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唐河县发现大量岩画
http://www.hnta.cn 2018/5/10 来源:南阳市旅游局 点击:
    继在方城县、南阳城区周边及鸭河工区相继发现岩画之后,唐河县的湖阳、祁仪等乡镇也发现了大量岩画。专家近日考察后认为,唐河岩画与中原岩画形态一致,是同时期的史前文明,同属于“中原岩画带”重要遗存。
    唐河岩画的发现,得力于一批爱好文史的有心人。据唐河县文史爱好者欧文灿介绍,2015年,他与朋友在唐河县湖阳镇境内的紫玉山游玩时,忽然发现一些块状平展岩石上分布着穴状图案,这些图案呈条状或梅花形有序排列,条状排列一般两列5对10个圆穴,也有两列6对12个圆穴,前后两端各有1个圆穴;梅花形的则以1个大圆穴为中心,周围6到8个较小圆穴围成圆形,状若梅花。欧文灿说,因为在《南阳晚报》上看到过关于岩画的报道,也曾就晚报报道的内容踏访过南阳城区周边和鸭河工区的岩画,因此便对这些图案留了心,认为这些图案是与方城、鸭河等地性质相同的中原岩画。之后,他和唐河县的一批文史爱好者一起,多次到唐河县的南部山区踏查岩画,在湖阳镇、马振抚乡、祁仪乡、黑龙镇等地的浅山区,均发现有此类岩画,尤其是湖阳镇路牌村、紫玉山和祁仪乡临泉水库旁蛇山上发现的岩画最为丰富集中。
    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孙保瑞在岩画研究上颇有建树。他说,岩画是人类在上古时代劳动生活时留下的历史足迹,是先民们祭拜天地、崇拜图腾、记述事件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考古意义。唐河县历史文化厚重,地下埋藏着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地面上凹穴岩画数量众多,组合丰富。在对唐河岩画进行了数次深入细致的考察后,他认为,从唐河岩画圆穴的大小、深浅、排列方式等,可以推知其为与中原岩画同一时期的人类在岩石上所作。但与以往在南阳其他地区发现的岩画相比较,唐河岩画有着自己的特点:条状岩画多以5对10个凹穴排列,梅花形岩画大量存在等。
    唐河县对岩画的发现十分重视,目前,该县已对境内的岩画进行了普查,对特征明显的岩画进行了GPS卫星定位并照相登记,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宣传唐河岩画打下基础。
作者:
(责任编辑:舒湘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