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综述
http://www.hnta.cn 2015/9/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总结辉煌创建史 打造特色文化园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综述
伴随着“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接近尾声,以“发扬传承公涛精神,共商碑林发展大计”为主题的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到目前为止告一段落。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其他活动,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延续随后择期举行。此次活动,亮点频频、反应良好。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聚集一堂,在总结过去30年创建碑林经验的基础上展望未来,为中国翰园碑林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更对碑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高品位的活动让人称道
8月25日上午举行的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和“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开幕式,正式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的高品位,给参加活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省市老领导以及众多文化艺术界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对这次活动的举行纷纷点赞。
大家认为,之所以说这次活动品位高,首先从主办单位和前来参加活动嘉宾等方面得以体现。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翰园碑林,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授牌的“中国书法名园”, 此次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来宾中,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中国书协研究部刘照剑,有国内多个省市的书协主席团成员,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组织代表,有庞中华、武和平等当代文化名人,还有曾在省有关部门和开封市委、开封市政府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同志。其次是活动内容的品位高,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中展出的百余幅书法作品是两届高研班学员的精品之作,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中国青年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这样的活动选在被誉为“世界之最”、“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国翰园碑林举办,让这座中国书法名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成为在八朝古都开封举办的一大亮点活动。
众多来宾盛赞碑林成就
活动期间,来汴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认真听取了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年来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现场考察。大家普遍认为,作为一座由李公涛先生带领家人经过艰苦奋斗,在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文化园林,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
谈起中国翰园碑林创建的意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认为,与西安碑林和山东曲阜碑林等国内的碑林相比,中国翰园碑林不仅有古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刻外,更多的是当代书法家的碑刻,担当起了当代书法作品传世的重任,用碑刻方式记录了当代中国书法的风貌,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硬笔书法家、教育家庞中华先生对中国翰园碑林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翰园碑林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带有非常浓郁的时代特色,后人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轨迹,还可以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文化风景。
谈到中国翰园碑林的创建与发展,曾在开封工作过的王日新、孙光华、马连兴、潘智等回忆起中国翰园碑林从土地审批到建园时期的一个个阶段、一段段故事。说到感人之处,大家感慨不已;说到欣喜之处,大家会发出欢快的笑声;看到今天的中国翰园碑林,大家无不感到欣慰。
公涛精神成为热议焦点
来到这座园子,就不能不提这座园子的创建人李公涛先生。30年来,李公涛先生为建设这座碑林而节衣缩食,过着清贫的生活,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次活动中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由于公务繁忙,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陈洪武没有能来开封参加此次活动,但对中国翰园碑林建设一直是非常关心的,对李公涛先生更是怀着深深的敬意。他在给中国翰园集团董事长李孝泉的短信中写道:“李公(指李公涛)和中国翰园碑林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鼎力推动功不可没。”
庞中华和李公涛先生相识多年,对李公涛先生的品质非常了解。他说,李公涛先生是一位有理想、有志向的文化人,凡是他认准要做的事情,一定会百折不回、坚持到底。如今,大家看到的多是李公涛先生成功的一面,而李公涛先生当初在开封东郊小院里请人刻了上千块石碑却无处安放时的那种痛苦和无奈,他是深有了解的。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漫长,李公涛先生都会不停地往前走,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公涛精神。
说到公涛精神,公安部宣传局原局长、作家武和平感慨颇多。他说,文化是灵魂、是根、是魂、是家园,博大精深的文化,哺育一代代中国人。为什么中国翰园碑林会出在开封?就是因为开封是文化古城,这里有一位懂得文化内涵、有儒家家国情怀、把文化当成一种“活法儿”的李公涛先生。正是他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才有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创造了中国翰园碑林的奇迹。
面对大家对中国翰园碑林和公涛精神的赞扬,中国翰园碑林董事长李孝平表示,在中国翰园碑林交给国家之前,他会牢记大家对碑林的关心、支持与付出,带领全体员工,继续发扬公涛精神,努力围绕书法、文字两大内容做大文章,把中国翰园碑林建成集书法、文字教育、培训、展示、活动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基地,进而丰富古城文化内涵,提升开封城市品位,助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综述
伴随着“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接近尾声,以“发扬传承公涛精神,共商碑林发展大计”为主题的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到目前为止告一段落。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其他活动,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延续随后择期举行。此次活动,亮点频频、反应良好。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聚集一堂,在总结过去30年创建碑林经验的基础上展望未来,为中国翰园碑林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更对碑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高品位的活动让人称道
8月25日上午举行的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和“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开幕式,正式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的高品位,给参加活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省市老领导以及众多文化艺术界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对这次活动的举行纷纷点赞。
大家认为,之所以说这次活动品位高,首先从主办单位和前来参加活动嘉宾等方面得以体现。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翰园碑林,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授牌的“中国书法名园”, 此次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来宾中,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中国书协研究部刘照剑,有国内多个省市的书协主席团成员,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组织代表,有庞中华、武和平等当代文化名人,还有曾在省有关部门和开封市委、开封市政府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同志。其次是活动内容的品位高,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中展出的百余幅书法作品是两届高研班学员的精品之作,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中国青年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这样的活动选在被誉为“世界之最”、“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国翰园碑林举办,让这座中国书法名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成为在八朝古都开封举办的一大亮点活动。
众多来宾盛赞碑林成就
活动期间,来汴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认真听取了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年来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现场考察。大家普遍认为,作为一座由李公涛先生带领家人经过艰苦奋斗,在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文化园林,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
谈起中国翰园碑林创建的意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认为,与西安碑林和山东曲阜碑林等国内的碑林相比,中国翰园碑林不仅有古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刻外,更多的是当代书法家的碑刻,担当起了当代书法作品传世的重任,用碑刻方式记录了当代中国书法的风貌,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硬笔书法家、教育家庞中华先生对中国翰园碑林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翰园碑林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带有非常浓郁的时代特色,后人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轨迹,还可以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文化风景。
谈到中国翰园碑林的创建与发展,曾在开封工作过的王日新、孙光华、马连兴、潘智等回忆起中国翰园碑林从土地审批到建园时期的一个个阶段、一段段故事。说到感人之处,大家感慨不已;说到欣喜之处,大家会发出欢快的笑声;看到今天的中国翰园碑林,大家无不感到欣慰。
公涛精神成为热议焦点
来到这座园子,就不能不提这座园子的创建人李公涛先生。30年来,李公涛先生为建设这座碑林而节衣缩食,过着清贫的生活,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次活动中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由于公务繁忙,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陈洪武没有能来开封参加此次活动,但对中国翰园碑林建设一直是非常关心的,对李公涛先生更是怀着深深的敬意。他在给中国翰园集团董事长李孝泉的短信中写道:“李公(指李公涛)和中国翰园碑林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鼎力推动功不可没。”
庞中华和李公涛先生相识多年,对李公涛先生的品质非常了解。他说,李公涛先生是一位有理想、有志向的文化人,凡是他认准要做的事情,一定会百折不回、坚持到底。如今,大家看到的多是李公涛先生成功的一面,而李公涛先生当初在开封东郊小院里请人刻了上千块石碑却无处安放时的那种痛苦和无奈,他是深有了解的。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漫长,李公涛先生都会不停地往前走,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公涛精神。
说到公涛精神,公安部宣传局原局长、作家武和平感慨颇多。他说,文化是灵魂、是根、是魂、是家园,博大精深的文化,哺育一代代中国人。为什么中国翰园碑林会出在开封?就是因为开封是文化古城,这里有一位懂得文化内涵、有儒家家国情怀、把文化当成一种“活法儿”的李公涛先生。正是他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才有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创造了中国翰园碑林的奇迹。
面对大家对中国翰园碑林和公涛精神的赞扬,中国翰园碑林董事长李孝平表示,在中国翰园碑林交给国家之前,他会牢记大家对碑林的关心、支持与付出,带领全体员工,继续发扬公涛精神,努力围绕书法、文字两大内容做大文章,把中国翰园碑林建成集书法、文字教育、培训、展示、活动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基地,进而丰富古城文化内涵,提升开封城市品位,助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作者:田宏杰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万岁山夏季清凉节 圆满落幕 2015/9/8 8:49:12
- 总结辉煌创建史 打造特色文化园 2015/9/8 8:46:12
- 抗战70周年,老战士凭相关证件 免费参观开封府 2015/9/2 11:23:26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老兵代表受邀同游清园 2015/9/2 8:55:29
- 开封汴京公园全力推进创园工作 2015/9/1 15:18:5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