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鲁山县创建“中国温泉之乡”提升旅游档次
http://www.hnta.cn 2013-1-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日前,鲁山县申报“中国温泉之乡”获得成功,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鲁山县温泉出露于辛集乡的地壳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于赵村乡上汤温泉、中汤温泉、温汤温泉;下汤镇下汤温泉;河乡碱场(又称神汤)温泉,连绵百里,被喻为“百里温泉带”。“五大温泉”水质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钠型水,矿化度达每升0.4~0.5克,富含氟、锶、镭、氡、编硅酸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成分,属偏硅酸-氟医疗热矿水,具有明显的浴疗功效。鲁山温泉开发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东汉傅毅《洛都赋》、明嘉靖《鲁山县志》和《河南通志》均有记载。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鲁山温泉旅游迅速成为中原旅游业的一朵奇葩。该县先后投资数十亿元,运用中医理论设计,已在下汤、上汤、神汤温泉附近建成了一批以休闲、养生、保健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宾馆,形成了温泉养殖产业雏形。2009年以来,连年举办“鲁山温泉节”,并成为鲁山精心打造的温泉旅游文化“盛宴”,以“休闲、养生、康体、欢乐”为主题,大力弘扬温泉文化,广泛传播科学养生理念。一个贯穿低碳理念的温泉梯级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对鲁山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品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0年,县委、县政府把“温泉之乡”创建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2011年3月,鲁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分解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中提出了“强力整治温泉资源开发秩序,成功创建‘中国温泉之乡’”的任务。2012年3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中提出倾力打造“中国温泉之乡”。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强力实施温泉资源开发秩序综合整治,实行集中供水,实现温泉资源的节约利用、永续利用。并被列入2012年全县50个亮点工程之一。
    结合外地经验,“中国温泉之乡”创建成功也必将对鲁山提升旅游档次,叫响“拜大佛、游尧山、浴温泉”的旅游品牌起到积极作用。县委、县政府确定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实施申报工作。“中国温泉之乡”申报工作自2010年9月份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省矿协专家高度重视。河南省矿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地热矿泉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注册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师、教授级高工张德祯先生多次到鲁山县就申报温泉之乡工作与县领导进行沟通,并在《河南矿业》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鲁山县尧山五大温泉申报“中国温泉之乡”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文,专门介绍申报“中国温泉之乡”的目的和意义,就鲁山申报“中国温泉之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为鲁山的申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根据有关规定及县政府的安排和专家建议,县政府出台了《鲁山县地热资源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成立了鲁山县地热(温泉)管理办公室和下汤温泉公司。2012年8月,编制了鲁山县“中国温泉之乡”申报材料。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特事特办。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安排日常工作、协调行动,与基层同志打拼一处、亲自指挥、及时掌握情况,遇到大事及时决策、及时协调,使基层同志时刻保持目标清、方向明、心有底、干劲足,从而确保了申报工作的一次成功。抽调公安、国土、水利及有关乡(镇)政府等单位人员组织专门队伍,进行集中整顿。成立以县主管领导为主任,水利、国土等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乡(镇)长为副主任,各有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鲁山县温泉(地热)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具体实施全县温泉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和“中国温泉之乡”发展建设总体规划管理,负责全县温泉资源开发秩序的日常巡查监管工作,维护地热水开采秩序。
    “中国温泉之乡”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鲁山县正在尽早部署、尽早安排、抓落实,确保命名后的一系列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