤肚风味相融合,精心制作出板肚,因其刀口断面呈红、白、黄、绿、褐五种颜色,于是就取“舍”的谐音称之为“五色板肚”。开封“五色板肚”表面平整,棕黄光亮,咸甜适口,醇香味厚。

        “五色板肚”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必须选取新鲜猪肚,经加工修剪、浸泡整理干净,精选肥瘦比为3∶1的猪肉,剔除筋膜,切成丁状,佐以精盐、白糖、料酒、上等香料等进行腌制,然后配以香菜、松花蛋装入猪肚中,将切口封严,经卤制重压透凉而成。吃的时候切成薄片装盘,味道独特,诱人食欲,既可宴席待宾客,又可家中作佳肴。

        汴京火腿, 宗泽制作的“家乡肉”

        肉味咸,性甘平,有补虚开胃、平肝运脾、活血生津、滋肾健足之功效。

        汴京火腿和金华火腿该是同根同源,为什么这么讲呢?二者都牵涉到一个人和一件历史大事——宗泽和东京保卫战。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中原,于公元1127年南渡黄河,不久攻占了北宋都城东京。金兵在东京城内,杀害百姓,掳掠财物,无恶不作,就连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都当了他们的俘虏,北宋灭亡。康王赵构1127年宣布即位,这就是宋高宗。后来又继续南逃,建都临安。

        宗泽,浙江义乌人,是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最初就是在他的赏识和提拔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赵构逃跑时,任命宗泽担任了东京留守。宗泽招募人才,整顿军队。东京沦陷后,宗泽和子弟兵们义愤填膺,个个在脸上刺下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8个字,立誓要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这就是后来“威震河溯”的“八字军”。

        传说宗泽收复东京以后,到南京向宋高宗报捷,顺便回到金华、义乌,去探望“八字军”的家属。乡亲们听说宗泽和“八字军”打了胜仗,家家户户赶紧杀猪做酒,请宗泽带去慰问子弟兵。宗泽看着乡亲们送来这么多猪肉,十分为难:东京离这里路途遥远,这么新鲜的猪肉,如何带得了?可是,乡亲们如此热爱子弟兵,盛情难却呀!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派人找来几只大船,把猪肉放在船舱里,然后放上硝盐,带回了东京。

        宗泽回到东京 ,“八字军”将士纷纷前来打探家乡父老的情况。宗泽高兴地说:“家乡父老都很好,希望大家英勇地抗击金兵。你们看,乡亲们还叫我带来好东西慰问大家!”说着,宗泽叫人打开船舱,只见里面都是腌制好的猪肉,色红如火,发出一阵阵香味。大家赶紧把这猪肉做成菜肴,吃上一口,满口泛香,人人赞不绝口,精神振奋,都来问宗泽:“将军,这肉怎么这样好吃呀?”宗泽笑说:“这就叫‘家乡肉’”。大家听了,不由得说道:“是呀,今天吃了家乡的肉,抗金的斗志就更高涨啦!”于是,人们就管这种猪肉叫做“家乡肉”。

        过了几天,正巧宋高宗来到东京慰问宗泽和“八字军”。宗泽就把这些猪肉烧成各种菜肴,请宋高宗品尝。宋高宗看着这一盘盘火红的菜肴,十分高兴,吃到嘴里觉得味道十分鲜美,就问宗泽:“这是什么菜呀,又好看、又鲜美?”宗泽笑呵呵地回答道:“陛下,这是‘家乡肉’,是从家乡带来的猪腿肉。”宋高宗赞不绝口地说:“好一个家乡猪腿肉!你看它,色红如火,如火之腿,那就叫它火腿吧!”

        火腿之名是在开封诞生的,无论金华火腿还是汴京火腿,其原产地都是汴京。汴京火腿,就此在开封盛行,成为古城一种传统风味食品。民国初年,以“北味芳”所制的汴京火腿最为著名。

        汴京火腿选择鲜猪后腿,修割成型后呈扁平椭圆状,佐以料酒、硝少许,香料多味,上盐反复揉搓,翻缸多次,腌制25天左右,再经适度晾晒风干而成。外表干燥清洁、质地密实,肥肉洁白,瘦肉嫣红,色美肉嫩,醇香味鲜。汴京火腿可以有多种吃法,可以单独装盘,也可以配蔬菜,可以蒸、煮、炒、炖、煨,还可以烧汤,每一种做法吃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汴京火腿的魅力。

        我一直觉得汴京火腿与金华火腿有着一定的联系,就像开封与杭州一样,大宋分南北,这火腿是不是也与大宋有关联呢?

        汴京火腿俗称“咸肉”,在开封已经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汴京火腿皮薄肉嫩、颜色嫣红,肥肉光洁、色美味鲜,气醇香,又能久藏。清代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称:咸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