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开封惊现明代徐府古井
http://www.hnta.cn 2015/5/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山陕甘会馆新开发了一处景观,把沉睡地下多年的一口井给展示出来了。新发现的这口井位于会馆照壁旁东掖门后,据会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14年5月会馆按照文物保护方案,在进行地下电缆改造时发现的,故此,会馆将这口古井整修开辟为景点进行展示。 
    该井至今还有水,水面距离地面大约有三四米,而井口上面较窄,内径大约是35厘米,再往下,有一处凸出,再往下井内径稍大,大约有1米。从井口俯视井底,仍可以看到水中倒影。 
    据对地方文化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介绍,根据开封被淹埋的深度和现在古井的深度以及细节,可以大胆推测,该古井应该是在原来老井的基础上,又重新改造的井。古井过渡处凸出的位置,像是原来衔接过渡的位置,该距离地面处基本上跟明代深埋于地下周王府的深度相吻合。“另外一个最直接的参照,大殿还是清代的建筑,院内地面比外面路面低,就是为了与大殿地基保持一致,这个坐标确定了,可以肯定,院内的地面就是近代的地面高度。因此,可以大胆推测这口古井应该是在清乾隆年间建会馆时在明代徐府古井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 
    《汴京遗迹志》卷九记载:“甘泉井,在徐府街。洪武末,河水入城,水皆咸苦,饮之者多感痢疾之疾。永乐癸未夏,魏国公徐达宅后忽涌一泉,色洁味甘,甲于汴中……”从《汴京遗迹志》文献记载可以得出,明代徐府内的确存在古井。 
    刘海永说,徐府是明代中山王徐达的裔孙奉命修建的府第,俗称徐府,因而这道街后来老百姓称之为徐府街,徐府后面曾有大水坑,后来形成街道称徐府坑街。据史料记载,当时徐府大门金钉绿户,匾曰“大功坊”,门联“春王正朔颁千载,开国元勋第一家”非常显赫。到了清光绪末年改为山陕甘会馆,为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同乡集会场所。

作者:杨静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