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瓦坡,北宋时的“小香港”
http://www.hnta.cn 2011-7-8 来源:本站 点击:

    瓦坡在今中牟县狼城岗镇境内,本名叫“瓦子坡”,后来,人们将其简称为“瓦坡”。北宋时期,这里是一处大型歌舞娱乐场所,由于这里距离当时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只有10多公里的路程,再加上水陆交通十分方便,而且,当时的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到巩县(今巩义市)祭拜陵墓必须经过这里,北宋王朝那些冠冕堂皇的祭祖者大都喜欢声色犬马,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找出各种借口在这里歇脚,趁机潇洒一番,尽情享受声色之乐。   

    瓦坡这个地方还是当时的“经济开发区”。这里和当时汴河的两个渡口紧密相邻,两个渡口是西吴寺渡和东吴寺渡,虽然名字有些质朴,却是北宋的“小香港”,北方供应的木材、药材以及南方的粮油、丝绸等货物都要在这两个渡口卸货,所以,许多身家不菲的富商都爱在这里流连,他们的夜生活就在瓦坡的歌舞和笙箫中度过。当时,许多艺人集中在这里,窈窕的身影和曼妙的歌舞把原本平常的瓦坡渲染得有了袅袅韵致。古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瓦子坡是都城汴梁的艺人聚集场所,昼夜笙歌艳舞,酒香阵阵,灯红酒绿,笑语喧哗。由于达官显贵在这里昼夜不停地寻求享乐,他们的口腹之欲和生理问题都需要获得满足,这就需要他们花银子消费,于是,娱乐业的繁荣把各种服务行业也带动了起来。当时,一个小小的瓦坡竟然有各种店铺1000多家,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商务区”。

    可惜好景不长,北宋末年,金兵的大举入侵把王公大臣们的声色之梦给打破了。金兵统帅金兀术带着大军先占领了瓦坡,先是在这里找了一些绝色女子,他们开了眼界之后,就开始攻打北宋的都城汴梁,并且进行了野蛮的烧杀抢掠,转眼之间,繁华无限的瓦坡就成了荒凉之地。金兵攻陷汴梁之后,瓦坡几乎渺无人烟了。  

    南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又杀入中原,大肆的践踏使得汴梁和中牟一带几乎人烟断绝,瓦坡也在劫难逃,更加荒凉。后来,黄河的几次决口,使得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洪水过后,这里荒无人烟。到了明朝,明太祖颁布诏书,鼓励逃亡到外地的农民到中原耕种土地,以增强国力。由于瓦坡土地肥沃、无人耕种,就有人来此垦荒,逐渐聚集成村,村名依旧沿用北宋时的“瓦子坡”,清朝时期才简称为“瓦坡”,一直沿用到现在。

作者:
(责任编辑:文斐)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