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华山景区发展成就斐然,全年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0万人次,同比增长43%;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30%。
由多年来的“默默无闻”到一跃而成为全国山岳型景区突破发展的代表和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华山写下了怎样的一段传奇?近日,笔者走进华山景区一探究竟。
产品:从“一山独秀”到丰富多样
“我感觉这里‘天地变换’了。”来自东莞的游客陈伟沣第二次来到华山旅游。他说,2004年5月第一次来到华山,感觉华山景区“一山独秀,但配套设施落后”。这次再访华山,感觉大不一样:优美洁净的生态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景区工作人员悉心的服务无处不在,玉泉院、仙峪、西岳庙等景区“串珠成线”。
2011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的思路,华山集团公司先后斥资8.3亿元进行景区提升。其中,投资3亿建成集售票、停车、导游、商务及纪念品销售为一体的新游客服务中心;投资4000万实施“智慧华山”工程,完成主景区安全监控、紧急呼救等项目;投资2.3亿建设华山西线索道;投资4500万新建和改建了31座星级生态环保厕所。同时,建设并完善了标准化医务室、生态电话亭、邮政代办点等服务设施以及山外环线免费交通,华山旅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
同时,针对华山不同时节和美景,华山景区策划推出了“春季赏花踏春、夏季清凉避暑、秋季红叶浪漫、冬季赏雪祈福”等系列旅游主题产品,推出了道教养生休闲之旅、祈福求财、健康平安之旅等一列旅游产品。
“‘扩容、山外留客、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使得华山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即将推出针对高端人群‘睡梦之旅深度游’的旅游产品,建立低碳旅游示范区,促进华山旅游市场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渭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华山管委会主任霍文军如是说。
服务:从“细微华山”到“情满华山”
笔者在走访时发现,追求高质量服务是实现“华山传奇”的重要保障。
“旅游产业整合的是资源,销售的是服务,这种无形的旅游资源对于景区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如何从粗放走向集约一直都是山岳型景区管理和服务上的瓶颈。”华山管委会文物管理处处长谢建龙介绍,华山景区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始终坚持“人”为本,从细微处下工夫。2011年,又加入一个“情”字,推出了一系列更符合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方式。
华山管委会相继推出了60岁以上老人不排队、70岁以上老人免购门票、向80岁以上老人赠送纪念品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在山门、索道购票和候乘区域播放音乐、免费送水、为老人小孩设置休息专座,使游客处处感受华山温情。
2011年全年,整个景区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也没有一件游客投诉。
营销:从“酒香巷深”到“花香引蝶”
2011年,华山景区借力西安世园会和名人效应,在文化活动创意上屡出新招。5月,景区推出“父爱如山,大山回响”活动;9月,邀请王巨才、梁衡、蒋子龙等当代名人走进华山进行“金秋华山”采风等系列活动;举办“三月三朝华山”、“五岳重阳”电视直播和华山旅游歌曲征集活动。
2011年,为开拓港澳台市场,华山景区与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代理商、旅游网站和媒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广“大美华山”旅游品牌;在香港和台湾等地举行“百年华山摄影艺术国际巡展”活动,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聚焦。
同时,为开拓国际市场,华山相继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强对华山特色旅游产品、特色小吃的宣传力度,使景区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1年,华山旅游的发展带给当地百姓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实惠,更带动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成绩只代表过去。”霍文军表示,今年景区将全面提升华山品牌形象,争取到“十二五”末,使来大华山旅游圈的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登山人数达到500万人次,社会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使华山成为国际一流精品景区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 广西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 2012-4-6 16:33:03
- 酉阳桃花源启动文化提升工程 2012-3-27 9:23:40
- 解开深圳华侨城的成功密码 2012-3-19 9:50:31
- 海南旅游特产带动旅游发展 2012-3-12 9:48:10
- 宁夏加大力度拓展入境游市场 2012-3-5 9:05:5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