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寻宝人”
http://www.hnta.cn 2010-12-2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
在新密市西部牛店、米村等镇的大山深处,人们时常可以见到一位老人,翻山越涧,进庙入寺,敲敲打打,写写画画。他叫陈学柱,新密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寻找的东西,是民间文化遗产。
陈学柱1944年生于牛店镇月台村。退休以后他翻阅《密县志》,发现里边很少关于市西一带的记载。实际上,新密西部紧连中岳嵩山,是人类祖先伏羲女娲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有很多值得记载的历史资料,他决定自己动手,把那些即将丢掉的东西“捡”回来。于是,他 开始在农户村落和山山岭岭上奔走,把在群众中听说的地名传说、人名传说、工艺品传说等,详详细细记录下来。整理成篇后,找人打印出来,先后整理出“月台传奇”、“弭国缘由”、“牛店的传说”、“助泉寺的传说”、“马鸣寺的传说”、“香峪寺游记”等近15万字的资料。
他听说老家月台村原来叫“阳子台”,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属下弭邑城,后来改名为“月台”,是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于是,他就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从唐朝时候起,这里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在此建立了专门烧制皇宫瓷器用品的官窑群。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月台“唐宋瓷窑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采访到的资料,他写了“赵匡胤月台禁窑”,于2009年1月15日在媒体发表。
海拔1000多米的新密市五指岭下有个香峪寺,是新密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夏天,陈学柱到那里采访,寺院主持觉得老陈是来为他们做宣传的,就拿出300元钱给他做报酬。老陈赶忙拒绝,他在山里转了几天,写出了上万字的“香峪寺游记”,其中有碑记,有见解,有史实,有传说,使新密市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跃然纸上。
老陈今年66岁,儿女们担心他腿脚不灵活,整天翻山越岭的,万一摔着了咋办?就劝他别再东奔西跑。老陈说:“碍啥事呀?现在老了,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既能为后辈子孙留点宝贝,自己也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陈学柱1944年生于牛店镇月台村。退休以后他翻阅《密县志》,发现里边很少关于市西一带的记载。实际上,新密西部紧连中岳嵩山,是人类祖先伏羲女娲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有很多值得记载的历史资料,他决定自己动手,把那些即将丢掉的东西“捡”回来。于是,他 开始在农户村落和山山岭岭上奔走,把在群众中听说的地名传说、人名传说、工艺品传说等,详详细细记录下来。整理成篇后,找人打印出来,先后整理出“月台传奇”、“弭国缘由”、“牛店的传说”、“助泉寺的传说”、“马鸣寺的传说”、“香峪寺游记”等近15万字的资料。
他听说老家月台村原来叫“阳子台”,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属下弭邑城,后来改名为“月台”,是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于是,他就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从唐朝时候起,这里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在此建立了专门烧制皇宫瓷器用品的官窑群。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月台“唐宋瓷窑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采访到的资料,他写了“赵匡胤月台禁窑”,于2009年1月15日在媒体发表。
海拔1000多米的新密市五指岭下有个香峪寺,是新密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夏天,陈学柱到那里采访,寺院主持觉得老陈是来为他们做宣传的,就拿出300元钱给他做报酬。老陈赶忙拒绝,他在山里转了几天,写出了上万字的“香峪寺游记”,其中有碑记,有见解,有史实,有传说,使新密市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跃然纸上。
老陈今年66岁,儿女们担心他腿脚不灵活,整天翻山越岭的,万一摔着了咋办?就劝他别再东奔西跑。老陈说:“碍啥事呀?现在老了,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既能为后辈子孙留点宝贝,自己也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张 立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张志磊“打”落河南第九金 2010-11-26 9:10:44
- 中国好人榜再添河南人 2010-11-26 8:49:01
- 一家三代守护黄河湿地候选感动中国 2010-11-25 9:03:27
- 塔沟武校的名将李新杰“摔”出亚运河南第三金 2010-11-18 9:54:29
- 李贺塑像立宜阳 2010-11-18 9:12:2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