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正文
2009年河南省旅游局工作总结和2010年计划
http://www.hnta.cn 2010-2-1 来源: 点击:
    对于2009年旅游工作来说,喜事、大事、难事不断。全省旅游系统在克难攻坚中取得一项又一项成绩,旅游产业地位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中越来越突出,旅游产业形象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越来越鲜明,旅游市场在交流合作中越来越繁荣,产业规模在转型升级中越来越壮大。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6万人次,旅游创汇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6%,超过了全国旅游增速和全省10%的GDP增长速度。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拉动旅游消费。一是大力发展国内游。召开“决战二季度,旅游要先行”动员大会,对省政府下达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推出了“游河南 爱我家-畅游河南”、“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生态旅游年等活动。组团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发放旅游消费券、优惠券70多亿元。二是积极开拓入境游。协调促成了河南至台湾空中直航首航起飞。8月底实现了郑州与台湾一周四次航班常态化。豫台两地互动人数达到2万余人。召开了东北亚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内蒙等5个国家的69个省(国外63个省)联合签署了《河南宣言》。组团参加了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赴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意大利进行旅游推介。组织“国际媒体河南行”活动,邀请百名国际旅游批发商来我省考察旅游线路。三是制定了入境游奖励办法,对入境游进行重点倾斜。
(二)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省全年完成旅游投资120亿元,全年签约28个超亿元项目,合同金额145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双百亿”任务。全年中央及省级财政安排河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978亿元,其中,国家旅游局下达我省国家旅游发展基金1770万元,国家发改委下达我省旅游国债资金和红色旅游资金4500万元。我省共下达省旅游专项资金1.35亿元,其中项目资金7227万元。省旅游局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授信额度达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11月24日,省旅游服务中心正式开工奠基。
(三)积极推动组建旅游集团。通过指导和推进,12月10日,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交通旅游集团和航空旅游集团三家旅游集团同时挂牌成立。12月26日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揭牌成立。12月27日,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些大型旅游集团的成立,将改变我省旅游企业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大力提升产业素质。严格按照标准,提升旅游企业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对20家旅行社不予通过并注销其经营许可证,对7家达不到标准的饭店取消星级。新增国内与入境社21家、组团社3家。新增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9家、三星级17家,新评60家国家级绿色饭店,其中金叶级26家,银叶级34家。全省新增4A级景区6家。漯河、驻马店、周口、沁阳、巩义、汝州6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年。1月25日,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郭庚茂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景区资源整合,深入推进与知名旅游企业战略合作,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少林寺、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和云台山、红旗渠、尧山等国内旅游精品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省旅游系统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四个重在”,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乡村游为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旅游业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具体目标任务是: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达到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5万人次,旅游创汇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项目招商引资签定合同金额超过200亿元。扶持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提供5万个农村就业岗位。
    今年要突出抓好九项重点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一《意见》高屋建瓴、意义重大,是全国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带来了机遇。我们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实质,用足、用实、用活每一项政策措施,把《意见》精神融汇贯穿到今年乃至今后若干年旅游业发展实践中去。
(二)推进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实施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河南旅游发展的支点在乡村。从我省旅游景区分布看,除了文物、科技馆、主题公园等,其他大部分景区都在乡村,因此河南旅游发展的支点和基点在乡村。第二,河南旅游发展的热点在乡村。这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同时这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城市人口,带来了逃离工业环境、回归乡村、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需求。第三,河南旅游发展的落点在乡村。省委卢书记在多个场合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全省旅游系统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把助民、惠民、富民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从自身属性来看,旅游业具有惠民广、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等特点。目前,“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已列入省委、省政府向群众承诺的“十大实事”之一。具体任务是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商丘民权画虎村、洛阳孟津牡丹画村、漯河南街村等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
(三)开展大招商活动,突出抓好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业没有大项目建设就没有动力,没有大企业参与就没有活力。全省旅游系统全年要完成旅游投资突破200亿元,旅游招商引资合同金额要突破200亿元;推动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合作授信的200亿元资金落实到位;力争殷墟大遗址公园、清明上河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四)继续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我省旅游的短腿在入境游比例偏低,根子在开放程度不高。因此,今年要突出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主要抓好6件事:一是加强豫台旅游合作,努力实现“互动10万人”目标;二是办好第二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三是召开“东北亚旅游专门委员会年会”;四是推动落实国家旅游局与河南省政府合作协议,把我省旅游产品和线路纳入国家旅游局对外宣传推介的总体格局;五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河南旅游宣传周”,积极引导参加世博会的客人游河南;六是兑现入境游奖励措施,提高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
(五)加强区域合作,拉动国内旅游市场。全面推介“文化河南•壮美中原”河南品牌形象;赴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区举办河南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山东、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六)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发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会展、旅游电子商务、温泉疗养以及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户外汽车露营地等新型业态和产品,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积极协调,推动安阳市国家级自驾车营地建设,形成辐射晋冀鲁豫四省市场的散客接待服务中心。支持新乡市与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加快建设万仙山攀岩公园和攀岩基地。加快南召莲花温泉、汝州少林古汤温泉、信阳汤泉池温泉和荥阳江南春温泉的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正式向游客开放,在全省形成优势突出、互为呼应的温泉康体旅游经济带。
(七)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帮助协调洛阳三个旅游集团、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郑州港中旅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开封等市、县组建旅游集团;引进喜来登、香格里拉等2—3家国际著名酒店参与我省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推广云台山、南湾湖等创新景区管理体制的经验,逐步建立符合国家政策法规、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
(八)推进旅游集聚区建设。郭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形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突出、公共服务健全的产业集聚区。我们要贯彻落实好郭省长这一工程,启动南阳卧龙岗、郑州环球美食城、平顶山香山文化旅游等12个集聚区建设,加快要素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争取尽早成规模、出效益。
(九)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2010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旅游质量万里行”活动和旅游服务质量交叉检查活动,净化旅游市场;加快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抓好旅游道路标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省导游讲解员大赛,推出“全省十佳导游员”,表彰一批优秀和模范导游员;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活动,推动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万名乡村游导游、“农家乐”服务人员的培训活动。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