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老郑州的大房东二房东
http://www.hnta.cn 2009-11-6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清朝末年,京汉、汴洛铁路(后拓展为陇海铁路)郑州车站先后建成,便利的交通给郑州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和商机。经清政府批准,1908年11月,郑州辟为商埠,火车站周边客流、物流、商铺开始多起来,出现诸多饭店、旅馆、百货店等商家。由于市场需求的旺盛,这里的商业发展很快,各地货物大都以此为集散地。到民国初年已形成以大同路、德化街、钱塘里、乔家门为中心,街巷纵横、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气十足的繁荣商埠。之后,城区重心开始由老城区向火车站周边推移。
  “火车停处聚商家”,各地商机纷至沓来,做生意的多了,需要门面店铺和居住处所,一些房地产主看到商机来到,开始在街巷胡同里投资建门面房和居民住宅,房屋租赁业应运而生,相应诞生了大房东、二房东这类特殊人物。大房东就是房屋的业主,也有的是租地皮建屋,先与地产商签订合同,房屋建成,先由大房东收租赁费,以10年至20年为期,到期后将土地连房屋交还地产商;所谓二房东就是向大房东租一幢房屋,除了自己住一两间外,再分租给别人,租费大大超过付给大房东的租金,从中取利。有些二房东就靠此来生活。进入上世纪30年代,郑州商埠进入繁荣时期,以德化街、大同路为中心的商业街上,已拥有绸缎、百货、眼镜、金店、酒店、饭馆等二三十个行业,租房者猛增带来了房租大涨,二房东趁机漫天要价。随着郑州商埠的发展,商业、金融、手工业、文化、教育等机构不断增加,沿街的房屋租费颇高,于是很多厂、店及其他单位不得不进入街巷胡同租住,以减少高额的费用。
  二房东出租房屋,大多是贴“房屋出租”的小广告,就是一张小红纸,写上房屋的位置、大小等,贴在小巷胡同口墙上或电线杆上。房客看到招租,随时可去看房子,看中的先付一两元定金,随后即可搬入。据一些老街坊说,过去出租房屋最多的大都集中在火车站地区及附近的小街胡同里,如德化街东西两侧、钱塘里东西侧的小巷内、乔家门附近的胡同里等,都是租房者首选的地段,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是做生意的寸土寸金之地,房租费用虽高,也很少有闲房空着。
  史料载,旧时房屋出租的经营者,十之七八是湖北人,其次是开封、河北和郑州本地及周边县城的人。
作者:王瑞明杜丰芮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