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志在四方”
曾远赴藏区参加维稳处突任务,奔赴四川救灾
他一直珍藏着一家河南媒体刊登他集训时的照片,那家报社的摄影记者捕捉到了他汗水横飞时的瞬间。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臭美”一下:“力量之美,这才叫中国特警。”
从2008年3月开始,沈战东多了句口头禅:“好男儿志在四方!”原因是,2008年3月18日至5月2日,公安部首次全国范围内调动中国特警跨区域维稳。
当时他驾车33个小时、历经1500余公里行程远赴藏区参加维稳处突任务,带领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以维护藏区社会稳定为工作重点,开展昼夜巡逻管控、反恐制暴、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他曾3次配合当地公安、武警参与执行对闹事者的抓捕任务,并亲自带领一支战斗小组成功地抓获3名参与打砸抢烧的犯罪嫌疑人,表现出了过硬的业务素质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随后的“5·12”大地震调动中国特警奔赴灾区。在战友唐石磊的记忆里,沈战东定格在这样一个瞬间:脸上挂着微笑,肩上背着黑色背囊,胸前挎了一只硕大的迷彩背包,系着一条白毛巾,两只手分别提着一只黑色提包。
在布满他全身的这4个包里,整整塞下了两箱火腿肠、一箱午餐肉、一箱矿泉水,以及一箱药品、纱布等物品,背负着这些物资,徒步30余公里,耗时近5个小时赶赴震中汶川,只想为那里的百姓送去救命物资。
2008年5月12日至17日,汶川漩口镇断水、断电,受灾群众已经在黑暗中度过了5个不眠之夜。鉴于这种情况,沈战东和7名队员徒步返回都江堰,把发电机绑在钢钎上,爬陡坡、踏乱石、翻山越岭,跨过一条条裂缝,冒着不断的余震,用了一整天时间走了60多里山路,硬是把200多斤重的发电机抬到了漩口镇,并迅速在废墟上架起3米多高的临时线杆,扯上电线,挂上灯泡。
“个人三等功”
在唐家山堰塞湖,他疏散安置群众380人次
2008年6月1日,随着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日益严重,沈战东和战友们分布在1镇2乡12处执勤点上,历时13天,巡查行程近1000公里。
6月4日,江油市青莲镇村民许世清误喝农药生命垂危。沈战东接到求救后,迅速将他送到10公里外的江油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橙色预警。10时50分,沈战东突然听电台里喊道:“青莲大桥上有人。”此时,是绝对禁止任何人在桥上停留的,他顾不上穿救生衣,驱车赶往青莲大桥。当时,距青莲大桥200米处就可以听到洪水的轰鸣,桥下汹涌的洪水咆哮着呼啸而过,桥体随时可能垮塌,而桥面上两名群众正观看水中的漂浮物,洪水掩盖了沈战东的呼喊,他当即把车停在桥头冒着生命危险冲到桥中央,强行把两名群众送到安全地带。
在唐家山堰塞湖守卫战中,他疏散安置灾区群众380人次,抢救群众财产2万余元,发放救灾物资200余件,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坍塌房屋、搭建帐篷……因其突出表现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在抗震救灾中,沈战东真正体会并明白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中国特警精神,他以此为豪。
2008年,他和战友赴北京参加奥运安保,这是这名年轻特警第一次去首都北京,并圆了他多年的北京梦。遗憾的是,由于勤务紧张,却一直没能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 “三不爱官员”王安石 2010-2-1 14:38:26
- 张新芳:曲剧大师 戏迷知己 2010-1-27 10:33:13
- 与“堵王”较劲的郑州交警杨华民 2010-1-26 13:43:45
- 敬老农妇王淑贞:"感动中国"河南候选人 2010-1-22 10:04:57
- 河南籍维和英烈李晓明、赵化宇 2010-1-20 10:19:5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