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休闲一角 >> 正文
“大日食”可赏六大迷人景象
http://www.hnta.cn 2009-7-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

  【综合新华社7月14日电】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记者通报,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报,22日将发生的这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

  “大日食”三大特点

  王思潮介绍,本次日全食有三大特点:

  一是最精彩的全食持续时间很长。就全世界范围来说,本次日食是从1991年7月11日到公元2132年6月13日年这141年间,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二是整条日全食带扫过区域大。全食带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日食带首先从不丹国西边进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随后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入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从浙江的舟山群岛入海而东去。

  三是这次日全食发生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将能观赏到日全食,而上海市则更为幸运,全市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观赏到这次奇观。这次全食带扫过地区人口之密集,在我国是史无前例,预期观赏人数会超过千万。

  王思潮表示,由于这三大特点,这次日全食被称为“大日食”,对科研和观赏都很有利。

  日全食六大迷人景象

  王思潮介绍,在最精彩的几分钟全食时间内,公众可欣赏到日全食六大迷人景象:

  一、钻石环弧光乍现。在日全食将要开始时,日面的东边缘只剩下窄窄的一段亮弧,发出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强光照耀下的钻石戒指,这就是美丽的“钻石环”。

  二、贝利珠璀璨夺目。紧接着出现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它们高悬于漆黑的天空,这是日全食展现的又一件异宝——贝利珠,这种星空中的“极品宝石”稍现即逝,通常只出现一两秒钟。

  三、俯视大地飞影惊魂。在日全食食既(即月球开始将太阳完全遮挡)之前,日全食地区的观测者如果站在很高处俯看大地,天气晴朗条件下,就能看到如科幻电影中的黑影,在大地上从西向东飞驰而去,惊心动魄。

  四、仰观日轮仪态醉人。此时再举头仰望,只见一轮黑色的月影,在朦胧光环的护卫下,悬于高高的星空,在这一轮月影的边上是玫瑰红的光圈,那是色球,色球上面跳动一些熊熊燃烧的烈焰,有如排山倒海般地从太阳表面喷出来,这是弧状的日珥,它们看起来不算大,其实已升腾到离太阳表面几万千米、乃至十几万千米的高度。

  五、久违水星露真容。此时,在隐身日轮东边不远处是平时难得露面的水星,这是观测水星的天赐良机。在这黑色圆盘西边较远处则是光华四射的金星和红色的火星。

  六、远眺地平若梦幻。在太阳完全被遮挡的全食几分钟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赏日全食的迷人景色,除了隐身太阳四周的动人心魄天象外,还可环顾东、西、南、北地平线的不同景色。在日全食的“夜空”之下,有时可观赏到南、北地平线上泛着仿若日落后的橙红色,并让大地景物披上淡淡的梦幻色彩。东、西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锥状阴影,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中国观测点选址图

  日全食观测,离不开对观测地点的选择。记者从杭州高级中学了解到,该校天文社的3位高中生为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绘制出一幅2009“日全食”中国观测点选址图。

  据介绍,杭州高级中学天文社成员楼浚东、蔡婷妮、祝尔康在老师林岚的指导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2009中国日全食观测点选址研究》报告,全文将近3万字。

  3位高中生采集了大量互联网信息,通过比较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选取了23个观测点。

  其中包括:浙江省内观测点10个:杭州(西湖景区)、安吉(天荒坪)、嘉兴(余新中学、嘉兴一中)、湖州(湖州中学,南浔古镇)、大洋山岛、普陀山、秦山核电站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浙江省外观测点13个:安徽(青阳、安庆、黄山、九华山、铜陵),四川(峨嵋、乐山、成都)、重庆、宜昌(三峡大坝)、忠县、泸定、武汉。

  对这些观测点,3位高中生全部进行了实地考察,总行程达到了1400多公里。

  相关链接

  切莫“裸眼”看日食

  观赏日食奇观,莫忘保护眼睛。天文学家对记者表示,虽然日食期间阳光减弱,但是除了日全食的几分钟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其余时间切莫直视太阳,否则会有失明危险。

  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说,由于日食的时候太阳被全部或部分遮挡,光度下降,一般人很容易在无保护的情况下用肉眼直接观看,并且不觉得比以前刺眼,但实际上1%的太阳面积所发出的光也比电焊时的亮度要高,此时若直接注视太阳10秒钟以上就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最佳观测点”或是自家阳台

  7月22日的日全食即将到来,不少旅游区都宣称自己是本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告诉记者:“最佳观测点因人而异,它可能就在你家的南阳台。” 卞毓麟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很特殊的观测需求,那么最佳的观测场地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家门口。日食年年有,如果你有钱,到处追逐日全食并非难事。但是,在自家门口看日食,却是百年不遇的机会,何不珍惜这个机会呢?只要你家阳台朝向南方,你的阳台就是最佳观测地。”

  各地须做好应急预案

  专家表示,7月22日上午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日全食,是人类社会进入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以来,第一次在人口最稠密地区发生的“世纪大日食”,全食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发生在上班早高峰时段,可能对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专家提醒,各地政府对此次日全食应予以充分重视,做好应急预案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