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老郑州的三位体育明星
http://www.hnta.cn 2009-10-10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老郑州曾经出现过三个体育明星,一个是海兰芬,一个是刘景文,另一个是徐文炳。
  海兰芬,字幼川,生于1882年,1961年去世,回族,他是中原区须水镇刁沟村人。海兰芬的祖父海腾蛟是清朝的武秀才,父亲海朝宗是清末的武举人。海兰芬幼承家学,勤奋习武,1902年,20岁的他参加了清朝的武学考试,赏戴五品蓝翎。更值得一提的是,海兰芬是郑州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全国比赛第一名的运动员。1935年10月,郑州的国术运动员组团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华民国第六届运动会,海兰芬以126.75米的成绩获得射箭项目的第一名,成为轰动一时的体育明星,为郑州争了光。1936年3月,海兰芬创办了郑州市国术骑射研究会,这是郑州的第一个武术馆。上世纪50年代,海兰芬作为裁判,多次参加省、市体育比赛的武术评判工作。
  刘景文是登封人,也是老郑州体育史上的一位明星。1935年10月,刘景文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华民国第六届运动会,获得轻量级测力第一名,成为民国时期全国国术比赛的冠军。
  徐文炳是中牟县人。1928年,河南省第一届国术省考在开封举行,徐文炳获第一名,成为名扬河南的体育明星。1931年到1933年间,徐文炳出任河南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武术教练,曾收门生多人,高徒有张世德、王庆云、刘鸣信、赵国宣、李树德等。徐文炳率领门徒多次在河南省和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中获得名次,其中赵国宣、李树德二人分别获得南京全运会的武术冠军、亚军。1935年,徐文炳出任开封大河中学的武术教员,后任豫皖绥署工兵营武术教练员,抗战胜利后,他任中牟县瓦坡小学的教员、校长,曾设立“中州武术社”,授徒多人。
作者:王吴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