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路上
没有到尼泊尔之前,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尼泊尔的攻略。把尼泊尔的一些地名记得烂熟于心。但是当我真正踏入尼泊尔的土地,关于尼泊尔的真实感才渐渐的清晰起来。
尼泊尔是一个旅游业很发达的国家,随处可见温馨舒适的家庭式旅馆以及行色匆匆背包客。当我乘坐的车子一驶出中尼边境友谊桥,尼泊尔特有的风情便尽收我眼底。道路两旁,身穿沙丽的妇女们在稻田里插秧,眼窝很深皮肤黝黑的男人们有的拿着锄头在田里忙活,有的在田里用犁头套着水牛在耕田。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修建在山顶或半山腰上的房屋,尼泊尔人很喜欢种花,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房屋前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扎着马尾发型的司机打开CD机,放着尼泊尔的音乐。一路上景色秀美,香蕉树丛林旁,或是一只狗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或是几个小孩嬉戏,玩着从山涧流下的溪水,非常的诗情画意。
约莫过了3个半小时,终于,我到达了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关于寺庙的神话
徜徉在加德满都的街道,眼睛里满是身着漂亮沙丽的尼泊尔女孩靓丽的身影。我的手不停地按动着相机快门,想捕捉到她们特有的美丽。街上的尼泊尔人都非常友好,他们会双手合十用英语或者尼泊尔语“namaste”(你好)向每个旅行的人问好,或者有的男孩子会向背着旅行背包的旅行者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地说“hello”。
加德满都(Kathmandu)是尼泊尔的首都,位于这个狭长国家的中央,人口41万多,四周群山环抱,到处苍松翠柏,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称。因为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这道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来自北方的寒风,城市南面迎着印度洋的暖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年平均温度20℃左右,气候宜人,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自1768年以来,加德满都一直是沙阿王朝的首都。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很多宫殿、庙宇、宝塔、殿堂、寺院等,在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庙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真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因此,有人传说在加德满都,寺庙比房屋还多。
Thamel是外国游客的集中地,在这里除了可以找到各个国家的美食,还可以找到廉价也很干净的gust house。白天,商铺里各式各样的尼泊尔商品琳琅满目,因为价钱很便宜而且也很有特色,所以很多人来到加德满都,便开始了一番大采购。而到了晚上,则有一家挨着一家的酒吧,酒吧有各式各样的演出。
加德满都有很多旅游景点,其中,标志性的景点就是坐落于城市西部山坡上的Sawayambhunath,因为庙里到处是被奉为神灵的猴子,所以又称为猴庙。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双虔诚的眼睛,我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去观望这双虔诚的眼睛,不管我处在什么样的角度,我都可以看到这双眼睛里的真诚,那是一种可以直达内心的宁静,以及豁达。
位于城市中央 老皇宫和皇宫广场,那里是已故国王,也是现任国王祖父的宫殿。另外一个地方叫Pashupatinath,是充满印度教宗教色彩的地方,这里为死去的印度教教徒进行火化,每天都不断进行着简单庄严的仪式。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便是女神庙里的活女神了。女神庙面向宫殿广场,门口有石狮把守,院里居住着一个小女孩(Kumari),她是挑选出来的女神的化身。直到她长大到了青春期后,才可以重新成为正常人而离开女神庙。每年,在女神庙外的花车都要载着女神在加德满都市内游行。
TIPS:从友谊桥到加德满都单程500卢比(约人民币60元),加德满都的泰美尔区有很多价廉物美的旅馆,peace gust house300卢比/天,还有中国人开的北京饭店、长城饭店和凤凰宾馆。出租车100卢比可以从泰美尔到猴庙,交通食宿都非常方便。
奇旺,和大象共舞
奇旺(Chitwan)邻近印度,气候炎热,即使在最冷的一月,中午还穿短袖。而八月的奇旺,则非常炎热。我背着简单的背包,穿着短袖和短裤在外面走几步,不一会儿,汗水便打湿了我的头发。
奇旺地处尼泊尔南部,位于喜玛拉雅山脉的脚下,这里著名的奇旺国家公园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尼泊尔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在很久以前,它是尼泊尔皇家公园。如今,公园内还可以看到珍稀的孟加拉虎、大象、犀牛、虎豹、鳄鱼等。这里曾是鳊土王、尼泊尔王室和殖民主义者的狩猎场。成立于1973年正式建成这座国家公园,以产独独角犀牛闻名。独角犀牛仅产于尼泊尔、印度以及印尼的少数地区,与产于非洲热带丛林的双角犀牛不同,现已濒于绝种。还有孟加拉虎、淡水海豚、鳄鱼等。
在奇旺公园,最吸引人的,是骑着大象在森林里漫步、泛舟或露营。一个当地的尼泊尔向导帮助我骑在大象身上时,我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始摇摇晃晃的随着大象的身体摆着,但是这里的大象都很温和,他们除了喜欢和人亲近外,还喜欢和人逗乐。尼泊尔向导的英语讲得很好,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大象的故事,他说大象是通人性的,也很聪明,他很喜欢和大象在一起。
在丛林深处,我看到了一个很原始的族群――Tharu族。Tharu族仍在奇旺林区内耕作,在每年农收季节,可以看到成群的妇女肩扛象草渡河的景象,她们用这些象草来卖钱。农闲时,这些Tharu族人会跳起富当地特色的筷子舞,和着节拍的舞蹈和鼓点令人心情愉悦,不由也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当。我看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把相机的镜头对着她时,她突然冲我羞涩地笑了笑,但仍旧给了我一个正面拍照。我拍完照片,向她挥手示意,她也伸出手挥了挥,消失在了密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