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村中央大路旁的两棵古槐
在灵宝市西阎乡滹沱营村,生长着七棵古槐树,这些古树的布局与天上的北斗七星相似,被村民们称为“七星勺”,是当地的一大景观。6月12日,记者来到滹沱营村,探访有关古槐树的故事。
从南边入村约30米,两棵古槐分列于道路两侧。路西的一棵粗壮高大,冠如华盖;路东的一棵细俏俊逸,形同宝塔。谈起眼前的古树,现年73岁的周云虹说,他小时候就经常在树下玩,记忆中的树一直就是这样子,唯一感觉有变化的,是路西的这棵树干上近年长出一朵“木花”。在周云虹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距离地面约3米高的树干上,生长着一个直径约0.3米、形状如牡丹的树瘤,那凸起的部分呈半球体,旋转状开裂的块块树皮恰似一片片花瓣。“说来神奇,这‘木花’的花瓣春天开放、冬天闭合,是全村的吉祥之兆。”周云虹说。
沿道路向北前行约20米,又一棵古槐屹立于道路西侧的一户农家门旁。由此沿巷子东拐再向北,又一棵参天大树呈现眼前。“这是一棵600年树龄的古槐,树高13米,冠幅13米,胸围3.2米。”同行的灵宝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方女士介绍。站在树下,但见主干已有朽洞,树上也有枯枝,但枝叶仍然郁郁葱葱,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现年52岁的村干部周继生说,这棵树的西边是原来的古村寨城门口,“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城门洞和树下玩耍,寨墙及城门在上世纪70年代旧村改造时被拆了”。
位于该村东巷子编号LG244的古槐树,树龄600年,树高18米,冠幅16米,胸围3.4米。站在树的北侧,记者看到4米高的主干中心已经枯朽,只剩两边树皮;树上东、南、北三面主枝长势较为旺盛;西边的主枝已经朽坏落地。此树传说为明代初年移民时栽植,是建村时的纪念树和见证树。周继生说,村民们对这棵古树十分敬仰,奉如神明,树下的落枝也无人乱动。
还有两棵古槐,一棵位于村民周宏基院内,树龄400年,树高13米,冠幅12米,胸围2.5米,长势一般;另一棵位于东巷子路边,树龄500年,树高13米,冠幅12米,胸围3.4米,生长茂盛。
据林业部门勘测,滹沱营村中的七棵古槐,树龄达600年的有2棵,其他几棵树的树龄在300年到500年间。
据相关资料记载,滹沱营的村民多姓周,其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明代初年,为开发中原一带的荒芜之地,统治者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大移民。山西省滹沱河畔滹沱营村的周汝敬名列移民官榜,被强行携全家集中到洪洞县大槐树下,押解到黄河以南,在荒草丛生的沙丘上盖起了茅草屋,开始了艰辛的垦荒复耕。因为周汝敬的山西老家村口长有两棵大槐树,他为寄托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就用故乡的村名“滹沱营”来称呼自己的安家之地,又在新家的村东、村西各栽一棵国槐,作为永久的纪念。
周汝敬定居西阎以后,生有三子景文、士伟、宪文,即滹沱营村周姓的“老三门”祖先。因为古树是周姓祖先所栽,也是滹沱营建村时的见证,所以周汝敬的后代们对古树敬畏有加,几百年来都把老槐树视为祖传圣物,从不敢损毁其枝叶,就连前几年农网改造架电线时都是绕道而行。该村的周姓后人秉承先祖遗风,不断栽植槐树,使得整个村庄掩映在万木丛中,散发出古朴厚重的气息。
- 灵宝神奇的橡子园 2015/6/15 8:54:58
- 三门峡市政协领导莅临燕子山景区调研 2015/6/14 16:15:58
- 三门峡市政协“大旅游”视察组到黄河丹峡景区调研 2015/6/14 16:15:16
- 陕县召开高阳山温泉宣传营销工作座谈会 2015/6/12 18:15:08
- 莘莘学子免费畅游双龙湾活动开始了 2015/6/8 16:08:4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