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苍南:探访浙南抗倭名城蒲壮所城
http://www.hnta.cn 2010-5-14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蒲城乡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是中国古代海防城堡建筑。始建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是明代朝廷为防倭寇而建,已有将近700年历史,原名蒲州所,后壮士所与之合并,改称蒲壮所,属金乡卫,现名蒲城。
说是城,其实蒲壮所城就是一个被城墙包围的村寨。据介绍,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倭,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城周围长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其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还有瓮城三座,敌台六座,城堞六百十一口,城门为拱券形,以规则块石砌造,城墙以不规则的乱石砌筑。城内设有营房、文武衙门、窝铺、马房、军火库、铁械局、粮仓等。城外有护城河、吊桥、校场、烽火台、营房等。现街、巷、井尚保存当时格局,城内通绕东、南、西城墙的跑马道,也保存如旧。
据当地人讲,在语言方面,蒲壮所城也是一个类似分水岭的地方,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八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话不同,自有特色。蒲城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温州话,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当地人介绍,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蒲城历史上是兵家重城,戍守的将士主要来自浙北和苏南,以及闽南人后裔,各地方言在此经过交汇融合,才形成蒲壮所城里特殊的方言。
去蒲壮所城,自然得爬上城墙。在上面走了一圈,还真有点固若金汤的样子,站在城墙上往下看,城内房舍街巷尽收眼底,都几百年了,其布局结构几无变动。
除了这般静态的建筑,蒲壮所城还有活态的事物,比如一年一度的“拔五更”迎神赛会就很独特,参加者是清一色的男人,午夜后一边喊着“顺呀、顺呀”,一边抬着晏公爷四处飞奔,街巷狭窄,人流如织,却未见碰伤过一人。
蒲城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还有宋侍郎陈桷住宅遗址、古井、抗倭英雄后英庙坟和建城时由国师选定的埋在十字街口的奠基石,处罚建城民工的“发肠巷”以及宋元时代的石刻等。
此外,东城门外节孝石牌坊,为清代建筑,柱头蹲狮,面额浮雕朱雀、草花,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东南角的文昌阁巷有清末张蔚所创蒲门学校原址,台门保存完整,古风犹存;城外东侧的东庵,重建于清同治年间,依山而筑,高台楼阁,曲栏池沼,错落有致;城北龙山上西竺寺,重建于清代,寺旁茂林修竹,风景幽雅,寺后泉水一泓,被誉为“蒲门第一泉”。
作者:王勇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深山锁净土 美丽长角苗 2010-5-11 11:26:28
- 夜探后海 2010-5-10 13:54:58
- 香格里拉:熟悉味道 想念与爱情无关 2010-5-6 9:38:36
- 无锡灵山:九龙灌浴花开见佛 2010-5-5 10:20:30
- 香格里拉:绵绵云烟 暖暖夕阳 2010-5-3 9:38:3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