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娱乐大杂烩 >> 正文
探访世界“最亲近的火山”
http://www.hnta.cn 2010-8-4 来源:新华网  点击:

火山熔岩

    生怕掉进愤怒的岩浆
    我们的汽车再次驶进密林,经半个多小时跋涉,终抵火山底缘。日已落,天空一抹残霞。赶紧弃车登山,寻着低沉厚重的轰隆声,绕过一块块焦黑色火山石,直奔山顶。到达山顶后探头俯瞰,火山坑状如巨锅,深不可测。沸腾的岩浆肆意翻腾,刺鼻的硫磺味呛得人难以呼吸。

喷发的熔岩犹如绚丽的烟火

    屏息细瞧,火山口外沿直径约300多米,坑口深约100多米。底部3个喷火口成三角排列,竞赛似的轮番喷发。忽一声霹雳从脚下传来,无数岩块伴着浓烟烈火喷涌而出。经指点,原来我们路上所见白烟是水蒸气,黑雾则是火山灰。
    天黑了下来,伊苏尔的喷发愈发绚丽,火柱每隔几分钟便喷涌一次,先如万朵礼花绽放,再如流星雨般落下,但瞬间又恢复平静,像什么都不曾发生。
    这种感觉就像看立体宽屏电影,壮观又稍显不真实。我们站在一大群守望者中间,抑制住惊恐和激动,小心拿出相机,将人间盛景收入镜头。
    此时风越刮越大,周围除了火山一片漆黑。我们相互扶持,生怕被大风吹进火山口。视觉的盛宴无穷无尽,但我们的行程终是有期,只好随最后一拨人恋恋不舍下山,一步一回头。

火山上空笼罩着巨大的火山灰

    夜宿轰鸣的火山脚下

    塔纳岛先人对火山充满原始崇拜。据说山也很有灵性,部落没有火种了,善良之人上山求火,火山会适时将火石抛出。反之,若不善之人或有病之人上山,就可能被火石击中。

    后来基督教传入瓦努阿图,原始部落皈依基督,将圣山命名为耶稣Isur,这就是“伊苏尔”一词的来历。时至今日,当地人仍沿袭着古老的传统,过着简朴粗糙却载歌载舞的生活。





滚滚浓烟

  当晚笔者回到山脚度假小屋,在摇曳的烛火中享受用拉普叶包裹的农家饭,与德高望重的酋长聊着古老传说,伴着火山每隔几分钟一次的轰鸣声酣然入眠,确是别有一番滋味。

作者: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