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峡县委、县政府按照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视察老界岭时作出的指示,研究制订得力措施,致力将老界岭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避暑胜地。
一是要整合资源,集中规划布局“大老界岭”景区。以创建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依托老界岭天然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质构造及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用开放联合的模式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将西峡北部山区以生态环境、自然山水等为主的各类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大立意、大视野、大手笔、大尺度创新布局避暑养生文化,形成一个从生态观光、自然探索、运动体验、文化传播到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完整体系,向游人全面地展示老界岭美丽迷人的生态风光,宁静悠远的避暑环境,动静结合的养生体系,整体打造成中原避暑养生胜地。主要建设:“一心”(太平镇伏牛山养生度假小镇)、“一带”(伏牛山国家风景道208国道)、“一环”(多功能立体式游览交通环)、“八区”(老界岭避暑休闲度假区、桦树盘山地运动休闲区、伏牛大峡谷生态观光区、老君洞道家养生体验区、五道幢运动创意休闲区、银树沟森林休闲度假区、龙潭沟瀑布深度体验区、伏牛地下河观光区),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县财政将注资500万元,成立西峡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研究探索旅游发展投融资机制,逐步对区域同质化景区实施资源整合。西峡县财政把旅游工作专项经费从1500万元增加到2500万元,重点用于大老界岭的规划、建设,引导老界岭景区持续投资2亿元以上,驱动恐龙遗迹园、龙潭沟等相关景区投资8000万元以上,解决景区过度民营化带来的小富即安、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完善景区功能、拓展旅游基础上扩充容量,适应未来“井喷式”发展趋势。县财政还将出资800万元,选择有实力的规划院编制大老界岭景区提升规划,与中旅联盟签订旅游智囊服务协议,组建西峡旅游顾问团队,邀请旅游专家为大老界岭度假区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近期,由县旅游领导小组牵头,围绕发展全域旅游主题,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对张书记调研中提到的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形成关于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8月份以县委全会的形式正式确定。
二是要立体宣传,鲜明打响“避暑休闲”品牌。把中原第一漂旅游集团更名为老界岭旅游集团,进一步提升老界岭品牌的影响力。以“避暑度假,休闲养生”为重点,以“大老界岭”宣传为龙头,围绕“美在山水、乐在休闲、福在养生、悟在文化”的形象定位,采取精准媒体营销、高端网络营销、多样策划营销等措施,加大“老界岭避暑休闲度假”宣传力度,集中打造“老界岭”品牌。今年要在中央和省级媒体上铺开宣传,在全国叫响“避暑度假养生地—河南南阳老界岭”旅游品牌,让游客真正感受“西峡美,惹人醉,不思归”,提升“好山好水西峡、宜居宜养西峡、创新创业西峡、活力魅力西峡”的影响力。整合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优势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叫响“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迹园”5A品牌。鼓励支持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培育发展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管理服务品牌,做好老界岭景区上市工作。整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组团式开发旅游片区,以老界岭避暑休闲度假为龙头,带动猕猴桃田园休闲游、恐龙园地质科普游、重阳民俗文化游、仲景健康养生游、寺山宗教朝圣游等旅游品牌。
三是要完善功能,提升整体容量和承载能力。按照文态、形态、业态、生态“四态合一”要求,梯级推进大老界岭区域业态布局工作。加强客源地与大老界岭景区旅游公路的无缝对接,协调服务好栾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省道331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快速启动实施老界岭景区东线和西线旅游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不断完善旅游基础交通体系,形成“大老界岭山水、大循环路线、大手笔建设”的新局面。以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为重点,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细则,加快对11家A级景区全面整治提升,列出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限期盘点销号。七月底,要全面完成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旅游区整改提升任务,邀请省级旅游专家进行暗访验收。组织国土、公安、住建等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大老界岭规划管控及违建清理整顿行动,规范区域项目建设。对标提升9家星级饭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营环境,规范管理服务;科学规划发展旅游地产,开发建设各类主题旅游度假酒店;按照绿化、文化、标准化“三化入户”,对大老界岭区域农家宾馆进行提升改造,实行星级管理,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按照景区规范性要求,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进行统筹布局,建立大数据中心,完善智慧旅游。尽快启用县城游客中心,构建集游客休息、票务、导服、商超、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旅游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完善各类标识系统、旅游公交站点、自驾游服务区和休闲观光区等,共建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一体的魅力西峡,努力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四是要全域联动,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老界岭在全域旅游中统领作用,瞄准“全景”,彰显“全文”,发展“全员”,培育“全业”,推进融合。以老界岭为支点,依托栾西高速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加快与周边知名景区对接,将现有旅游景区与周边100至200公里内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老君山等全省著名旅游景区联合形成连环套,做成旅游终端产品,形成旅游大环线,打造旅游目的地。抓好“旅游+农业”,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依托山林经济和特色种养,开发猕猴桃、香菇等旅游商品,促进农旅融合。抓好“旅游+文化”,深入挖掘恐龙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老子文化等,大力开发具有西峡特色、展现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加快文旅互动。抓好“旅游+体育”,充分发挥县文体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登山、自行车、漂流、攀岩等体育旅游主题活动,发展健身休闲业,加快体旅融合发展。抓好“旅游+工业”,依托仲景宛西制药、医圣山百草园和仲景大厨房,打造特色工业旅游。计划投资5000万元,抓好太平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以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太平镇为引领,开展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加快仲景宛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太平养生度假小镇、丁河猕猴桃风情小镇、老君洞中原养生小镇建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培育旅游投资、消费新热点。
五是要创新机制,强化综合管理。建立“1+3”旅游综合管理模式,加快组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增设机构编制,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统筹解决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推动多规合一,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交通、市政设施、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把旅游元素融入全县各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之中。谋划组建现代旅游企业集团,发挥文化旅游投公司作用,研究探索整合资源,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整合、建设、提升。
- 夜游成为五朵山景区新亮点 2017/8/2 9:42:03
- 南召五朵山景区纳入驻马店市旅游年票系统 2017/8/2 9:40:15
- 淅川县旅游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7/8/2 8:54:19
- 淅川县丹江湖5A创建指挥部深入一线督查工作 2017/7/31 16:01:09
- 桐柏县外事旅游局重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017/7/31 15:50:0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