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去尼泊尔,是因为一个最最简单的原因,以为那里是离神灵最近的天堂,那么也应该就是离妈妈最近的地方!
在我的记忆里,尼泊尔是印度教、苦行僧、喜马拉雅山、和徒步的代名词。这个与拉萨相邻的小国对于我是那么的陌生和神秘!
从决定这趟尼泊尔之行到出发,只有短短的几天,这是第一次,没有查更多的攻略,只是想凭借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神奇的国度。
八天的行程,当今天,我重新回到北京这座繁华的都市,坐在我的电脑前,关于尼泊尔的记忆正一页页的被掀开,即使在北京寒冷的初冬,尼泊尔的笑容和喜悦仍在渐渐的浮起,让我忘却眼前的喧嚣,重又回到那个生命如花的宁静国度… …
当我们的飞机在拉萨贡嘎机场经过了一个小时的停留,重新穿越白云的时候,一望无际的雪山在我们的促不及防下,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坐过无数次飞机的自己,第一次被玄舱外那无以言表的美丽所折服,层峦的雪山,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是那么的威严与宁静。十多分钟后,广播里传来空姐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现在正在飞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机舱里一阵的骚动后,被厚厚白雪覆盖的珠穆朗玛出现在了我们飞机的右侧,在大自然独有魅力的震撼下,诺大的机舱里安静的屏呼凝息,或许,在这个时候,快门是来自五湖四海人们最好的语言。不记得自己拍了多少张珠峰的照片,只觉得随手的一个镜头,都像明信片里的一样完美。
经过了45分钟的飞行,我们顺利的抵达了加德满都国际机场。对尼泊尔美好的记忆也从在这里的出关开始了!安静的加德满都机场比起首都国际机场,简直小的像一个红色的小盒子,但在出海关的地方,刚下飞机的各国老外们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其中夹杂着包括我们在内的十来个中国的游客。这时,一个海关的办事人员突然走到我们近前,很热心的问我们:“Are U from CHINA?”在得到了我们的肯定后,他居然把我们领到了不用排队的国内通关的通道,让我们享受了和尼泊尔当地人民一样的待遇!GOD!第一次体会了原来传说中的中尼友谊并非虚言!
当然,后面几天的行程中,这种感受无处不在,尼泊尔人对中国人真的是非常的友好!有意思的是,在买东西砍价的时候,他们都会非常认真地说:“U know, Just because U came from CHINA, I give U the Friend Price!” 说完通常是一个非常无辜的表情,哈,纯朴可爱的尼泊尔人啊!
走出机场,随处可见的竟是荷枪实弹的尼泊尔武装,要不是来之前对这个景象早有准备,一定会被那些真的冲锋枪吓一跳。不过,无论是政府的警察还是毛派的武装,对待游客都还是非常的友善。或许,他们也知道旅游是尼泊尔这个小国重要的经济支柱。
VICTORIA HOTEL的人早已拿着排子等在了机场的出口处,一声热情的“NAMASTE”,像欢迎一群从异乡归来的老友,拎过我们沉甸甸的行李,随后,他们带我们上了那两辆车况实在不敢恭维的面包车。后来才发现,在尼泊尔,好车几乎是凤毛菱角。即使是好车,估计也早被那颠簸的路况晃悠的差不多了。
在VICTORIA,接待我们的是老板的弟弟,一个非常热情的尼泊尔小伙子。在给我们每人上了一道当地特色的奶茶后,他拿出一个本子,非要我看,哈,架不住他的执著,忍受着一路的疲倦,我翻看着那厚厚大本上各国游客的字迹,原来都是在他这里住过的人们给他的评价,哈,当然,全部是赞美之词。不过,这个HOTEL真的值得赞美,这种感觉在我们离开加都的最后一天更深刻的体会到了。
放下行囊,稍做休息后,拿起相机,传说中的加德满都,我们来了!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Kathmandu Durban Square)。尼泊尔一共有三个杜巴广场,因为当年,国王的三个儿子各自为政,建立了三个王朝。坦白地说,三个广场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加都的杜巴广场,只因为一个字“乱”!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古老的寺庙,嘈杂的人群,遍街叫卖的小贩,着实让我大失所望。才呆了不到十分钟,已经开始觉得耳朵嗡嗡做响了!一直摇着叔叔的胳膊,非常失望地说:“天啊!难道这就是我梦里的尼泊尔吗?怎么这样啊?我想北京了!我再也不来了!”他摸着我的头:“小宝宝,既来之则安之噢!”
拿着相机,有一搭无一搭地拍着,尼泊尔的杜巴的确在开始给了我一个很坏的印象。当时想着,这那里是古迹啊,简直就是一个大的自由市场。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故宫也可以任由小贩的自由进入,那岂不是太可怕的一件事了吗?!但在离开尼泊尔的时候,我却理解了,或许,这就是这个民族的自由!这里是古迹,甚至是世界遗产的保护区,但也是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尼泊尔人在这里摆摊,在这里晒太阳发呆,在这里朝拜,甚至在这里谈情说爱!杜巴广场上的城事一幕幕的上演,不为慕名而来的旅人,也不畏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终究都是过客而已,这里的臣民才是永远的主角。
加都的杜巴广场囊括了近50座尼泊尔12-18世纪的古建筑,非常优雅雍容。那些见纹见理的红色黏土砖墙,那些黑褐色的木雕门窗,那些四方重檐,无一不体现出古典又大气的气质。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还是那座神秘的活女神庙。进去的时候,完全是一个误打误撞,我一直在诺大的广场找这座深藏的小庙,却一直无果。看到一座幽静的小庙在闹市中显得那么的不同,才走了进去,进去才发现,众里寻她千百度,原来这就是那座传说中的库玛丽寺。
库玛丽寺就在杜巴的外广场,它面向宫殿广场,寺庙很小,三层“回”字形屋子围出一个中庭。我们进去的时候,看到许多鸟儿在那些美仑美奂极尽精致的木窗上飞来飞去。小小的院落,格外的安静,除了我们,还有一群六七个人的欧洲游客团。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一踏进这座小庙的瞬间,心里竟莫名地升起一种敬畏的恐惧。二层的小阁楼上,有两个成年人正依窗而坐,据说,每天下午的四点多,库玛丽会在二层的那个小窗户上露一下头,但很少有人能有幸一睹她的芳容。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眷顾,当我们正要往外走的时候,突然,那几个欧洲的游客一阵骚动,我回头看的时候,竟然看到身穿红色锦衣的库玛丽正趴在窗口,非常成熟的打扮:画着浓浓的黑眼圈,金色的首饰,脸上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奇怪的漠然表情。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传说,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儿,但,那一刻,就是有一种想顶礼膜拜的冲动,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诚意地向她双手合十!只不到一分钟,她就消失在了那个窗口,何其有幸的我们啊!
库玛丽是尼泊尔一个神奇的传说,也是世间唯一被供奉的活的女神。所谓的活女神,是一名尚未发育的少女,她一踏入青春期,就要再选另一少女来顶替。活女神库玛丽的挑选其实非常复杂:要从释迦族金银匠四五岁的女儿中挑选。首先,眼睛的颜色牙齿的形状等外形特征中,库玛丽需符合32种要求;第二关,把女孩子关到一间黑屋子里,恐怖的声音下,有戴着魔鬼面具的男人跳舞,到处摆着血淋淋的牛头,只有始终保持冷静的女孩子才能进入下一关;最后,未来的活女神要在一大堆珠宝中,挑出前任库玛丽的物品。成为库玛丽后,她就和家人搬到库玛丽寺定居,接受教徒的顶礼膜拜,直到青春期或不小心受伤流血,才开始下一轮的库玛丽选拔。
从这个挑选的过程和她的生活中,就能够知道这样一个女孩子,她的人生将多么与众不同。所以我一直偷偷认为她的人生会很闷,不过也许她的父母很喜欢,因为他们将摆脱贫困,毕竟贫穷是世界上最无奈又无法隐瞒的事之一。如果宗教一点,可以说,这是命运安排。但我的想法总是做凡人比较快乐。所以在走出那座小寺庙的时候,一直对那个将拥有无比财富的小女孩儿心生同情!但,或许,我并没资格同情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兴许她喜欢这样的被尊崇的生活,或许她有属于她的快乐、信仰和想法!WHO KNOWS!
从这些表现上,还是湿婆和巴瓦娣有趣,他们住在湿婆—巴瓦娣庙(Shiva Parbati Temple),这座寺也在杜巴广场,很小的一座庙,在二层中间有扇窗户开着,湿婆神和他的王妃巴瓦娣就从那个窗口探出头来,湿婆留着小胡子,就是20世纪著名画家达利的那种翘着的胡子,很戏剧化,而巴瓦娣则衣着艳丽,与夫君站在一起,神态亲昵。国内很少有这样的神,事实上,我在别处也没见过这样的人性化的人像——当然,区别是库玛丽是活女神,湿婆和巴瓦娣只是精美的雕像。
离开纷繁的加都广场,回到我们亲切的VICTORIA,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在窗外不时飘来的印度音乐声中,我们很快进入了甜美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