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寻隐者不遇》书画作品。资料图
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生命。三门峡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人文荟萃,文化名人众多,为史学留下研究不尽的课题,为百姓留下探讨不完的话题。正像三门峡市区草堂路、跑驾路两条道路以及魏野花园小区,都与北宋时期文化名人魏野有关,成为三门峡厚重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
据史料记载,魏野(公元960年—1019年),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自筑草堂居住在陕州东郊(今三门峡市区三里桥村)。他一生乐耕勤种,甘于清贫,不沦污流,将自己居住的一孔窑洞题为“乐天洞”,后来又在窑洞前盖了一座草堂,将其布置得景趣幽绝。他常在林间弹琴赋诗,吟咏陕州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还经常与来访的文朋诗友在草堂谈天说地,人们将其居住的草堂称为“魏野草堂”。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等人,创作了不少名篇佳句。《宋史艺文志》中收录他所著的《草堂集》两卷、《钜鹿东观集》10卷。《钜鹿东观集》流传至今,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追捧。魏野的诗讲求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诗风清淡朴实,具有唐风遗韵,并时常把劳动感受和对人生的参悟写入诗中。宋僧文莹在《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评价十分中肯。据《宋史魏野传》记载,魏野的《草堂集》上卷在北宋大中祥符初年传到北方异族辽国,在那里广为流传。后来,契丹皇帝还专门派使者到京都开封,向宋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注重人才,请魏野进朝为官,被其拒绝。景德三年(1006年),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谪任陕州,与魏野成为好友,曾劝魏野入朝为官,也被拒绝,魏野还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天禧三年(1019年)12月,魏野卒,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称其“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著作郎。魏野高尚的人格为后人尊崇,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他居住过的草堂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
“历朝历代文人学士撰写大量诗篇给魏野以高度评价,尤其是他淡薄名利的崇高追求,非常值得人们学习。”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三门峡文史研究者高庙锁表示,像魏野这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是三门峡珍贵的文化资源,“魏野的品节、风骨不仅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传递正能量,还与当前倡导的清廉朴实、淡薄名利的时代精神相吻合,值得大家学习”。
在三里桥村,说起魏野,群众都为之自豪,前些年该村还有人专门搜集整理关于魏野的资料,向有关部门建议对魏野旧居进行修复。9月28日,该村党支部书记闫军让告诉记者,市区修建的草堂路和跑驾路都与魏野有关,草堂路是根据魏野曾经居住的屋子而命名,跑驾路是由跑驾沟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当时魏野所住草堂的东边有一条深沟,他经常去那里散步。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外出巡查路过此地,看到林岭间的亭台幽雅深邃,非俗民所居,便派人打听,得知是隐士魏野居所,便派使者诏请魏野见驾,魏野听说后不但不去接驾,反而越墙逃走,躲进了东边的这条深沟,后来当地百姓就把这条沟称为跑驾沟。如今,随着城市不断建设发展,跑驾沟已被填平,民政部门将附近的一条路命名为跑驾路,以示对魏野的纪念。不仅如此,2009年三里桥村进行城中村改造,村民们给新搬迁的小区起名“魏野花园”。
魏野诗集《钜鹿东观集》不仅反映了三门峡地区的风土人情,也展现了魏野的高尚情操,在文学史上具有较高地位。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北宋文豪苏轼等对魏野均十分崇敬,后代文人只要到陕州就要到魏野草堂感受魏野遗风,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前不久,著名散文大家梁衡来到三门峡,吟诵着魏野《寻隐者不遇》“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赞叹文学史上有两首《寻隐者不遇》(另一首作者是贾岛),异曲同工,神韵妙绝。据有关人士介绍,现在还没有见到关于魏野诗集注释整理本出版。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县志》常务副主编杨军茂告诉记者:“作为魏野家乡的后人,应该把这些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整理魏野诗集,挖掘与其有关的文化资源。同时,希望更多的文化休闲场所能以魏野命名,树立‘文化三门峡’城市品牌,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家乡的厚重历史。”
- 国庆假日甘棠苑里看大戏 2015/10/8 10:54:08
- 三门峡城市建设文化——因大坝而兴的包容之城 2015/10/8 9:12:07
- 三门峡4家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示 2015/9/25 8:38:08
- 灵宝市函谷关镇石榴园硕果满枝醉游人 2015/9/24 9:11:02
- 2015全国“重走丝绸之路”活动在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启动 2015/9/23 9:49:0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