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要活动 >> 正文
赵建才副省长赴信阳市调研旅游工作
http://www.hnta.cn 2011-11-4 来源: 点击:

    11月2日至3日,赴建才副省长一行先后赴信阳博物馆、规划展示馆,正在建设的动漫园、万国影视小镇,鸡公山风景区,新县许世友将军故里,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旧址,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景区调研,详细了解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以及动漫园、文化影视基地、港中旅鸡公山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观看了“山地情”旅游演艺,听取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分别与省直相关部门、信阳市县领导及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王梦飞、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国清、省发改委负责同志,信阳市领导王铁、郭瑞民、刘国栋、冯鸣、张春香、张继敬、李水等陪同调研。

    调研中赵建才副省长说,这次赴信阳调研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调研信阳旅游业发展情况。二是调研城乡统筹一体化和城乡建设情况。目的是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为明年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提供思路和意见建议。近年来,信阳抓工作尤其是抓旅游工作有思路、有动作、有成效,引进了一些大项目,如港中旅鸡公山、上海文广电信阳文化影视基地、常州动漫园项目等,旅游业发展起步快,发展势头好,旅游收入增幅大,效果明显,旅游业呈现了勃勃生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得益于信阳市县领导干部的真抓实干。尤其是看了这三个项目,很受启发和鼓舞,信阳在这些方面走在了全省前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学习。

    赵建才副省长指出,抓旅游工作必须树立四种理念:一是抓旅游就是抓产业发展。国务院刚出台了支持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希望河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率先完成“三化”协调的重大任务。刚刚闭幕的省九次党代会,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用经济观点看待旅游业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以及繁荣经济的重要作用,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和产业链来打造,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二是抓旅游就是抓文化繁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分不开,不能就文化而谈文化,文化是静的、旅游是动的,文化大的概念涵盖旅游,文化需要借助旅游来展示、推广、传播和繁荣。审视全球每一个知名的景区都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如:云台山、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信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要把文化内涵挖深、挖透,找准旅游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三是抓旅游需要大项目来推动。长期以来确实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以前上工业项目不惜血本,而在文化旅游发展上舍不得投入、决心不大,存在把旅游业作为副业的认识偏差。旅游业不仅仅是消费性产业,而且是消费和生产相结合的产业,拉动作用大、综合带动性强。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开阔思路,转变认识,采取办法,加大投入,用大项目来推动。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抓项目、抓具体、抓基层,以抓项目为载体抓工作,工作就会推动得快,办事情也会有针对性,抓大项目建设必要时可开绿色通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四是抓旅游发展要用产业集聚区来支撑。集聚区是一个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对于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来讲,走组团式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是一个突破。当前,产业集聚区局限于工业,应拓展布局到文化旅游产业。比如,信阳鸡公山、郑州嵩山,焦作云台山,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红旗渠等条件具备的,可先行先试。

作者:省局办公室
(责任编辑:周晓帆 )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