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游走神州 >> 正文
阳朔:纸醉金迷 在西街LOST
http://www.hnta.cn 2009-5-20 来源:21CN 点击:
  在西街的酒吧里,翻看一本本厚厚的留言册,常常能找到某种地老天荒、悲天悯人的感觉。我想到《花样年华》的那个树洞。旅行是一种出逃,出逃的意义不在于逃到哪里,重要的只是离开,离开原来的地方、原来的身份、原来的一切。在某个bar,忽然写了许多许多话,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是不是这样,因为“出窍”,就有了倾吐的欲望。 

  倘若用小布尔乔亚的眼光来看,阳朔不失为一个好地方,是精神的栖息地。所以,总有人留恋这里。

  认识一个客栈的老板娘,常常抱着孩子站在客栈门口出神。本以为她是地道的本地人,交谈之下才知道她是汕头人,到阳朔旅游,住了这家客栈,后来,竟成了这里的老板娘。

  有一个同城的女孩,在阳朔西街住了一个月,游山、泡吧、食美味、练口语、交朋友,回来后怀念不已。

  在阳朔,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过,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小资,对这个称谓也没啥好感。所以小资的天堂对我而言有时也像是地狱。阳朔、乃至整个桂林,虚高的物价是普遍现象。要砍价,狠狠地砍。如果抛开小布尔乔亚,用现实主义眼光看,浓浓的商业味实在要让人作呕。

  看见一篇文章里说,西街的小跑堂一个月的收入不过400元,而在西街一个晚上消费400元也是正常的事。小跑堂说,他们根本不在西街消费,“那是游客玩的地方”。

  我旅行中最喜欢的一个地方,那里的人称呼我“姑娘/小姑娘”,犹如称呼自家人一样,倍感亲切;在阳朔,一出门,我们听到是“你好啊,美女……”

  不管怎样,一次就够了,我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

  阿拉丁

  西街早已没有原住民居住,但买民族风情的东西还是当地商家盈利的噱头。西街没有什么“绝无仅有”的特色商品,因为那里卖的东西基本上也是在其他旅游区常见的,诸如花布、手镯、工艺品,等等。价格也并不便宜。总之,一切都趋同了。

  阿拉丁是阳朔的一家卖印度服饰的商店。店内的灯光打得很棒,尤其是饰品区,形成一片亮闪闪的眩目。墙上贴着老板去印度挑选货品时拍的照片。算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家店了,在阳朔的日子,没事就去逛逛。还有,店员的印度风打扮十分惹眼;即使是在西街,也是回头率超高的了。

作者:nowherekid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