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
http://www.hnta.cn 2011-11-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11月7日,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在仰韶文化的发祥地———渑池县仰韶村举行开馆仪式。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王明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超,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原大使陈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瑞典东方博物馆馆长艾娃,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戚建庄,河南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徐旭日,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之女、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之子、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著名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之子袁鼎应邀出席开幕式。市领导杨树平、赵继祥、姜继鼎、薛蒙林等出席开馆仪式。渑池县四大班子领导、应邀专家学者、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开馆仪式。
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渑池县的仰韶村,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等共同首次发掘,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文化博物馆是在仰韶村遗址保护区兴建的一个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12月奠基开工,今年10月28日竣工。该馆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5130万元。该馆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内设三个专题展厅,分别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渑池县委书记薛蒙林在开馆仪式上介绍了仰韶文化博物馆建设及遗址保护情况。他说,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一方面充分发挥收藏、展示、审美、认知功能,确定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英雄主义以及民风、民俗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将立足长远,努力把该馆办成大型的文化研究中心乃至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术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渑池县大力实施“文化育县”战略,加大对仰韶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编制保护规划方案,对暴露文化层和灰坑较集中部位建立了断壁保护房等,对仰韶村遗址重点保护区边缘的1000余平方米沟壑进行了整修、绿化,创造了良好的保护条件和参观环境。
瑞典东方博物馆馆长艾娃对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表示祝贺。她在致辞中说,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开馆不仅创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公众接触仰韶文化学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文物,是安特生先生带回瑞典的,对瑞典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仰韶文化博物馆在仰韶文化的“家乡”建成对外开放,将成为继续加深中瑞两国人民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讲话中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厚重,诠释了华夏文明的创造创新,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兼容并蓄,彰显了中原大地的祖根地位。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是渑池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值得纪念的一大盛事,也是河南文物事业发展的一大喜事。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建成,无疑是新时期河南省,特别是三门峡和渑池县党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的又一创举,必将成为传承弘扬仰韶文化,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促进对外交往的新起点和亮点。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进一步提升理念,锐意创新,切实保护规划好仰韶文化遗址,把博物馆越办越好,努力使仰韶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在仰韶文化博物馆馆前广场,参加开馆仪式的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共同为安特生先生、袁复礼先生、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铜像揭牌。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王明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超,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原大使陈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瑞典东方博物馆馆长艾娃,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戚建庄,河南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徐旭日,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之女、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之子、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著名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之子袁鼎应邀出席开幕式。市领导杨树平、赵继祥、姜继鼎、薛蒙林等出席开馆仪式。渑池县四大班子领导、应邀专家学者、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开馆仪式。
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渑池县的仰韶村,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等共同首次发掘,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文化博物馆是在仰韶村遗址保护区兴建的一个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12月奠基开工,今年10月28日竣工。该馆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5130万元。该馆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内设三个专题展厅,分别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渑池县委书记薛蒙林在开馆仪式上介绍了仰韶文化博物馆建设及遗址保护情况。他说,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一方面充分发挥收藏、展示、审美、认知功能,确定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英雄主义以及民风、民俗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将立足长远,努力把该馆办成大型的文化研究中心乃至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术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渑池县大力实施“文化育县”战略,加大对仰韶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编制保护规划方案,对暴露文化层和灰坑较集中部位建立了断壁保护房等,对仰韶村遗址重点保护区边缘的1000余平方米沟壑进行了整修、绿化,创造了良好的保护条件和参观环境。
瑞典东方博物馆馆长艾娃对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表示祝贺。她在致辞中说,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开馆不仅创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公众接触仰韶文化学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文物,是安特生先生带回瑞典的,对瑞典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仰韶文化博物馆在仰韶文化的“家乡”建成对外开放,将成为继续加深中瑞两国人民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讲话中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厚重,诠释了华夏文明的创造创新,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兼容并蓄,彰显了中原大地的祖根地位。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是渑池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值得纪念的一大盛事,也是河南文物事业发展的一大喜事。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建成,无疑是新时期河南省,特别是三门峡和渑池县党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的又一创举,必将成为传承弘扬仰韶文化,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促进对外交往的新起点和亮点。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进一步提升理念,锐意创新,切实保护规划好仰韶文化遗址,把博物馆越办越好,努力使仰韶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在仰韶文化博物馆馆前广场,参加开馆仪式的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共同为安特生先生、袁复礼先生、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铜像揭牌。
作者:雷群群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达摩祖师纪念大典在空相寺举行 2011-11-1 14:00:26
- 三门峡市积极申报旅游项目发展资金 2011-11-1 13:58:56
- 央视一套来峡拍摄宣传片 2011-11-1 8:55:49
- 11月1日至21日关帝庙舜帝陵对临汾、渭南、三门峡的市民 再开“免 2011-11-1 8:29:33
- 首批越冬白天鹅 如约飞临三门峡 2011-10-27 8:18:0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