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信阳邢集镇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镇
http://www.hnta.cn 2013-11-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近几年来,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以天目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极力挖掘尖山豫鄂边省委旧址的红色文化和天目山淮河源绿色生态文化底蕴,牢固树立“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把集镇建设与镇域经济相结合,着力打造一个合理布局、服务功能完善、文化底蕴浓厚、环境优美的生态文化旅游镇。

    立足特色产业优势,打牢生态产业发展基础。邢集镇按照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六个放大提升”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邢集山多林多实际,大力发展以地膜花生、香菇、黑木耳、板栗、优质烟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天目山贵妃鸡、野山鸡、生猪、黄牛、山羊、水产品特色养殖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带动打造高效农业产业带、精品林果产业带、精品烟叶产业带、香菇木耳产业带、特色养殖产业带,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带的建设,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全镇已种植花生约2.2万亩,板栗1.3万亩,黑木耳580万棒,袋料香菇100万袋,核桃、花椒、药材等特色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发展规模养殖场(户)300余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42个,入社农户4190户,农户覆盖率达45%,涵盖了产、供、销、种、养、加等各个领域。

     立足文化生态优势,挖掘旅游文化资源。邢集镇以天目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充分挖掘尖山豫鄂边省委旧址的红色文化和天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淮源绿色生态文化、小金顶的道教文化等宝贵资源优势,唱响天目山旅游品牌,拉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跨越发展。修建13KM的天目山旅游大道,逐步打造天目山红色游暨绿色生态游路线。同时,以旅游开发为契机,征地809亩,启动天目山旅游生态镇建设,规划打造旅游购物一条街和休闲、度假、祈福圣地。邢集镇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群众从事旅游服务,发展旅游商品,繁荣旅游市场,全力打造生态型特色强镇。止目前,由香港华彩集团投资实施的天目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已到位资金1500万元,项目规划、天目山生态小镇及天目山旅游大道的前期征地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利用红色尖山原鄂豫边省委旧址等优势,创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项目已通过立项,近期准备实施。

     立足便利区位优势,打造天然绿色屏障。邢集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信阳市64公里,东距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石武高铁、明港机场、107国道约20公里,335省道和沪陕高速穿境而过,已列入规划的息邢高速(息县至邢集)将在邢集境内与沪陕高速实现互通。全镇共有四级以上公路83公里,其中铺沥青和硬化48公里,15个村(居)委会 “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有10个村通公交。全镇已基本实现了生活生产交通无阻碍。邢集镇共有林木40000多亩,其中公益林30000多亩,果木林10000多亩,林木资源富足。西北部的天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氧吧,总面积6750公顷,保留了大别山和桐柏山结合处完整的天然次生林。保护区内山峦叠嶂,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文景观遍布,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近几年来,为大力改善镇域生态环境,该镇严格按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重点实施了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着力打造天然绿化屏障。目前已完成巩固退耕还林3000余亩,荒山造林5000余亩,低效林改造1500余亩,森林覆盖率已达35%。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