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奇的村庄在三门峡”引发强烈关注
http://www.hnta.cn 2016/2/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2月14日6时许,“三门峡微事”微信平台编发了一条题为《人民日报:中国最神奇的村庄在三门峡》的信息,在三门峡微信朋友圈及其他微信平台被广泛点击和转发,并引发网友热议。截至昨天下午6时,36个小时内,该信息的转发点击量已突破6万。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民居形式,在我市黄土塬地区分布较广,其中以陕州地坑院建筑群最具代表性。据考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距今已有1500年至2000年的历史。2月13日,人民日报微信以《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为题,多方位、多角度报道了陕州地坑院,2月14日,“三门峡微事”微信平台对此予以编发,立即在三门峡网友中引发强烈关注。
三门峡网友为家乡拥有的特殊文化遗产而倍感自豪,纷纷转发并留言。网友“暖光”留言:“看到我们老陕州独一无二的历史人文,感到亲切而感动,果断转发!”网友“地天波”呼吁:“希望三门峡人看到了都转起来,宣传三门峡,发展旅游事业!”
外地网友则对神秘的地坑院充满了向往。网友“胡长江”留言:“太美了!利用自然,巧夺天工,人们的创造力无穷无尽,一定要去旅游,亲自感受!”网友“畅唱”赞叹:“地坑院太神奇了,惊叹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定抽时间一睹为快!”
此外,该信息还引发了一些网友浓浓的怀旧情绪。网友“风和日丽”说:“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现在看到它仍然感到那么亲切美好,这是三门峡人的骄傲!”网友“红刺”的留言则略带伤感:“这就是我下乡的地方,有太多的记忆。离开30多年,也走过了许多地方,但地坑院再也没见过。”
这条微信为什么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和反响?我市民俗文化专家高庙锁认为,地坑院民俗是一种文化瑰宝,具有浓郁的三门峡地域文化特色,三门峡人引以为豪,外地游客则非常向往,而此次“三门峡微事”微信平台又加以整理转发,引发强烈关注就不足为奇了。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民居形式,在我市黄土塬地区分布较广,其中以陕州地坑院建筑群最具代表性。据考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距今已有1500年至2000年的历史。2月13日,人民日报微信以《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为题,多方位、多角度报道了陕州地坑院,2月14日,“三门峡微事”微信平台对此予以编发,立即在三门峡网友中引发强烈关注。
三门峡网友为家乡拥有的特殊文化遗产而倍感自豪,纷纷转发并留言。网友“暖光”留言:“看到我们老陕州独一无二的历史人文,感到亲切而感动,果断转发!”网友“地天波”呼吁:“希望三门峡人看到了都转起来,宣传三门峡,发展旅游事业!”
外地网友则对神秘的地坑院充满了向往。网友“胡长江”留言:“太美了!利用自然,巧夺天工,人们的创造力无穷无尽,一定要去旅游,亲自感受!”网友“畅唱”赞叹:“地坑院太神奇了,惊叹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定抽时间一睹为快!”
此外,该信息还引发了一些网友浓浓的怀旧情绪。网友“风和日丽”说:“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现在看到它仍然感到那么亲切美好,这是三门峡人的骄傲!”网友“红刺”的留言则略带伤感:“这就是我下乡的地方,有太多的记忆。离开30多年,也走过了许多地方,但地坑院再也没见过。”
这条微信为什么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和反响?我市民俗文化专家高庙锁认为,地坑院民俗是一种文化瑰宝,具有浓郁的三门峡地域文化特色,三门峡人引以为豪,外地游客则非常向往,而此次“三门峡微事”微信平台又加以整理转发,引发强烈关注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李博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有情人“情定南山”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2016/2/15 8:32:06
- 天鹅湖湿地公园春节接待游客人数14万余人 2016/2/15 8:22:13
- 金猴闹春,天鹅之城客似云来 2016/2/14 8:47:07
- “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举行 2016/2/4 8:51:25
-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展:仿猴票剪纸俏销 2016/2/3 16:12:5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