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休闲一角 >> 正文
《红色摇篮》分集剧情介绍|大结局
http://www.hnta.cn 2010-1-22 来源: 点击:

1930年5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决议。然而好事多磨,“一苏大会”召开的日期四次延期,开会地点一变再更。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邓小平在瑞金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一苏大会”的召开和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和苏区中央局最终选定建都瑞金。1931年11月7日,“一苏大会”在敌人飞机炸弹的爆炸声中开幕,一个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胜利诞生在世界东方。在叶坪村的樟树林中,毛泽东正式当选为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从此,人们开始称“毛委员”为“毛主席”。

  形势多变。1931年12月,在打赣州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苏区中央局多数同志意见相左。面对博古等提出的夺取中心城市的“左”倾“进攻路线”,毛泽东力排众异。有人扬言:打下赣州,再和老毛算账!无奈之际,毛泽东退隐华山。攻赣失败后,朱德、项英请毛泽东“出山”。毛泽东率领东方军出征,喜获漳州大捷。

  因对“左”倾冒险“进攻路线”说“不”,毛泽东被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一些人视为“右倾机会主义”代表人物,受到了“缺席裁判”,且“一审终结,不许上诉。”博古等授意,要剥夺毛泽东的军权。周恩来苦心调解、斡旋,都无济于事。在宁都小源村“榜山翁祠”召开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使博古等人如愿以偿。从此,厄运开始降临苏区……

  被削去军职的毛泽东,住进了长汀福音医院。贺子珍在医院生下一男孩,给郁闷中的他一些慰藉。临时中央执意剥夺毛泽东工作的权利,反对将之“召回”瑞金。毛泽东被困于汀州城外的卧龙山下长达三个月。博古等“洋房子先生”一到瑞金就冲着毛泽东大反“罗明路线”,邓小平等深受其害。

  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忍辱负重,将工作重点转向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领导查田运动,制定科学划分农村阶段分成的标准,纠正划阶级成分的“左”倾错误;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一要打仗,二要建设”,科学制定苏区经济建设总方针和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开展苏区经济建设,发展苏区教育、文化事业。为了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毛泽东指出:共产党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他提出:要把最先进最积极的分子选进苏维埃去,颁布法律严惩苏维埃政权中的贪污腐败分子,率先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教育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博古拱手将红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不懂中国国情、不了解红军反“围剿”战争规律的洋顾问李德。这个外来的念歪经的“和尚”根本听不进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受挫,陷于被动。博古还置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支持于不顾,将毛泽东架空,剥夺了毛泽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实权。而毛泽东却心系前线,亲往会昌“巡视”,给困境中的南线红军将士带去了信心和勇气。

  红军打破五次“围剿”无望,中央书记处被迫决定突围转移。毛泽东为突围转移又献一策,再遭博古拒绝。共和国主席无事可做,只得前往于都“调查”,差点被当成“包袱”甩下,幸得周恩来相助,才被匆匆通知参加长征。萧瑟秋风中,毛主席望着驮在马上的箱子,感慨万端:别小看这个“马背上的共和国”,那可是新中国的摇篮,相信她一定能茁壮成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舍弃爱子、胞弟,告别战友与父老乡亲,踏上了漫漫的铁血之路……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