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和新版红楼梦
http://www.hnta.cn 2010-7-6 来源:网络 点击:次
李少红,1955年7月出生在江苏苏州,山东文登人,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女导演代表。1969年到四川军区独立第2师当兵。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电影作品
1983年《包氏父子》副导演
1983年《出门挣钱的人》副导演
1984年《清水湾,淡水湾》副导演
1988年《银蛇谋杀案》导演
1990年《血色清晨》导演,获1991年上海影评协会“最佳影片奖”、1991年台湾《中时晚报》“优秀影片奖”、1992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1993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奖”。
1992年《四十不惑》导演,获1992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影评人奖”
1994年《红粉》导演,获1995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5年上海电影协会、文汇电影时报“十佳影片奖”、1996年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
1997年《红西服》导演,获1998年中国政府最佳影片“华表奖”、上海影评协会文汇电影“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4年《恋爱中的宝贝》导演,
2006年《门》导演,获第26届金鸡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电视电影
《绝对隐私》系列 监制、出品人,合作出品人:高小平。10部数字电影分别是:《生死劫》、《兄弟》、《幸福从邪恶中穿行》、《人在北京》、《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绝对隐私》、《陈越的婚纱》、《冯齐的忏悔》、《别提过去别问将来》、《赵军的秘密》。
电视作品
1996年《雷雨》导演
1998年《大明宫词》导演,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美术奖”;第21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美术奖”
2001年《橘子红了》导演
2004年《买办之家》导演
2007年《荣归》监制兼导演
2010年《红楼梦》导演
艺术特色
许多人认为,女导演都很男性化,李少红应该也是这样的,如果这样认为就错了。生活中,她笑起来很女人,害羞时很女人,她说的话题很女人,她抽烟的时候也很女人……身为女人兼导演,李少红觉得自己有许多感情优势。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以感性的视角介入以男性为主体的影视艺术,应该既有艰难,又有优势。在李少红执导的影视作品里,人们总是能够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和一种个人化的、女性化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和对于女性自身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血色清晨》中将异国作品与中国情境完美融合,讲述了深刻的现代中国寓言;她才能在《桔子红了》中又以古典唯美的笔触书写幽幽情殇。
李少红的“女人味”是从她大气、爽朗的举止中透出来的,正是这种内敛的“女人味”,成就了她的事业。
大事件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积蓄,由李少红导演、李小婉担任制片人、曾念平出任摄影指导的50集洪篇巨制新版《红楼梦》终于浮出水面,即将在6月26日登陆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每晚黄金时段三集连播。
昨日(6月21日)制片方在上海影城召开了新版《红楼梦》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数十家上海主流媒体莅临发布会现场。当日上午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几位红学专家和学者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观看了第1、2、15、16四集电视剧。其中第1、2集《红楼梦》开篇描写“太虚幻境”亦真亦幻的情节和场景为首次搬上荧屏,这些细节对故事的发展和完整来说不可或缺,并运用了大量新的科技手段展现“幻境”,获得了专家学者的极高赞誉和媒体们的好
观众质疑新《红楼梦》像“鬼片”
由李少红导演的50集新版《红楼梦》,正在各地方频道进行首轮播出,郑州一套7月12日晚也将首播该剧。目前该剧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错位、配乐鬼魅、画外旁白太多以及图解小说等几个方面。日前,李少红导演针对这些质疑给予了一一回应。
质疑一 黛肥钗瘦 人物形象“错位”
有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里人物形象“错位”。比如,原著中宝钗比较丰满,而黛玉很清瘦,可是在新版电视剧中,二者的形象却正好反过来了。此外,剧中“小宝玉”拍摄时只有13岁,饰演王夫人的归亚蕾则已60多岁,饰演贾政的许还山更是70岁出头,使得他们在同一场景出现时有点别扭。
李少红回应:随着播出迎刃而解
所有这样的顾虑都会随着播出迎刃而解。宝钗成长发育之后就会慢慢丰满起来,黛玉当得不到爱情之后也自然消瘦了。书中描写元春薨的年龄是43岁,如王夫人生育她的年龄是16~20岁之间,那她也正是60岁到60岁出头,和演员的实际年龄基本符合。另外,正是因为老来得子,贾府上下才如此溺爱宝玉。
质疑二 “图解小说”之嫌
有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高度忠实原著有“图解小说”的嫌疑,缺乏想象力。当一些文字难以用画面表现时,就用上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旁白,大量朗读原文。
李少红回应:这是媒体夸大事实
这个说法是被媒体夸大事实地刊登出来的。“忠于原著很可笑吗”?不是名著吗?名著不是很经典吗?哪里有长达十几分钟的旁白了?哪里大量朗读原文了?是不是“缺乏了想象力”的担心,完整播出后,自有公论。
质疑三 台词难懂 观众很累
有专家认为:“也许导演的初衷是通过旁白帮助观众理解剧情,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大量旁白会干扰观众观看电视剧。对于观众来说,半文半白的台词本来就很难懂,再加上大量旁白穿插其中,真的让观众很累!”
李少红回应:有没有旁白都会遭非议
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有没有旁白都会遭到非议,多少都一样,只要是《红楼梦》就离不开争议。好像大家习惯用这样的方法认识它。偏离它更糟糕。何况我不可能比曹雪芹高明。
质疑四 有点像“鬼”片
有观众觉得新版《红楼梦》画面虽美,但有一种“阴郁”感。而剧中大量的昆曲配乐也助长了这种阴郁之感,不少网友反映背景音乐有种活脱脱的“灵异感”。风格倒有点像“鬼”片。
李少红回应:不但有美梦也有噩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不但写了美梦,也有噩梦,有天堂仙境,也有阴曹地府,也有阴司路。有警幻仙子,也有黑白无常和判官。有风月淫欲,也有纯美爱情。自然有光明也有黑暗。曹雪芹善恶分明。
电影作品
1983年《包氏父子》副导演
1983年《出门挣钱的人》副导演
1984年《清水湾,淡水湾》副导演
1988年《银蛇谋杀案》导演
1990年《血色清晨》导演,获1991年上海影评协会“最佳影片奖”、1991年台湾《中时晚报》“优秀影片奖”、1992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1993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奖”。
1992年《四十不惑》导演,获1992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影评人奖”
1994年《红粉》导演,获1995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5年上海电影协会、文汇电影时报“十佳影片奖”、1996年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
1997年《红西服》导演,获1998年中国政府最佳影片“华表奖”、上海影评协会文汇电影“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4年《恋爱中的宝贝》导演,
2006年《门》导演,获第26届金鸡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电视电影
《绝对隐私》系列 监制、出品人,合作出品人:高小平。10部数字电影分别是:《生死劫》、《兄弟》、《幸福从邪恶中穿行》、《人在北京》、《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绝对隐私》、《陈越的婚纱》、《冯齐的忏悔》、《别提过去别问将来》、《赵军的秘密》。
电视作品
1996年《雷雨》导演
1998年《大明宫词》导演,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美术奖”;第21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美术奖”
2001年《橘子红了》导演
2004年《买办之家》导演
2007年《荣归》监制兼导演
2010年《红楼梦》导演
艺术特色
许多人认为,女导演都很男性化,李少红应该也是这样的,如果这样认为就错了。生活中,她笑起来很女人,害羞时很女人,她说的话题很女人,她抽烟的时候也很女人……身为女人兼导演,李少红觉得自己有许多感情优势。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以感性的视角介入以男性为主体的影视艺术,应该既有艰难,又有优势。在李少红执导的影视作品里,人们总是能够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和一种个人化的、女性化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和对于女性自身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血色清晨》中将异国作品与中国情境完美融合,讲述了深刻的现代中国寓言;她才能在《桔子红了》中又以古典唯美的笔触书写幽幽情殇。
李少红的“女人味”是从她大气、爽朗的举止中透出来的,正是这种内敛的“女人味”,成就了她的事业。
大事件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积蓄,由李少红导演、李小婉担任制片人、曾念平出任摄影指导的50集洪篇巨制新版《红楼梦》终于浮出水面,即将在6月26日登陆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每晚黄金时段三集连播。
昨日(6月21日)制片方在上海影城召开了新版《红楼梦》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数十家上海主流媒体莅临发布会现场。当日上午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几位红学专家和学者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观看了第1、2、15、16四集电视剧。其中第1、2集《红楼梦》开篇描写“太虚幻境”亦真亦幻的情节和场景为首次搬上荧屏,这些细节对故事的发展和完整来说不可或缺,并运用了大量新的科技手段展现“幻境”,获得了专家学者的极高赞誉和媒体们的好
观众质疑新《红楼梦》像“鬼片”
由李少红导演的50集新版《红楼梦》,正在各地方频道进行首轮播出,郑州一套7月12日晚也将首播该剧。目前该剧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错位、配乐鬼魅、画外旁白太多以及图解小说等几个方面。日前,李少红导演针对这些质疑给予了一一回应。
质疑一 黛肥钗瘦 人物形象“错位”
有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里人物形象“错位”。比如,原著中宝钗比较丰满,而黛玉很清瘦,可是在新版电视剧中,二者的形象却正好反过来了。此外,剧中“小宝玉”拍摄时只有13岁,饰演王夫人的归亚蕾则已60多岁,饰演贾政的许还山更是70岁出头,使得他们在同一场景出现时有点别扭。
李少红回应:随着播出迎刃而解
所有这样的顾虑都会随着播出迎刃而解。宝钗成长发育之后就会慢慢丰满起来,黛玉当得不到爱情之后也自然消瘦了。书中描写元春薨的年龄是43岁,如王夫人生育她的年龄是16~20岁之间,那她也正是60岁到60岁出头,和演员的实际年龄基本符合。另外,正是因为老来得子,贾府上下才如此溺爱宝玉。
质疑二 “图解小说”之嫌
有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高度忠实原著有“图解小说”的嫌疑,缺乏想象力。当一些文字难以用画面表现时,就用上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旁白,大量朗读原文。
李少红回应:这是媒体夸大事实
这个说法是被媒体夸大事实地刊登出来的。“忠于原著很可笑吗”?不是名著吗?名著不是很经典吗?哪里有长达十几分钟的旁白了?哪里大量朗读原文了?是不是“缺乏了想象力”的担心,完整播出后,自有公论。
质疑三 台词难懂 观众很累
有专家认为:“也许导演的初衷是通过旁白帮助观众理解剧情,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大量旁白会干扰观众观看电视剧。对于观众来说,半文半白的台词本来就很难懂,再加上大量旁白穿插其中,真的让观众很累!”
李少红回应:有没有旁白都会遭非议
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有没有旁白都会遭到非议,多少都一样,只要是《红楼梦》就离不开争议。好像大家习惯用这样的方法认识它。偏离它更糟糕。何况我不可能比曹雪芹高明。
质疑四 有点像“鬼”片
有观众觉得新版《红楼梦》画面虽美,但有一种“阴郁”感。而剧中大量的昆曲配乐也助长了这种阴郁之感,不少网友反映背景音乐有种活脱脱的“灵异感”。风格倒有点像“鬼”片。
李少红回应:不但有美梦也有噩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不但写了美梦,也有噩梦,有天堂仙境,也有阴曹地府,也有阴司路。有警幻仙子,也有黑白无常和判官。有风月淫欲,也有纯美爱情。自然有光明也有黑暗。曹雪芹善恶分明。
作者: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小家大事演员表|分集剧情介绍 2010-7-6 10:21:35
- 天地民心分集剧情介绍\大结局 2010-7-6 10:02:37
- 长江七号爱地球演职员表|剧情介绍 2010-7-6 9:59:41
- 旅途九大雷人事件 直接让游客疯掉 2010-7-5 9:45:12
- 马拉多纳十大经典言论|趣图趣言 2010-7-5 8:48:1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