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旅行社 >> 正文
出境游游客要有维护国家形象的意识
http://www.hnta.cn 2014/10/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国庆长假虽然结束了,但出境游尤其是海岛游仍处于旺季更多国人将踏上出境游的旅程。目前,中国已是全球出境旅游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9818万人次,2014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破亿。国人走出国门,领略的是异域风光,展示的也是中国形象。但近年来,中国游客的形象不那么尽如人意,一则则有关国人不文明行为的新闻传回国内:国内一演员在太平洋潜水时捞出了“中华”烟盒,埃及历史古迹上出现了汉字“到此一游”,中国旅客在国际航班上斗殴导致飞机返航等。这些行为,让每个看到报道的国人都感到尴尬。
    一两个个体行为,聚集起来容易被人贴上群体“标签”。个体表现让“中国游客”似乎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有的地方竖起了“请勿喧哗”中文标语,一些场所的工作人员用汉语喊出了“请排队”,某些酒店划定中国游客特定用餐区域等。这些情形有些属于境外居民对中国游客进行类型化看待的误解。但国人更该反思的是,中国游客为何容易给人一种礼仪欠缺的直面观感?
    不可否认,国人旅游文明素质的提升同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仍不相称,威名素质提升需要的是内化于心的坚持和外化于行的践行。2013年实施的新《旅游法》对文明旅游有了明确规定,但如何制定更加严格、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以约束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虽然也有部分旅行社在出境游游客出发前,会开一次说明会,告知游客在境外应当注意的事项。但由于多数旅游行为并不触犯强制性规范,很大程度上只能靠自觉自律。因此,除了普遍提高公民素养外,出境旅游者更应有作为“中国形象大使”的意识和担当,要意识到“小我”之外还有一个“大我”的存在,认识到自己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用礼貌的言行举止去收获真诚的欢迎,而不是靠一掷千金的阔气,来博取国外商家的喜爱。
    每一个中国人在境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国民在境外是否受人尊敬,决定着旅游、商务等活动是否顺利,代表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事关国家软实力。每个出境旅游者都应该是中国形象大使,要用文明得体的行为,代表中国递出一张展示优秀文化的亮丽名片。
作者:萧然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