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游走神州 >> 正文
婺源春色:菜花烂漫 花开花落又一年
http://www.hnta.cn 2010-3-29 来源:21CN 点击:

  D3 3月23日 阴转少云

  早上没到6点就被隔壁的摄鬼们吵醒,只有跟着早出取景,往江岭方向的山上是府览景区的最佳高地,有一条很好的石阶路,游人不必与汽车争道。但今天早上太阳没出来,等到9点左右,便与一众摄鬼一样——满载着遗憾而归去。

  回到农家里用早餐,此刻的村庄还是很安静,看着远处大巴上蜂拥下来的鸭子,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不过也知道,此刻的安宁不会维持多久。

  早餐后,不想浪费这良辰美景,挎包起程。沿着西岸——岩前——桥头——龙尾——下呈——东岸环线行摄,岩前、桥龙尾村景色最好,尤其桥头和龙尾,老屋多,梨、李、桃花长得正旺盛,沿着田间小路行走,很清净,很多时都只有我一个人走,隔着大片油菜田与对面的车龙遥遥相望,还有种隐世的感觉。我喜欢信步田间,踩在田埂上的感觉,仿佛在重拾着一些童年的回忆。

  油菜花最大片的在东岸村后山的油菜田行走其间,可以体验“飞入花丛中”的感受。在油菜花田中,看的不单是油菜花,还有地里田间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有黄的、红的、白的、粉色的、紫色的,一丛丛,一片片,时而又三三两两,成双成对,只要慢慢走、细细看,定有许多惊喜。

  在江岭,游客群结构与别的景点有一点不同。来这里的,有好大部分都是摄影发烧友。常常见一辆大巴停下,从车上下来的个个都背负重型装备。在梯田制高点,还能看见星罗棋布的三脚架和各式的相机,简直成了一个户外的摄影器材展。我还常看见一些年纪小小的女孩也挎着个与她娇小身材极不相称的大单反,也只能慨叹现在有钱人太多了。

  游人中还有这样一小撮,他们开着豪华轿车过来,年龄四、五十间,也对摄影发烧,但身边会跟上个20左右的娇美MM。一次我在高点偷师学取景时也有幸与这样一对站在一起。男的柱着相机在耐心守候着那精彩的一刻,而一旁的MM也不懂摄影,但总象小鸟一样叽喳个不停,还时不时地 “耶”两个出来,听得旁人耳朵酥酥软软的,不一会儿,其他影友纷纷另择清静地,而我,当然也是“顶佢唔住”而去了。

  中午12时回到了农家,享用大娘用菜籽油烹炒的野菜,同样是菜5元,饭1元,我又耗掉大娘1.5个大碗公的白白大米饭了。饭后继续上路,沿着清晨上山的石阶路上行,约20分钟左右到江岭村的外岭村,继续沿小路走,经过里岭村,路遇村童,拍之,村童并没有伸手要钱的讨厌行为,这里的民风让游客喜欢到来这里。登上山顶后返回到村里扫荡,村内的住宿议价声此起彼伏。从江岭返回东岸村,已是下午5点多,这里的峡谷地形使得天色未暗,太阳便已从山端隐去。摄鬼们吮尽最后一丝光线后,扛着装备下撤,与肩扛农具的暮归农人相映成趣。

  今天我足足走了一整个白天,累了,回到农家,搬个碳炉橙坐在门前,端了杯腾着热气的麦片,隔岸远观这山村暮色,心血来潮,用本子记上几段今天的罗嗦。与美景相伴的日子,是美丽的,我喜欢记录。但有许多感觉,稍触即逝,连大脑都来不及整理和记录,那些的,就随它去吧,未来它还可能会重临。当合上本子,纸面上能明显触到山气携来的微潮。

  一天的奔走劳累,能吃上一碗热乎的大米饭,仿佛成了一项奢侈的享受,因今晚只有我一个房客,我就跟大叔大娘一起吃了,我要的菜也炒了给我,同时我还能一尝大娘的拿手菜(其实也就普通炒菜而已)。我觉得我还是蛮适应这里的生活的,我喜欢这里的口味,我还向往这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每到一处景点,我总喜欢找个农家住宿,除了价格相对更经济,更主要的,是我向往这种生活。但话又说回来,我也不可能放弃现在的生活的,因它白日提供了我安心地去体验宁静生活的基本条件——钱。

  晚上,我让疲惫的身子斜靠在床头,脑里在不断重播着一些片段。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桥头村那座安静的小木桥上,一个老人带着那年幼的小童走过,我身不由己地柱立在岸边,是一种感觉深深触动了我,只一瞬间,许多记忆在脑海里翻滚开来,缺堤般涌向鼻尖,溅出了眼角,镜头后我的眼睛已失去了焦点。相信那里,定有着许多外公与孙子的故事,叫人永生难忘,而每想至此,热泪又再次盈眶。

  本日:午餐6,晚餐6,住宿20,共计32。

  D4 3月24日 少云转晴

  昨天一直打听到庆源的车,摩的的竟要价50大元,我价都不讲即挥手而去,包车的话我的肉会很痛的,而坐载客车的起码要到中午以后,反而复,不就是16公里嘛,决定重操旧业,徒步去庆源。

  不到6点起床,服下早餐,上路了。沿着蜿蜒的石阶上行,经过里岭村时,不经意抬头间,山顶的情形吓我一跳,只见一众摄鬼一字排开,长枪短炮齐对我的方向作准备开火状。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迅速向阵地靠拢,探听得知,原来整个江岭景区中,日出江岭村是这些摄鬼的重点捕捉画面,要的是第一缕晨光投射在江岭村时与油菜田所产生的光影效果,据云当年某某大师得奖的那幅作品就出自于此。

  一位长者喀嚓按下快门:“成了”一群年轻摄者围了过来观摩,长者又依图讲解,来一大堆什么局部构图呀、曲线呀、光影呀之类的理论。我听着,想那些年轻的对于这些理论应该是倒背如流了吧,至于怎样才能抓好用好,也许只有这些功力深厚的大师自己心中有数。我也不放过这偷师的机会,依样喀嚓一通,可自己感觉一般。看来摄影人眼里的风光跟旅游人眼里的风光还真有一点区别。

  今天的徒步从7:25时正式开始,继续沿石阶驿道走,百米后驿道的终点便是土石公路的起点。沿公路前行,我和汽车一样在山间盘旋,路边,油菜花穗在逆光下晶莹剔透,山间,怒放的山花更显妩媚妖艳,一个人,没有它虑,我以我的方式走着。在庆源路口之前都只一条公路可走,目标虽远,但没有走错路的顾虑,因此我的步子越迈越大,1小时后来到一个水库,蛮大的但景色一般,后知此仍高山平湖。OH,MY GOD,这也能为一景呀。

  在这里遇到同是徒步到庆源的独行人老蓝,湖北人,自由职业者。他也特萧洒,经常一个人到处去旅游,这次是从浙江一直游过来的,前年他也这样独自徒步进庆源,这次他还想从这徒步去虹关,可惜我没打算过去虹关,要不肯定跟他一起走。

  绕水库走约2公里到一个路口,左方有一较直路略窄的向上土石公路,是庆源路口,左行进庆源。这时我没看时间,只是感觉还很轻松,而且到此路口,庆源也就不远了。路上村民十分热情指路,叫我们到有石阶驿道的地方要走驿道,路程近很多。9:30终于到庆源了,全程也就2小时零5分,是不是很轻松,对网上的东西越来越感到不可信了。

  这个旅程有着太多意想不到的美,如江岭,还有庆源。庆源的美在于她的古朴、在于她的淡雅、她的宁静,还有她与大山、与小溪、与树木、与花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互相熔入而又互不干扰。所有的文字与图片都无法表达我此刻的感受,也许只有身处其间,才能领略。

  庆源村头,有很多农家客栈,游人至此不必担心吃住,条件是比江岭好很多。这时的古宅保存得很好,梨花开得旺盛,沿着一河两岸的主街往前走,村后段的村民对游人对着他们拍摄表现得极为反感,甚至破口大骂,不解一个村子两段村民的表现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不过这对我没多少影响,因我只喜欢偷拍美女,嘻嘻。

  庆源村以村尾一一堵大门楼而结束,为什么这样的建筑会设在村尾,猜想古时庆源村必以此为首吧。出了城楼再前不远,又是大片的油菜花梯田,花田中有一小聚落,十分经典的隐世田园家户,稀落的几户人家,走在其间,十分恬静的感觉,都不想离开了。

  中午12点,肚子里的那几片麦片早都不知哪去了,还是回村里找吃的吧。还是那句,这里吃住不愁,店家多的是。在一家叫沁园春的农家门前,被句带着浓重广州口音的普通话叫住了:“兄弟,一个人吗……要去官坑吧。”这样,我认识了荣。

  荣是个“浑圆天成”的家伙,他的整个人都很圆:面圆、眼圆、鼻圆、腰圆、肚子圆。但他的行事方式却是直来直往的,给人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想到就去做。短短的两天相处,他与我交浅言深,是块做哥们的料。估计这家伙也是个不愁吃穿的人,他有自己的小生意,但酷爱旅游,说是这段时间生意有点淡,便丢下生意不管,出来到处跑,先到云南转了一大圈,然后又跑到婺源来,萧洒啊。

  原本我并没有计划要到官坑去徒步,但觉得和荣蛮可聊的,经不住他几翻说服,便答应一同包车上路。他原约好另三个浙江人共120一起合租一小五菱到官坑,但那小五菱一时回不来,我们又到村头再找车,又遇上前天包车进江岭的那农夫车司机老洪,开天还地,100元落实。庆源到官坑约1小时车程,路上是绝对的没有风景且绝对的颠簸,这样的路,相信是丰田巡洋舰走着也不会有什么舒适感。13:40到官坑,好象刚好1小时。一对理坑走到岭脚再走过来的夫妇向我们简介了来路,还强调,这官坑绝对比理坑值得一游,已到官坑就不必再去理坑了。听罢,我们又在官坑里走了一圈,也无非是一河两岸,可能各人喜好不同,俺觉得,这里也没什么可游。

  至岭脚的徒步从14:10开始。从官坑沿一级棒的青石板古徽道平路到第一个风雨亭后继续上行,上行之后还是再上行。荣和我年轻力盛,走得较快,三个浙江人早被我们抛得远远的,不是没有集体意识,而是不想随便停,停下就不想走了。荣一直跟在我后面走,可不久便显得有点亏亏的,开始气喘如牛,面红脖子粗,我笑他是吃得太补所至吧。到了第二个风雨亭(下坳亭)时,幸有一林工在歇息,问路后出亭择左道而上行,再走约50米,又见一左方向上驿道,迷糊了,跑回去问林工,被告知应选下面的直道前行,其实在直道地面上也写有“虹关”字样,只是我们不够细心而已。此后一路皆无玄念。

  虽然这样的登山感觉强度还不会很大,但今天一直都没吃什么可饱肚的东西,现在我的身体慢慢开始出现低血糖的反应了,手脚发软、身冒虚汗,后悔午饭没吃个饱饱的。这时,幸有荣递上的一片口香糖,点点的糖份支撑着我走完这段的路程。此时方真正体会那句话:要走得快,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15:14时到达每4个亭,OH,MY GOD,前面就是山口了,我们终于熬到下山路啦。我们如两只欢快的小松鼠,蹦蹦跳跳下山去啰……15:45时,在第5个风雨亭,我们又遇见了菁和雪两支女团,互说来路后各奔前程,而简单的照面,却为我们后来的相遇隐下淡淡的伏笔。16:15时,我们终于到了岭脚村,这里同样的梨花盛开。

  也不知官坑至虹关的这条徒步路线是谁在力推的,那简直是剂毒药,喝下叫你死去活来,后悔万分。整条线路除岭脚有点看头外,一路与一般的大山别无两样,没什么可看之处,我从路过的驴子脸上读出的,也只有劳累。劝大家,别中毒呀。

  准备继续徒步去虹关村,刚好有一拔人马包了一农夫车要到理坑,我们蹭车边16:30时到了虹关,一看,此村景色平平,荣囔着要回岭脚去,可岭脚好象没什么对外开放住宿的农家呀,我担心到时再返回虹关时连现有的床位都被别人住了那可是两头不到岸了,便商量分头行事,他去岭脚,如有合适的便住下,而我在这边帮他把床位留着,后来他真的住在岭脚那边,再次说明,在婺源不愁吃住的。

  本日:庆源到官坑汽车20,岭脚到虹关汽车5,午餐1,晚餐6,饮料3,住宿20,共计55。 

作者:老红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