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襄城县:依托资源优势,创建旅游名镇
http://www.hnta.cn 2013-5-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襄城县处于伏牛山区和黄淮平原的过渡带,山、水等自然旅游资源兼而有之。境内有紫云山、首山乾明寺、百宁岗五岳庙3个景区,均为国家2A级景区。红色旅游点一个,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襄城县是中原之中,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集结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资源。
    近年来,襄城县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按照“一村一品”建设,旅游村初具规模。如:紫云镇马涧沟村依托紫云山风景区,推出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等具有乡土风情的特色游;茨沟乡武湾村利用北汝河环村而过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汝河果林观光游览区,观光园由400亩果林组成,集休闲、娱乐、采摘、品尝、购买为一体,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为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丁营乡沟刘村依托百宁岗五岳庙景区,推出道教文化游,亲子农家乐等项目,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是都市人体验“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休闲旅游、放松心情的绝佳去处。 自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实施以来,襄城县以“发挥资源优势、创建旅游名镇”为目标,围绕旅游创新路,挖掘优势,突出“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截止目前,全县从事旅游服务业人员2700多人,襄城县农家乐调查摸底共统计调查出72家,其中,餐饮型11家,旅舍型57家,体验型4家;先后组织培训10余次,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次160多万,全县创旅游效益1000多万元。仅农家乐一项带动15%的群众走上发家致富之路,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家乐主要分布在山头店菜冯村和寺门村、丁营沟刘村和西杜村、紫云镇马涧沟村和雷洞村、颍阳苏庄村、湛北姚庄村等村。近三年来,各旅游村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
    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县把旅游富民工程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旅游相关人员先后组织培训10余次,培训人员1600余人,为下一步旅游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典型案例(襄城县丁营乡沟刘村发展乡村旅游)
    襄城县丁营乡沟刘村,此地有座远近文明的百宁岗五岳庙,因此道教文化深入人心,文化特质明显。近年来,沟刘村按照政府引导,依托百宁岗五岳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经济逐步成为当地的龙头带动产业,依托五岳庙景区,周边农家乐数量逐年递增,由无到有、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目前农家乐宾馆有36家,从业人数上千人。在这种氛围下,催生了一大批项目,如沟刘村百宁粉业公司挑头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粉丝深加工生产线二条,实现产值1468万元、利税325万元。同时该村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协调,围绕百宁岗旅游开发,开通县城至百宁冈五岳庙景区的旅游专线,依托百宁冈五岳庙景区,活跃商业,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在景区周边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农家乐项目,接待能力逐年提高,以东方明珠食府为代表的一批农家乐开始兴起,带动了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襄城县旅游局
(责任编辑:丁永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