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夏南牛之父”祁兴磊
http://www.hnta.cn 2010-2-26 来源:视报 点击:

夏南牛之父 祁兴磊

祁兴磊 资料图片 来源: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1月21日晚,“200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河南电视台1500平方米演播大厅隆重举行。带领科研人员历时21年,艰苦奋斗、潜心钻研,主持育成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夏南牛的驻马店市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高级畜牧师祁兴磊从139名候选人中经过专家组层层筛选,最终当选为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晚会颁奖辞说:守得时间的寂寞,耐得名利的诱惑,20载孤独的科研长跑祁兴磊坚持到了辉煌时刻。纵然黑发变皓首,无悔青春付群牛。祁兴磊的获奖感言:我的梦想就是做好夏南牛的后续研究,让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吃上夏南牛肉。

    “再苦再难,我也要培育出肉牛新品种,给父老乡亲找一条致富门路”

    出生在泌阳一个农民家庭的祁兴磊,1979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大学生。可能和牛天生有缘,属牛的他被调剂到豫南农专学习畜牧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时,他舍弃留校任教和在驻马店市从事行政工作的机会,回乡在泌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家禽改良站)当了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干部。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区之一。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饲养的黄牛以犁地、拉车等役用为主。随着现代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特别是“铁牛”的出现,牛的役用价值逐步降低,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的肉用价值却在不断提升。

    出于大形势、大市场的考虑,1986年初,祁兴磊带领畜牧技术人员经过认真考察、调研、论证后,利用掌握的科技知识,开始了黄牛改良肉牛的试验。他利用当地牛为母本、导入法国夏洛来牛的种血,进行导血改良试验。

    凭着黄牛改肉牛积累的经验,通过祁兴磊主动争取,1988年上半年,泌阳县成为国家农业部、省畜牧局下达的“南阳牛导入夏洛来,培育肉用新品种”导血育种项目县。祁兴磊主动担纲,成了项目实施的主持人。

    自1988年初开始,祁兴磊带领的技术组就一头扎进了广大农村,导血育种、普查测量、统计分析,迎来了日出,送走了日落,方便面、干馍、凉水经常成为他的一日三餐,破屋、油灯成为他的伙伴。10多年过去了,技术攻关组的人员几经调整,年龄大的离开了工作岗位,感到枯燥无味的换了工作,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祁兴磊一直坚持在肉牛育种岗位上。

    为获得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祁兴磊的足迹遍及全县2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沟沟坎坎,行程10万公里以上,磨坏30多双鞋,骑坏13辆自行车。测量黄牛时遭受过多少次牛踢,他自己也记不清,身上一块块的伤疤也成了永久的纪念。 

作者:朱剑锋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