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东北庄杂技: 在我国杂技艺坛上,素有“南北杂技两故里”之说。北故里是尽人皆知的河北省吴桥县吴桥村,南故里便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河南省濮阳市市区岳村乡东北庄村。这两个村都被中国杂技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
东北庄村杂技源远流长,兴起于元末明初。那时,这里地处黄河故道,飞沙盐碱,灾害频繁,加上兵荒马乱,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村民为了生计,不少人就向江湖艺人学起了“走”、“飞”、“二古眼”等小把戏,挑担推车,单人独技地走乡串村卖艺为生。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到了清朝中期,这里的杂技已进入了全盛时期。乾隆年间,全村已结成了13个杂技班到外地演出,艺人们表演的倒立、肚顶、转碟、上高杆等优美、惊险的杂技节目,令人赞叹不已,至今还是人们喜欢看的传统杂技节目。当时,最有名的是刘家班,班主叫刘二。刘二有一手绝技,那就是把一杆花枪直上直下向上抛出几丈高,落下时铁枪头经过眉间顺着鼻梁直插到地上。除他之外,几乎无人再能表演的这个节目,人称“刘二花枪”。
清末,东北庄村80%的村民从事杂技,出现了乔、刘、李三个杂技世家。真正使东北庄村杂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是乔家班第3代传人乔治清。乔治清精明能干,技艺高超,为人厚道。他汲取东北庄和吴桥两村杂技的精华,将武术、气功、体操、马术、魔术、驯兽等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大小武术、双风贯耳、海剁、千斤大力士、杂耍等不少新奇的节目,更新和丰富了杂技内容,设计了新的演员服装,并组建了以东北庄子弟为主的新的乔家职业杂技班。从此,乔家班、东北庄的杂技在我国北方地区日益走红。他们不仅经常进京到宫里表演,还多次被清政府指派配合外交活动,先后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等20多个国家演出过。在国外,他们不仅演出了精湛的杂技节目,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而且敢于和反华势力作斗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日本的一次演出时,一些日本人对他们的道具、节目无理刁难,肆意贬低演员人格,辱骂中国人。乔治清怒不可遏,当即把这些日本人告到了官府。在法庭上,他正气凛然,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迫使那些无理取闹的日本人认了错,道了歉。此举在清朝朝野引起了震动,杂技班回国后,清政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赞誉他们是“有胆识有骨气”的杂技团体。从此,人们称杂技艺术为“骨气艺术”。慈禧太后还特地赐乔治清“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把,成为杂技界的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庄村的一代又一代杂技艺人开始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和国外巡演。东北庄的乔家班改编成了濮阳县和濮阳市杂技团,李家班改编成了安阳杂技团。四川、重庆、山西、甘肃、西藏、西安等杂技团最初也都是以东北庄的艺人为班底组建起来的。村里的干部算了算,解放以后,全村为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共输送杂技人才400多人,其中有37人担任了团长,担任总教练、导演的人数更多。近几年来,乔家班的第6代传人乔中原等杂技精英,还到美国、日本等国担任了杂技教练。据不完全统计,仅1993年以来,东北庄籍的演员在国际杂技大赛中就拿奖38个,为国家争了光,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世界艺术之都”奥地利的国家电视台,曾两次派记者到这里采访,制成《东北庄杂技专辑》,在本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广为播出。
中国杂技之乡东北庄,杂技艺术常青,杂技之花将会开放得更加鲜艳。
- 这个周末漂流去!省内漂流大推荐~~ 2011-8-11 8:54:42
- 《蓝精灵》今日公映 独家揭秘片中三大看点 2011-8-11 8:38:26
- 本山大叔再上春晚 老搭档宋丹丹有意再合作 2011-8-11 8:32:26
- 姚明极可能2012年入名人堂 联盟愿为巨人破例 2011-8-10 9:00:19
- 国内首部3D版电视剧震撼上演 2011-8-10 8:39:3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