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感恩碑修建项目在黄河丹峡景区开建
http://www.hnta.cn 2015/7/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日前,得到晋豫两省黄河两岸平陆县和渑池县政协牵头并大力支持的感恩碑修建工程在黄河丹峡景区开建。本项目的兴建,标志着黄河丹峡景区将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将为黄河丹峡景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景区聚集人气,繁荣商贸,发展现代服务业都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是一个在黄河南北共度时艰的故事。1941年5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中条山失守,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数万难民逃过黄河来到豫西避难。当时,当地的驻军17军,是刚从中条山败退下来的,召集难民中的绅士,立即办起了粥场和舍饭点,给饥民们一瓢之助。在豫西地区,特别是渑池县沿黄河各村子的乡亲们热情接纳,帮助难民共度时艰。当地善良的人民或送一马瓢水,或给半块馍,或一件衣,或一间柴屋、半截敞窑,尽其所有怜悯、施舍这些背井离乡的难民。饥饿难耐的人们,连根拔去成片成片的油菜苗,晾晒的玉米窖里的红薯被偷,主家装作没看见。财主看见拾麦穗的小女孩,便鼓励到棵堆里多拿一些。稍殷实的人家设法给难民做活的机会以让其糊口。难民也自己想办法,小伙去做干儿子或入赘上门,单身妇女去找个人家嫁出去。有当地顽少趁暗夜闯入窑洞想欺负难中少女,遭到村中绅士严厉的家法伺候。这时候的渑池人呀,无论老少,人人有救济之心,无论贫富,个个有救命之仁,无论男女,分明是活命菩萨。 第二年,豫西遭受了大旱灾、大蝗灾,当地居民也成了灾民,自身难保,实在无力救助他人,才不得已关上了自家大门。渑池被日军占领后,中条山难民只得转回早被日军占领的家园。 后来的日子里,当年的难民,一直念记着渑池的乡民,思谋着日子好过时能回来看看。多少年过去了,渑池县城、黄楝树下、小羊河村、陈村、段村、马口、英豪、沟堡观、万寿村等一些地名、村名也通过山西难民先人的口,记在他们的脑海里。黄河两岸乡民通过那一段的交往,有的已经互相来往,结亲走对,世代罔替。

    如今的黄河丹峡景区投资商陆朝军先生,就是平陆县老鸦石村难民的后代。2011年5月21日,在山西夏县祁家河乡召开了“中条山沦陷70周年座谈会”,根据当年座谈会的倡议,中条山三县难民及后人代表为感恩渑池先民的恩德,特捐款铸造牌匾和纪念碑,所赠牌匾由先民后人代表惠存留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经过多方选址,将此碑树在有纪念意义的黄河丹峡景区,希望这段特殊的历史在渑池永远有个记号。

    据悉,本项目规划占地100余亩,主要建设感恩碑、感恩广场、感恩堂、文化长廊及有关附属设施,集文化广场、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感恩广场、感恩碑将在今年8月份建成揭幕。
作者:群群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