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位老观众在“茶韵天香”展厅观展
4月1日,阳光明媚 ,记者来到位于百花园西北隅的信阳博物馆。
8点50分,简洁大气的博物馆大厅里,工作人员的早例会正在进行。
9点,博物馆开始又一周的开放。
今天为我讲解的是一位可爱敬业的姑娘,她叫崔卉,是一位社会教育学硕士。“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小时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崔卉说。
伴随着崔卉沉稳悦耳的声音,记者走进神秘庄严的展馆,仿佛进入历史的长河。
从崔卉的讲解中,记者得知,信阳博物馆以“淮上故园——信阳历史文化之旅”为主题,以豫南历史发展的脉络为顺序,通过远古家园、淮上诸侯、楚地王风、天下根亲、茶韵天香、豫风楚韵六大板块,全面、多维地展现和诠释着厚重信阳的文化。
这里有出土于息县的商代早期独木舟,出土于罗山莽张商周墓地的商代晚期的铜提梁卣,出土于浉河区浉河港镇的西周铜卣、“角王”,出土于固始县侯古堆大墓的春秋晚期“肩舆”,出土于平桥区查山乡的西汉酒樽。这5件器物是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专程前往信阳市拍摄的文物。它们和其他文物静静地躺在展厅里,接受人们的欣赏。
展厅内,从锋利的兵器到简单的日常用品,从栩栩如生的铜像到做工精美的首饰,每一样都精致绝伦,让参观者沉浸在深沉而又辽远的古文化氛围里。
“博物馆是了解历史文化的最佳窗口。信阳这座城市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真好。”在“淮上诸侯”展厅,来信阳探亲的老人徐培福不禁赞叹道。“博物馆很大气,件件是珍宝,今天我看不过来,以后一定还要再来领略。”这位家在杭州的老人每看一件文物,一定要带上老花镜边端详边做记录。
崔卉说,对展品的讲解是博物馆的重头戏。信阳博物馆目前共有7位讲解员,他们通过看书查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讲解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展品介绍中有许多生僻字,用现代汉语字典都很难查到,为了确保传达给参观者正确的信息,他们把博物馆从头到尾走了一遍,通过厚厚的古汉语字典,边查边记。
“博物馆是一块滋养与提升公民素质的沃土。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博物馆综合展示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从而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市博物馆馆长丁联合说。
“为更好地鼓励广大市民包括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最终爱上博物馆,信阳博物馆精心组织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信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李冰告诉记者。
例如,与本地高校联合举办“实习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在配合节假日和特色节日开展的各类专题讲座交流活动、连续6期的“博物馆的一天”活动、针对青少年的“历史教室”活动、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志愿者培训课堂”上,处处可见博物馆工作人员辛勤的身影。
3月22日,一位名叫白智艺的9岁韩国小姑娘向信阳博物馆递交了志愿者申请。崔卉说,她们跟小姑娘约好了,如果小姑娘背完一篇讲解词,就教她敲编钟。
在博物馆设置的留言本上,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就是“感动”“自豪”“骄傲”。
“很幸福终于来了,信阳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让人回味无穷”“”信阳博物馆让我们了解了信阳悠久的历史和飞速发展的今天,让人感慨万分。作为信阳人我们感到自豪,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谢谢馆内所有为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
- “花木之乡”潢川:千亩梨花竞相开 花海美景引客来 2014/4/8 15:08:06
- 首届南湾湖樱花节暨中原大学生旅游年活动正式启动 2014/4/1 9:09:31
- 信阳灵山风景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4/3/26 8:55:02
- 净居寺修建与佛教天台宗的发端 2014/3/26 8:43:5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