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瓷商〗30集剧情介绍|分集剧情|大结局
http://www.hnta.cn 2009-12-27 来源: 点击:次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1集 民国四年秋。
在袁世凯北洋政府庇护下的末代皇帝皇宫下旨,要景德镇烧制祭红大龙缸祭天,景德镇唯一的官窑主赵孚生在督陶官鲁公公的监督下多次烧制,但一再失败。按朝廷制度,督陶官鲁公公和浮梁县长都要受到重罚。他们想让他赵孚生背上罪责,进京顶罪。经不住赵孚生再三求饶,鲁公公同意按他的要求,采用旧俗祭窑再烧一次,选中祭窑的是赵孚生家的女儿赵如意。
赵孚生的儿子赵如鑫当场反对用妹妹祭窑,但被父亲喝斥出窑。百般无奈之下,他回家拉上妹妹逃往南昌,去找跟赵如意订过娃娃亲的陶昌南。
当天晚上,赵孚生送了一份重礼给鲁公公,提出种种理由,要求用别家的孩子替代祭窑,并暗示了张之望的女儿可以祭窑。鲁公公收下重礼,为了保护官窑主赵孚生,同意用民窑主张之望的女儿张春美祭窑。
清兵来到张府,抓走了张君燕,用她换下了赵如意。张府上下一片哭声。张之望到卫县长说理,但卫县长惧怕鲁公公的权势,不敢出面说情。张之望无法,只好到陶盛仁府上拜访求救。
陶昌南在南昌见到了赵如鑫兄妹,对赵孚生用活人祭窑感到非常气愤。赵如鑫为了让妹妹脱离险境,将她和陶昌南反锁在房内,想让他们生米煮成熟饭。这反而让陶昌南感到十分尴尬。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2集
景德镇最大的民窑主陶盛仁为人耿直,并富有正义感。因赵孚生作为官窑主,一直看不起民窑。他决定接下烧制大龙缸这难活,为景德镇所有的民窑主争口气。他找鲁公公和卫县长,希望他们不要拿人的性命祭窑,他愿意立下军令状,烧制大龙缸。如果失败,他愿意接受任何惩罚。鲁公公和卫县长巴不得有个替死鬼,当即答应。陶盛仁当着鲁公公和卫县长,还有神父华来士的面写下军令状。
陶盛仁深知此事重大,风险太大,万一失败,自己肯定会被处死,便要小喜子出发,把在南昌念书的儿子陶昌南叫回来。
陶夫人想阻止丈夫的冒险,但陶盛仁根本不听。他有些自负,认为自己可以烧出祭红大龙缸。还有一点陶盛仁没有说出来,他想证明自己的技艺。如果烧制成功,他在景德镇的地位将上一层楼。
赵孚生深夜来到陶家,以亲家的名义劝陶盛仁不要冒险,因为大龙缸并不好烧制,但陶盛仁执意不悔。
张之望为感谢陶昌南上门送礼,陶盛仁不收,说他见外。都是民窑主,互帮是应该的。
陶昌南跟赵如鑫兄妹,还有小喜子坐车到九江,搭昌江船帮帮主胡金山的船回景德镇。在船上碰到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卫县长的女儿卫秋禾。
卫秋禾穿着当时法国流行的大裙子,戴着宽边帽子,显得十分洋气。卫秋禾因营救一只落在船头受伤的小鸟,不慎落入河中。陶昌南跳下水,同时救起了她和那只小鸟。因人工呼吸救人时,陶昌南亲到了卫秋禾的嘴唇,但他以小鸟的名义发誓,他亲她是为了救她,并没有不正经非礼她。卫秋禾又气又好笑。而赵如意对陶昌南有些不满。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3集
鲁公公和卫知县也在县衙堂上摆了两大火盆,上面分别煨烧着一顶铁帽和一双铁靴。如果烧不出青花龙纹大龙缸,陶盛仁就得戴铁帽和穿铁靴而死。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陶昌南回到景德镇,在街上碰到殷秀丽,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不停地画速写。当他跟着她进了妓院时,才发现殷秀丽并非良家妇女,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看不起她,反而更想画她了。因带的钱不足,被老鸨打了出来 。
陶盛仁请把柱师傅柴火旺坐镇窑洞。点火烧窑之前,在窑门前写明“赵公元帅,李广先师神位”。陶盛仁先用金刚醋把窑屋里外洒一遍,为了避邪,点三炷香拜风火神。然后杀雄鸡、洒鸡血,焚香鸣炮,酹酒礼拜,将鸡头插在窑门上,口中念念有词:“先师坐东朝,弟子今开窑,一盅雄鸡酒,叩敬先师尝,有事弟子在,蒙师多关照”,最后点火烧窑。
赵如意在家赌气,责怪父亲要拿自己祭窑,不心疼自己,赵孚生解释说心疼她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舍得拿她去祭窑呢?当时情急,这么做是为了糊弄鲁公公。
陶家的瓷窑开窑了。众人涌上前去,陶盛仁烧出的大龙缸,同样质量不合格。
陶盛仁傻眼了。他抱着大缸大哭不已,然后又把缸打碎,别人以为他疯了。
陶盛仁被家人扶回家,陶夫人劝丈夫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陶盛仁不肯,他宁愿死也不愿做一个小人。再说他跑了,家人怎么办?
为了保住家族,陶盛仁把陶昌南带到家族佛堂,对着列祖列宗,和家里唯一的祭红佛像起誓,接管陶家瓷业,并守约娶赵孚生女儿赵如意为妻。在景德镇,只要有赵孚生的支持,陶家还可以生存下去。他还请来了自已的挚友,瑶里的私垫先生吴荣道,把柱师傅柴火旺,请他们辅助陶昌南。
陶昌南在省城学的是美术,一心想当个伟大的画家,象德加或梵高一样扬名世界,可现在要回到景德镇当个陶瓷窑主,实在是不愿意。但父命难违,他只好含泪应允。
当夜,陶盛仁服毒自杀。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4集
得知陶盛仁自杀,赵如意非常着急。她跟着父亲到陶府探望,安慰陶夫人。赵如意见卫秋禾也在,内心有些恼怒。
鲁公公为了惩罚陶家,要卫县长封陶家窑场。陶昌南得知后,奋起反抗。他找到景德镇有良知的商家签名,准备上南昌告状。赵如鑫也积极帮忙找人。
卫秋禾得知此事后,勇敢地在告状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对于她的这种正义行为,陶昌南内心极其敬佩。
卫县长见景德镇的商家支持陶昌南到南昌告状,内心有些恐慌,担心自己官位不保,急忙阻止陶昌南出行,并同意暂不封陶家的窑场。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5集
陶盛仁出葬经过县城,卫秋禾拿出相机想拍下整个葬礼,留给陶昌南做纪念。赵如意看不惯卫秋禾,觉得她服装怪异,还化妆抹口红,是个妖精,会抢走她的男人,便跟陶夫人造谣说,照相会把魂魄收了去,来世转不了胎了。陶夫人听后大发脾气,陶昌南大哥陶昌江砸烂相机,让卫秋禾很难堪。
卫县长得知女儿跟陶昌南走得很近,他警告女儿,他不能把她嫁给一个陶瓷匠。她将来要做的是官太太,否则不会把她送到法国去留学,把家当都用光了。卫秋禾说父亲太势利。
陶昌南到瑶里找吴荣道,说父亲为着一件陶瓷自杀太不值。吴荣道告诉陶昌南,这是命。他引用老子的话: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名誉和生命之间,陶盛仁看重的是名誉。所以,他为陶瓷而死,是死得其所的。做任何事都有道,陶盛仁所捍卫的是陶瓷的道。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6集
陶昌南一心想做画家,不想当民窑主,跟母亲说要到南昌完成没有完成的学业,要大哥陶昌江来当家。但陶夫人不同意,陶昌江为人太老实,不适合当家。她说陶昌南如果离开景德镇,就是对父亲的不孝。
赵孚生见陶家落败,便有意悔婚,想将女儿嫁给华来士。他告诉赵如意,华来士神通广大,跟南昌,北京的一些官员来往紧密。如果攀上这门亲戚,赵家今后商途将坦然无虞。但赵如意说自己跟陶昌南订了亲,如果反悔,会遭人笑话。
华来士到赵府做客,送给赵如意一个珍珠项练。赵如意不收,但华来士临走时把它放在桌上。
陶昌南遵母命,在端午节拜访赵府,赵孚生用冷语讥讽,言下之意反悔赵如意跟陶昌南的亲事。陶昌南因跟赵如意定的是娃娃亲,两人感情并不深,气愤之下当场退婚。赵如意急得眼泪直流,求父亲不要退婚,但赵孚生对陶家已经失望,执意解除婚约。
陶家的事业每况愈下,陶昌南十分苦闷,上瑶里找吴荣道。吴荣道是景德镇瑶里私垫先生,明朝制瓷大师吴十九的后人。为人学识渊博,性情散谈,喜读楚辞,崇尚老庄,是一个游离于尘世内外的智者。同时,他对陶瓷文化和赣文化有着极深的造诣。吴荣道告诉陶昌南,要想摆脱受辱困境,证明自己,只有象吴十九一样,烧制出别人没有过的陶瓷精品,才能在景德镇站住脚根。
听到吴荣道的话,陶昌南很受启发。为了却父亲的遗愿,振兴家族,陶昌南痛下决心烧制祭红大龙缸,日夜琢磨着烧制决窍。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7集
卫秋禾得知赵家跟陶昌南解除了婚约,内心十分高兴。她经常来窑厂看望陶昌南,并介绍了一些国外流行的图案。她内心已经喜欢上他了。但陶昌南的母亲陶夫人对她有些看不顺眼,觉得卫秋禾开个诊所,居然跟男人打屁股针,太有失风化,再者为人太大大咧咧了,很多事情不懂规矩,不适合做陶家的媳妇,因此要陶昌南远离她。但陶昌南对母亲的叮嘱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也喜欢卫秋禾,觉得跟她在一起,又轻松又愉快。
卫秋禾在父亲的帮助下,在景德镇开办了一家诊所。她用很低的价格给穷人治病,引起镇上一些中医的不满。他们造谣说她的药坏人骨头,治表不治本。抽血和打针,坏人精血。
这天,卫秋禾看见路边一个乞丐发高烧,快死了。她赶紧叫人把乞丐拉回诊所打针退烧,被王中医诊所的伙计看见了。于是,以王中医为首的一些中医,还有一些不明真像的民众,围着卫秋禾的诊所起哄,意图把西医赶出景德镇。
正在喧闹之时,陶昌南赶到了,他告诉众人,西医和中医,各有救人之道。他见过南昌的医院打针,是为了救人,而且很有效。过了一会,那个乞丐醒过来了。陶昌南告诉王中医,西医可补中医之短。王中医尴尬不已,从此再不敢为难卫秋禾了。
卫县长的夫人长年在苏州,他喜欢上了顺和戏园青衣丁艳霞,丁艳霞为了以正名份,过上县太太的生活,她要求卫县娶她为二房。卫县长因为夫人老家势力大,不敢轻易答应。
殷秀丽因被县政法警察侮辱,被陶昌南救下。因此也喜欢上了陶昌南,但她有些自卑,觉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陶昌南。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8集
张之望见赵孚生给陶家退婚,也打起了主意。作为民窑主,在选料和烧制上他一直受着官府的气,因此也想跟赵孚生结亲家。
端午节,景德镇进行划龙船比赛。县里按历年老规矩拿出了一百块光洋,奖励头名龙舟队伍。
卫秋禾也来到陶家的龙舟队。陶昌南的哥哥陶昌江告诉她,龙舟赛女人不能参加,否则会翻船。卫秋禾不服气,她跟陶昌南说,她要加入他们的队伍。陶昌南只好同意。
比赛开始了。赵如鑫和陶昌南,还有张仁和家的三条船齐头并进。
卫秋禾站在陶昌南的龙舟里,快到达终点时,他们超过了赵如鑫家的官船。卫秋禾高兴地钻出来,用相机拍照。船上的划手们突然看见一个漂亮女孩子,都停止了划船。但比赛并没有结束,张仁和的船冲上来了。
岸上很多人在看热闹。赵如意一直在看着陶昌南,对卫秋禾在船上非常气愤。
在比赛过程中,华来士一直在看着赵如意。他内心很喜欢她。
张仁和的船队拿到了第一。
张仁和遵成父亲的意思,把象征胜利的猪头和那袋银元献给赵如意,因赵如意心系陶昌南,把猪头银元扔在地上,让张仁和很没面子。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9集
因陶昌南船上有女人参赛,鲁公公要卫县长下令惩罚。卫县长决定罚陶家一百块大洋。
卫秋禾得知后,跟父亲表明,在陶家船上的女人是她,要罚的话,她来交罚款。卫县长一听,连忙又不罚了。
陶昌南重新配制了一套釉里红秘方,开始了试制。卫秋禾到窑场参观,在陶昌南的指导下跟着捏起泥坯,窑厂的年轻姑娘埋头替上过釉的陶坯上彩,或繁复、或抽象的图案令她顿生赞叹,她想或许这正是景德镇千年历史带来的文化积淀。
陶昌南烧制出了祭红大龙缸,让镇上所有人刮目相看。镇上的行家们都来看大龙缸。鲁公公也来了,作为行家,他表示这种薄胎祭红缸质量上乘,且有明朝吴十九的风格,已久没人烧出来过了。当即鲁公公按最高价钱给宫里订了十只。
陶昌南抬着大龙缸,带着陶家所有的人到陶盛仁的坟前拜祭,以告慰陶盛仁在天之灵。
卫秋禾把大龙缸照相,然后发到报社登出来,很多外地客商来跟陶家订货。陶家的窑厂十分红火。这让陶夫人十分高兴,开始相信照相机是个好东西。
陶昌南在景德镇最大的酒楼珠山楼摆酒庆贺。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10集
袁世凯登基做皇帝,景德镇督陶官鲁公公离开景德镇,赵如鑫遵父命,送鲁公公回北京。
卫县长通过华来士帮忙,找到省城的督军,送了一万块银元,继续当了浮梁县的县长。
在北京东来顺涮肉馆,赵如鑫碰被几个北洋政府的兵痞找碴,遭到毒打。被乔装成中国本商人的日本人和田和学生良秀子救下了。和田早期是黑龙会的人,后加入日本军方,专门刺探中国工业情报。这些兵痞找碴,是他故意制造的一起事故,目的是进入景德镇陶瓷业,将中国最先进的陶瓷技术,带回日本,抢走中国陶瓷国内外的市场。
赵如鑫对和田和良秀子出手相救十分感激,并答应如果将来他们到景德镇,他一定全力相助。
在袁世凯北洋政府庇护下的末代皇帝皇宫下旨,要景德镇烧制祭红大龙缸祭天,景德镇唯一的官窑主赵孚生在督陶官鲁公公的监督下多次烧制,但一再失败。按朝廷制度,督陶官鲁公公和浮梁县长都要受到重罚。他们想让他赵孚生背上罪责,进京顶罪。经不住赵孚生再三求饶,鲁公公同意按他的要求,采用旧俗祭窑再烧一次,选中祭窑的是赵孚生家的女儿赵如意。
赵孚生的儿子赵如鑫当场反对用妹妹祭窑,但被父亲喝斥出窑。百般无奈之下,他回家拉上妹妹逃往南昌,去找跟赵如意订过娃娃亲的陶昌南。
当天晚上,赵孚生送了一份重礼给鲁公公,提出种种理由,要求用别家的孩子替代祭窑,并暗示了张之望的女儿可以祭窑。鲁公公收下重礼,为了保护官窑主赵孚生,同意用民窑主张之望的女儿张春美祭窑。
清兵来到张府,抓走了张君燕,用她换下了赵如意。张府上下一片哭声。张之望到卫县长说理,但卫县长惧怕鲁公公的权势,不敢出面说情。张之望无法,只好到陶盛仁府上拜访求救。
陶昌南在南昌见到了赵如鑫兄妹,对赵孚生用活人祭窑感到非常气愤。赵如鑫为了让妹妹脱离险境,将她和陶昌南反锁在房内,想让他们生米煮成熟饭。这反而让陶昌南感到十分尴尬。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2集
景德镇最大的民窑主陶盛仁为人耿直,并富有正义感。因赵孚生作为官窑主,一直看不起民窑。他决定接下烧制大龙缸这难活,为景德镇所有的民窑主争口气。他找鲁公公和卫县长,希望他们不要拿人的性命祭窑,他愿意立下军令状,烧制大龙缸。如果失败,他愿意接受任何惩罚。鲁公公和卫县长巴不得有个替死鬼,当即答应。陶盛仁当着鲁公公和卫县长,还有神父华来士的面写下军令状。
陶盛仁深知此事重大,风险太大,万一失败,自己肯定会被处死,便要小喜子出发,把在南昌念书的儿子陶昌南叫回来。
陶夫人想阻止丈夫的冒险,但陶盛仁根本不听。他有些自负,认为自己可以烧出祭红大龙缸。还有一点陶盛仁没有说出来,他想证明自己的技艺。如果烧制成功,他在景德镇的地位将上一层楼。
赵孚生深夜来到陶家,以亲家的名义劝陶盛仁不要冒险,因为大龙缸并不好烧制,但陶盛仁执意不悔。
张之望为感谢陶昌南上门送礼,陶盛仁不收,说他见外。都是民窑主,互帮是应该的。
陶昌南跟赵如鑫兄妹,还有小喜子坐车到九江,搭昌江船帮帮主胡金山的船回景德镇。在船上碰到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卫县长的女儿卫秋禾。
卫秋禾穿着当时法国流行的大裙子,戴着宽边帽子,显得十分洋气。卫秋禾因营救一只落在船头受伤的小鸟,不慎落入河中。陶昌南跳下水,同时救起了她和那只小鸟。因人工呼吸救人时,陶昌南亲到了卫秋禾的嘴唇,但他以小鸟的名义发誓,他亲她是为了救她,并没有不正经非礼她。卫秋禾又气又好笑。而赵如意对陶昌南有些不满。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3集
鲁公公和卫知县也在县衙堂上摆了两大火盆,上面分别煨烧着一顶铁帽和一双铁靴。如果烧不出青花龙纹大龙缸,陶盛仁就得戴铁帽和穿铁靴而死。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陶昌南回到景德镇,在街上碰到殷秀丽,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不停地画速写。当他跟着她进了妓院时,才发现殷秀丽并非良家妇女,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看不起她,反而更想画她了。因带的钱不足,被老鸨打了出来 。
陶盛仁请把柱师傅柴火旺坐镇窑洞。点火烧窑之前,在窑门前写明“赵公元帅,李广先师神位”。陶盛仁先用金刚醋把窑屋里外洒一遍,为了避邪,点三炷香拜风火神。然后杀雄鸡、洒鸡血,焚香鸣炮,酹酒礼拜,将鸡头插在窑门上,口中念念有词:“先师坐东朝,弟子今开窑,一盅雄鸡酒,叩敬先师尝,有事弟子在,蒙师多关照”,最后点火烧窑。
赵如意在家赌气,责怪父亲要拿自己祭窑,不心疼自己,赵孚生解释说心疼她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舍得拿她去祭窑呢?当时情急,这么做是为了糊弄鲁公公。
陶家的瓷窑开窑了。众人涌上前去,陶盛仁烧出的大龙缸,同样质量不合格。
陶盛仁傻眼了。他抱着大缸大哭不已,然后又把缸打碎,别人以为他疯了。
陶盛仁被家人扶回家,陶夫人劝丈夫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陶盛仁不肯,他宁愿死也不愿做一个小人。再说他跑了,家人怎么办?
为了保住家族,陶盛仁把陶昌南带到家族佛堂,对着列祖列宗,和家里唯一的祭红佛像起誓,接管陶家瓷业,并守约娶赵孚生女儿赵如意为妻。在景德镇,只要有赵孚生的支持,陶家还可以生存下去。他还请来了自已的挚友,瑶里的私垫先生吴荣道,把柱师傅柴火旺,请他们辅助陶昌南。
陶昌南在省城学的是美术,一心想当个伟大的画家,象德加或梵高一样扬名世界,可现在要回到景德镇当个陶瓷窑主,实在是不愿意。但父命难违,他只好含泪应允。
当夜,陶盛仁服毒自杀。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4集
得知陶盛仁自杀,赵如意非常着急。她跟着父亲到陶府探望,安慰陶夫人。赵如意见卫秋禾也在,内心有些恼怒。
鲁公公为了惩罚陶家,要卫县长封陶家窑场。陶昌南得知后,奋起反抗。他找到景德镇有良知的商家签名,准备上南昌告状。赵如鑫也积极帮忙找人。
卫秋禾得知此事后,勇敢地在告状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对于她的这种正义行为,陶昌南内心极其敬佩。
卫县长见景德镇的商家支持陶昌南到南昌告状,内心有些恐慌,担心自己官位不保,急忙阻止陶昌南出行,并同意暂不封陶家的窑场。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5集
陶盛仁出葬经过县城,卫秋禾拿出相机想拍下整个葬礼,留给陶昌南做纪念。赵如意看不惯卫秋禾,觉得她服装怪异,还化妆抹口红,是个妖精,会抢走她的男人,便跟陶夫人造谣说,照相会把魂魄收了去,来世转不了胎了。陶夫人听后大发脾气,陶昌南大哥陶昌江砸烂相机,让卫秋禾很难堪。
卫县长得知女儿跟陶昌南走得很近,他警告女儿,他不能把她嫁给一个陶瓷匠。她将来要做的是官太太,否则不会把她送到法国去留学,把家当都用光了。卫秋禾说父亲太势利。
陶昌南到瑶里找吴荣道,说父亲为着一件陶瓷自杀太不值。吴荣道告诉陶昌南,这是命。他引用老子的话: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名誉和生命之间,陶盛仁看重的是名誉。所以,他为陶瓷而死,是死得其所的。做任何事都有道,陶盛仁所捍卫的是陶瓷的道。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6集
陶昌南一心想做画家,不想当民窑主,跟母亲说要到南昌完成没有完成的学业,要大哥陶昌江来当家。但陶夫人不同意,陶昌江为人太老实,不适合当家。她说陶昌南如果离开景德镇,就是对父亲的不孝。
赵孚生见陶家落败,便有意悔婚,想将女儿嫁给华来士。他告诉赵如意,华来士神通广大,跟南昌,北京的一些官员来往紧密。如果攀上这门亲戚,赵家今后商途将坦然无虞。但赵如意说自己跟陶昌南订了亲,如果反悔,会遭人笑话。
华来士到赵府做客,送给赵如意一个珍珠项练。赵如意不收,但华来士临走时把它放在桌上。
陶昌南遵母命,在端午节拜访赵府,赵孚生用冷语讥讽,言下之意反悔赵如意跟陶昌南的亲事。陶昌南因跟赵如意定的是娃娃亲,两人感情并不深,气愤之下当场退婚。赵如意急得眼泪直流,求父亲不要退婚,但赵孚生对陶家已经失望,执意解除婚约。
陶家的事业每况愈下,陶昌南十分苦闷,上瑶里找吴荣道。吴荣道是景德镇瑶里私垫先生,明朝制瓷大师吴十九的后人。为人学识渊博,性情散谈,喜读楚辞,崇尚老庄,是一个游离于尘世内外的智者。同时,他对陶瓷文化和赣文化有着极深的造诣。吴荣道告诉陶昌南,要想摆脱受辱困境,证明自己,只有象吴十九一样,烧制出别人没有过的陶瓷精品,才能在景德镇站住脚根。
听到吴荣道的话,陶昌南很受启发。为了却父亲的遗愿,振兴家族,陶昌南痛下决心烧制祭红大龙缸,日夜琢磨着烧制决窍。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7集
卫秋禾得知赵家跟陶昌南解除了婚约,内心十分高兴。她经常来窑厂看望陶昌南,并介绍了一些国外流行的图案。她内心已经喜欢上他了。但陶昌南的母亲陶夫人对她有些看不顺眼,觉得卫秋禾开个诊所,居然跟男人打屁股针,太有失风化,再者为人太大大咧咧了,很多事情不懂规矩,不适合做陶家的媳妇,因此要陶昌南远离她。但陶昌南对母亲的叮嘱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也喜欢卫秋禾,觉得跟她在一起,又轻松又愉快。
卫秋禾在父亲的帮助下,在景德镇开办了一家诊所。她用很低的价格给穷人治病,引起镇上一些中医的不满。他们造谣说她的药坏人骨头,治表不治本。抽血和打针,坏人精血。
这天,卫秋禾看见路边一个乞丐发高烧,快死了。她赶紧叫人把乞丐拉回诊所打针退烧,被王中医诊所的伙计看见了。于是,以王中医为首的一些中医,还有一些不明真像的民众,围着卫秋禾的诊所起哄,意图把西医赶出景德镇。
正在喧闹之时,陶昌南赶到了,他告诉众人,西医和中医,各有救人之道。他见过南昌的医院打针,是为了救人,而且很有效。过了一会,那个乞丐醒过来了。陶昌南告诉王中医,西医可补中医之短。王中医尴尬不已,从此再不敢为难卫秋禾了。
卫县长的夫人长年在苏州,他喜欢上了顺和戏园青衣丁艳霞,丁艳霞为了以正名份,过上县太太的生活,她要求卫县娶她为二房。卫县长因为夫人老家势力大,不敢轻易答应。
殷秀丽因被县政法警察侮辱,被陶昌南救下。因此也喜欢上了陶昌南,但她有些自卑,觉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陶昌南。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8集
张之望见赵孚生给陶家退婚,也打起了主意。作为民窑主,在选料和烧制上他一直受着官府的气,因此也想跟赵孚生结亲家。
端午节,景德镇进行划龙船比赛。县里按历年老规矩拿出了一百块光洋,奖励头名龙舟队伍。
卫秋禾也来到陶家的龙舟队。陶昌南的哥哥陶昌江告诉她,龙舟赛女人不能参加,否则会翻船。卫秋禾不服气,她跟陶昌南说,她要加入他们的队伍。陶昌南只好同意。
比赛开始了。赵如鑫和陶昌南,还有张仁和家的三条船齐头并进。
卫秋禾站在陶昌南的龙舟里,快到达终点时,他们超过了赵如鑫家的官船。卫秋禾高兴地钻出来,用相机拍照。船上的划手们突然看见一个漂亮女孩子,都停止了划船。但比赛并没有结束,张仁和的船冲上来了。
岸上很多人在看热闹。赵如意一直在看着陶昌南,对卫秋禾在船上非常气愤。
在比赛过程中,华来士一直在看着赵如意。他内心很喜欢她。
张仁和的船队拿到了第一。
张仁和遵成父亲的意思,把象征胜利的猪头和那袋银元献给赵如意,因赵如意心系陶昌南,把猪头银元扔在地上,让张仁和很没面子。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9集
因陶昌南船上有女人参赛,鲁公公要卫县长下令惩罚。卫县长决定罚陶家一百块大洋。
卫秋禾得知后,跟父亲表明,在陶家船上的女人是她,要罚的话,她来交罚款。卫县长一听,连忙又不罚了。
陶昌南重新配制了一套釉里红秘方,开始了试制。卫秋禾到窑场参观,在陶昌南的指导下跟着捏起泥坯,窑厂的年轻姑娘埋头替上过釉的陶坯上彩,或繁复、或抽象的图案令她顿生赞叹,她想或许这正是景德镇千年历史带来的文化积淀。
陶昌南烧制出了祭红大龙缸,让镇上所有人刮目相看。镇上的行家们都来看大龙缸。鲁公公也来了,作为行家,他表示这种薄胎祭红缸质量上乘,且有明朝吴十九的风格,已久没人烧出来过了。当即鲁公公按最高价钱给宫里订了十只。
陶昌南抬着大龙缸,带着陶家所有的人到陶盛仁的坟前拜祭,以告慰陶盛仁在天之灵。
卫秋禾把大龙缸照相,然后发到报社登出来,很多外地客商来跟陶家订货。陶家的窑厂十分红火。这让陶夫人十分高兴,开始相信照相机是个好东西。
陶昌南在景德镇最大的酒楼珠山楼摆酒庆贺。
《大瓷商》分集剧情介绍 第10集
袁世凯登基做皇帝,景德镇督陶官鲁公公离开景德镇,赵如鑫遵父命,送鲁公公回北京。
卫县长通过华来士帮忙,找到省城的督军,送了一万块银元,继续当了浮梁县的县长。
在北京东来顺涮肉馆,赵如鑫碰被几个北洋政府的兵痞找碴,遭到毒打。被乔装成中国本商人的日本人和田和学生良秀子救下了。和田早期是黑龙会的人,后加入日本军方,专门刺探中国工业情报。这些兵痞找碴,是他故意制造的一起事故,目的是进入景德镇陶瓷业,将中国最先进的陶瓷技术,带回日本,抢走中国陶瓷国内外的市场。
赵如鑫对和田和良秀子出手相救十分感激,并答应如果将来他们到景德镇,他一定全力相助。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2009圣诞节祝福短信|恶搞短信|整人短信 2009-12-24 8:24:06
- 2009平安夜祝福短信|圣诞夜搞笑短信|恶搞短信 2009-12-24 8:21:54
- 南斗官三斗北少爷 剧情介绍 2009-12-23 8:51:39
- 飞虎队谍战剧情介绍 2009-12-23 8:50:00
- 《中国功夫少女组》剧情梗概|剧情介绍 2009-12-23 8:47:0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