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特别漂亮,这才是真正的河南、真正的老家,你要看河南老家就到陕州地坑院里来,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中国情怀!国庆假期我来这儿,值了!”10月4日,在陕州地坑院景区,南阳市一位游客深有感触地说。
国庆假期,陕州地坑院景区接待游客突破22万人,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连续报道景区的节日盛况,“中国最神奇的村庄”引爆媒体圈。
地坑院里赏民俗
“下雨了,地坑院怎么排水?”“这个是渗井,雨水自然下渗,几百年来地坑院从没遭过水灾……”导游的回答拨开了游客心头的迷雾。
陕州地坑院景区的22座地坑院相互贯通,有民居院、婚俗院、地坑院营造技艺院、剪纸院、澄泥砚院、纺织院、捶草印花院、人民公社院、曲艺院、电影放映院等,每一座地坑院都有一个主题。
地坑院窑顶上游人如织。茅草凉亭、五谷丰登墙、马车被装点上谷穗、玉米、辣椒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丰收图,将古陕州的农耕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勾起了游客触摸乡愁的强烈愿望,川流不息的游客纷纷将美景摄入镜头。 窑顶东边广场一隅,几名妇女正在纺花。一些游客也当场献艺,“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手中的花捻儿飞快地变成了细细的棉线,人群中不时传出喝彩声。
百味巷中吃美食
假期的每一天,从早上到下午5点,人如潮涌的节奏丝毫没有要停顿的意思,不少旅行团中午赶到地坑院,一进景区门就安排大家吃饭。地坑院里的“陕州十碗席”“羊肉汤”生意火极了。 一到中午,百味巷客流达到最高峰,人群摩肩接踵缓慢地向前移动。百味巷里的美食满街满巷,香味扑鼻,游客在这里尽享美味。 本想吃饭时间客流会有所下降,可恰恰相反,十堰、郑州、洛阳、运城、西安、济源等地的旅游大巴纷纷进入景区,导游招呼游客列队入园。
搭起平台“唱大戏”
国庆特别节目旗袍秀、模特走秀、戏曲、陕州锣鼓书、剪纸歌、游击队之歌等在景区舞台上天天上演,台下观众掌声此起彼伏。
“百艺苑”里,三门峡爱心艺术团也来助兴演出。“百艺苑”仿古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古韵悠悠。这里是旅游商品销售区,街道上家家户户门口上黄底红字的幌子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浓浓的节日气息扑面而来。 一个古色古香的门匾上写着“丑木堂”三个字,走近一看,满屋子的崖柏雕刻艺术摆件,一件件艺术品巧夺天工,意趣盎然。
秩序井然美名扬
为应对国庆小长假客流高峰,陕州地坑院景区提前与陕州区交警大队、区公交公司等单位进行对接,并编制了应对预案。
10月4日上午,陕州地坑院景区3个停车场基本停满,应对预案启动,区交警大队立即进行交通分流疏导,在温汤路和通往西罐村的道路边设置临时停车位,自驾车游客随即换乘区公交公司准备的旅游客车到达景区。 洛阳市游客刘忠贤和家人愉快地结束了一天的旅行。他说:“我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第一次看到地坑院这种居住形式,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能在空中俯瞰,那是何等壮观,谢谢三门峡!谢谢陕州!”
“小时候我是在老陕州城二马路长大的,这些年咱三门峡陕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陕州地坑院建设得这么好,一路上我在想,开发地坑院的这个人思想很丰富,确实不简单。”西安市一位老人向记者分享了她的参观感受。
陕州地坑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春红说:“国庆假期,我们按接待游客30万人做了应对预案,由于准备充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圆满完成了开业以来第一个‘十一’黄金周游客接待任务。”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地下古村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兴致勃勃的游客一定会把自己的神奇之旅奔走相告,把自己拍摄的美景传遍朋友圈!
- 三门峡甘山红叶红似火 2016/10/13 9:58:03
- 三门峡黄河公园集中检修观光车 全力备战黄金周 2016/9/29 10:17:19
-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秋冬季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 2016/9/28 8:04:34
- 三门峡函谷关景区举办首届职工技能大赛 2016/9/28 8:03:10
- 中央主流媒体聚焦三门峡函谷关 2016/9/28 8:00:4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