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熊耳上,洛阳旅游新胜地
http://www.hnta.cn 2015/9/2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秋日登高,常引得文人墨客赋诗比兴,独特的时节加上独特的景物,带给他们不少感慨,由此留下了不少名句。如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如曹丕《燕歌行》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蜿蜒山脚行
    16日上午,“丈量洛阳”活动小组一行3辆车在盘城村稍事休整,便在上戈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熊耳山进发。沿着村里公路旁的岔路往山里走,刚开始路面还较为平坦,而行驶不到十分钟,山路立刻变得崎岖起来。虽然山里已是枯水期,山涧中的水流也较为细弱,而洼下去的溪流水道与路面交叉而过,形成了较大的坡度,即便是城市SUV,也较难通过。面对复杂的路面状况,车队行驶缓慢,尽管是小心翼翼地开车,领队车还是遭遇了爆胎事故。
    所幸小组中有专业人士。活动协办方心花路放租车公司派有工作人员随队而行,在他们的帮助下,领队车很快更换了轮胎。为了保证返程的交通,大家决定就在此地弃车步行。
    下车之后立刻感受到了山中气候的不同。初秋凉爽的山风吹走了路途中的疲劳,山中丰富的色彩也让久居都市的小组成员们惊叹不已。没有叮咚的泉水,却有各种药草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没有珍贵的飞禽,却有忽闪着翅膀的蝴蝶一路随行。宽阔的视野中看似没有任何遮挡物,而上个坡转个弯,小组便淹没在一大片银杏林中。山风吹过,无数落叶伴着穿过树缝的阳光旋舞而下,仿佛下了一场落叶雨。穿过银杏林,原本若隐若现的小路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厚厚的落叶,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声音在空寂的山中显得格外响亮。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活动小组到达山脚。因为从山脚到山上最西点坐标大概需要1个小时,为了有充足的体力登山,一行十余人在山下简单吃了点面包、火腿等干粮,便出发了。


    2 偶遇八月炸
    没有现成的登山路,大家沿着牛蹄踏出来的蹄印慢慢往山上走。一路上,黄的山桃、红的山枣,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山果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脚下虽累,但大家的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据盘城村村委会主任介绍,以前还有村民住在熊耳山脚下,现在都搬走了,山下的窑洞已经多年无人居住,只有护林工人时常来山里转转。山里野果多,水草好,村民就在黄牛的脖子上挂上铃铛,将其散养在山中。山上的野果是牛儿钟爱的美食,成熟后自然脱落,牛儿自行食用,也无需人员看护。果然走到半山腰,我们循着铃铛声看到了几头正悠闲吃果子的黄牛。
    除了山桃野枣,熊耳山里的另一种果子以其奇特的外形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正埋头登山时,一名成员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前方问:“这是什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了一个形似红薯的果子高高地挂在一株藤蔓上,藤蔓似已枯萎。随行的村民告诉大家,这个果子俗名“八月炸”,果肉像香蕉,吃起来甜甜的。而见识更广的村委会主任告诉我们,这个果子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八月炸”,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果味香甜,有“土香蕉”之称。它还可以入药,中药名为“预知子”,《本草拾遗》中说它“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也算是一种山珍了。
    3披荆斩棘开路
    作为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熊耳山山脉主峰海拔2094.3米,而此次我们攀登的只是其西南段支脉,尽管并不高,也让我们一行人累得气喘吁吁,因为山上根本就没有路。走到坡势较陡的地方,原本以为要手脚并用了,没想到几个新修的土阶从脚底一直延伸到山顶,丛生的荆棘被砍在一边。原来,在活动小组到达之前,洛宁县以及上戈镇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已前后来过5次,他们一次次登山寻找坐标,一次次携带仪器测量方位,原本没有路的坡道,已经被他们一铁锹一铁锹地硬是铲了一条路出来,这条人工铲出来的路走着依然艰难,可见之前几次上山路途之艰辛。
    最后的一段登山路是整个路途中最难的一段,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登至山顶,才明白路途中一切的艰难都是值得的!且不说这里是洛阳市最西点,仅是这山顶的风光便令人陶醉。远处山峦起伏绵延,脚底山沟若隐若现,蓝天伴着白云,山风伴着松涛,浓浓秋意,尽在眼底。

作者:裴冉冉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