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视点 >> 营销方略 >> 正文
论旅游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http://www.hnta.cn 2008-8-4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兴衰。旅游职业院校作为饭店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面临如此繁杂的社会变革中急需进行深刻的自省,采取有效地自我调整手段,加强校企联姻,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进一步符合旅游业日益发展的需求。
    第一、改革课程设置,拓宽教学路径
    对于旅游职业教育来说,提高培养人才的实践适应性是根本方向。在职业教育的框架中,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所在。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上,基本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为主;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专业修养;专业课则是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所以,针对不同层面的旅游职业教育,要适当地调整课程比例,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中等和高职高专旅游职业教育来说,应以专业课为主,特别是操作类课程要加大比重,使学生在实习和工作的初期就能很快适应酒店对于服务人员的操作要求,胜任服务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现今企业的主流服务方式,体现实践性、系统性、知识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讲课与实训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对于服务工作的理解。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要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不同的爱好和需要,力争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第二、建立科学的实训体系
    很多旅游职业院校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时间,学生就能适应工作。其实不然,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体系的建立是学生完成实习工作的关键环节。按照国外的经验,实践课程的时间大约是在800至1000课时,这其中既包括在企业的实习,又包括在校内的各种实训课程。所以,旅游职业教育的实训体系应该是一个认知学习———模拟实习———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四个方面的全方位学习过程。然而在大多数的旅游院校里,实习通常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实习结束就直接毕业了,这种实习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实习完成后直接参加工作,表面上似乎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但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研究后却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最后的教学提升这个环节,很容易就成了“遗留问题”,时间久了,就不会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学生在第四、五学期实习完成后返回学校,还有一个学期的教学提升过程,就可以由实践上升为理论,从而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另外,在校内学习过程中,也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仍要安排大量的实训课时,比如要求学生参加各类服务活动,校内实习酒店或实习训练室的练习等等,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训实习能够良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最后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第三、加强师资培养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也要求能够适应旅游业的步伐。旅游职业教育的师资就成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因素。现在“双师型”教师成为旅游职业教育院校中对于教师要求的首要标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学历,还需要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旅游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指派教师参与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每两年要到企业里去工作或参与学生的实习管理。此外还要尽可能地拿到相应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各种办法来增加教师的从业经历。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或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或进行辅导,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强化学生素质和观念教育
    学生在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大量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加强服务观念的树立。很多旅游业管理者普遍感到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和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最缺乏的是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接人待客的礼貌修养,这正反映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时,学校不但要通过设置职业道德课程和礼仪课程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还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让学生意识到作为未来的职业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人才要求,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五、搭建国际化的、多元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当前,旅游职业教育正向着国际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学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集中表现为选修课的数量多,品种全。选修课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项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就业愿景来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因人施教,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手段。在某些著名大学,选修课的数量多达600门,选修课在整个课程比例中占据了2/3之多,这是“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的最直接体现。二是在学生的实训实习中,不仅让学生在本地的旅游服务业中进行,而且更要让学生走到发达地区去,甚至走出国门,到国外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去感受先进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三是在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构成方面,国际化发展要求学校既要具有一批有国外教育经历的本国和外籍教师,来学校开展或短期或长期的教学工作、专题讲座、论坛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文化背景的知识讲解,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外国学生在学校中与本国学生一起来学习专业知识,一起生活,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旅游职业人才。
    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队伍中的一支新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坚持特色办学、以人为本的先进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与企业联盟,与国际接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陈增红 刘晓琳 王莉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