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人民公园:绿色装点市民生活
http://www.hnta.cn 2015/9/1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位于三门峡市区崤山路的人民公园,是三门峡市区建成最早并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园,自1957年建园至今,经过58年的建设,已成为一个集观赏、游乐、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公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幸福生活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公园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城市的变迁和发展的轨迹。翻开三门峡市建市历程,人民公园就是三门峡城市变迁的见证。
近日,记者走进人民公园,放眼望去,一派清新自然的原生态景象。公园内植物繁茂,花草五彩缤纷,湖边芳草萋萋,游园的市民络绎不绝,或漫步林荫小道,或吹拉弹唱,或闲情嬉戏,或健身运动,品味都市生活难得的诗情画意。
“人民公园是三门峡建成最早的公园,以前三门峡没有那么多公园,大家都来这里游玩。现在公园多了,大家还是喜欢来这里放松心情。人民公园已成为我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一天不来,生活就像缺点什么!”家住崤山路一居民区的李阿姨笑着说。李阿姨原来在市区一事业单位工作,上班的时候工作忙,很少来公园,2005年退休后,每天早上都要到人民公园和朋友们一起跳健身舞,“在公园里跳跳舞,散散步,一天的心情都非常舒畅”。
家住和平路的焦先生告诉记者:“我的工作单位在崤山路,家住在和平路。过去公园收费,每天上班要绕行六峰路或大岭路,自从公园免费开放后,可直接从公园穿过,路程近了一半,太方便了!”焦先生感言,从公园走不仅路程近了,还可以顺便锻炼锻炼身体,呼吸清新的空气,“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公园走,感受着它每一天的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陶醉,一种享受”。
“你看这公园多美啊!树绿水清空气好,心情自然也好!”带着孙子来公园游玩的李大爷说,他家就在公园附近住,他目睹了人民公园从开始建园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他对公园有很深的感情,公园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清晨及傍晚时分,附近居民都喜欢到此散步、健身。公园里各种娱乐休闲设施齐全,广场、凉亭、长桥等设施与草地、绿树、花海等景观构建出优美和谐的景象。
公园东边的动物园游客众多。市民祁强说,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在动物园观察动物,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经过对动物的连续观察,孩子增长了不少知识,何乐而不为啊!”祁强开心地说。
说起三门峡市人民公园的发展历史,该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王珍珍如数家珍。她说,公园总面积18.8公顷,其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达27米,复杂多变的自然地貌为建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公园按功能划分为水上娱乐区、动物观赏区、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花卉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六大区域。建园58年来,相继建成了动物园、盆景园、翠溪园、水生植物园、青龙湖以及大型游乐场等多个景点。园区内动物园建于1987年,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存栏野生动物37种300余头(只)。园区按照动物分类划分为猴山、猛兽、禽类、食草、爬行、鸟类六个展区,省市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9个品种200余只,“目前,公园中的动物园是三门峡地区唯一一家集野生动物救治、保护、饲养、繁殖、研究、科普、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深受群众喜爱”。
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新峰表示,近年,公园着重对园林景观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使公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将原游泳池区域重新规划,修建导游路330平方米,铺设卵石嵌面观景水渠200余平方米,栽种地表植被3500余平方米,栽植樱花、竹子、蜀桧、月季、麦冬、鸢尾等,于2010年建成该公园精品景点翠溪园。同时,该公园将东南方的大草坪改造为竹园,种植青竹7500余棵,铺设导游路75米,有效地改善了公园的景观效果。同时,该公园还修建了水生植物园,栽植花莲、睡莲、水葱、小香蒲等水生植物700余平方米,还配栽了柽柳、垂柳等,精心搭配了奇石,成为园区又一别致的去处。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公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幸福生活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公园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城市的变迁和发展的轨迹。翻开三门峡市建市历程,人民公园就是三门峡城市变迁的见证。
近日,记者走进人民公园,放眼望去,一派清新自然的原生态景象。公园内植物繁茂,花草五彩缤纷,湖边芳草萋萋,游园的市民络绎不绝,或漫步林荫小道,或吹拉弹唱,或闲情嬉戏,或健身运动,品味都市生活难得的诗情画意。
“人民公园是三门峡建成最早的公园,以前三门峡没有那么多公园,大家都来这里游玩。现在公园多了,大家还是喜欢来这里放松心情。人民公园已成为我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一天不来,生活就像缺点什么!”家住崤山路一居民区的李阿姨笑着说。李阿姨原来在市区一事业单位工作,上班的时候工作忙,很少来公园,2005年退休后,每天早上都要到人民公园和朋友们一起跳健身舞,“在公园里跳跳舞,散散步,一天的心情都非常舒畅”。
家住和平路的焦先生告诉记者:“我的工作单位在崤山路,家住在和平路。过去公园收费,每天上班要绕行六峰路或大岭路,自从公园免费开放后,可直接从公园穿过,路程近了一半,太方便了!”焦先生感言,从公园走不仅路程近了,还可以顺便锻炼锻炼身体,呼吸清新的空气,“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公园走,感受着它每一天的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陶醉,一种享受”。
“你看这公园多美啊!树绿水清空气好,心情自然也好!”带着孙子来公园游玩的李大爷说,他家就在公园附近住,他目睹了人民公园从开始建园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他对公园有很深的感情,公园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清晨及傍晚时分,附近居民都喜欢到此散步、健身。公园里各种娱乐休闲设施齐全,广场、凉亭、长桥等设施与草地、绿树、花海等景观构建出优美和谐的景象。
公园东边的动物园游客众多。市民祁强说,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在动物园观察动物,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经过对动物的连续观察,孩子增长了不少知识,何乐而不为啊!”祁强开心地说。
说起三门峡市人民公园的发展历史,该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王珍珍如数家珍。她说,公园总面积18.8公顷,其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达27米,复杂多变的自然地貌为建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公园按功能划分为水上娱乐区、动物观赏区、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花卉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六大区域。建园58年来,相继建成了动物园、盆景园、翠溪园、水生植物园、青龙湖以及大型游乐场等多个景点。园区内动物园建于1987年,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存栏野生动物37种300余头(只)。园区按照动物分类划分为猴山、猛兽、禽类、食草、爬行、鸟类六个展区,省市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9个品种200余只,“目前,公园中的动物园是三门峡地区唯一一家集野生动物救治、保护、饲养、繁殖、研究、科普、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深受群众喜爱”。
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新峰表示,近年,公园着重对园林景观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使公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将原游泳池区域重新规划,修建导游路330平方米,铺设卵石嵌面观景水渠200余平方米,栽种地表植被3500余平方米,栽植樱花、竹子、蜀桧、月季、麦冬、鸢尾等,于2010年建成该公园精品景点翠溪园。同时,该公园将东南方的大草坪改造为竹园,种植青竹7500余棵,铺设导游路75米,有效地改善了公园的景观效果。同时,该公园还修建了水生植物园,栽植花莲、睡莲、水葱、小香蒲等水生植物700余平方米,还配栽了柽柳、垂柳等,精心搭配了奇石,成为园区又一别致的去处。
作者:徐洪波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三门峡市黄河公园:千亩油葵竞相绽放 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2015/9/15 9:39:25
- 三门峡市黄河公园“金色海洋”醉游人 2015/9/10 18:25:06
- 灵宝市大王镇后地村明清古枣园飘香游人醉 2015/9/10 18:24:23
- 黄河公园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2015/9/9 16:11:18
- 感恩教师节 灵宝景区优惠大放送 2015/9/9 16:10:2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