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来的引路人—省旅游局驻嵩县天桥沟村第一书记陈占元
http://www.hnta.cn 2016/7/19 10:33:13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
2015年8月,省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副处长陈占元来到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此,他与天桥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天桥沟村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凭着自身为民的情怀、优良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与当地干群水乳交融,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尊重。
作为村“两委”班子的排头兵,陈占元进村后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他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等,与干部、党员谈心、交流,提升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村干部挂牌值班,是他开展的便民服务制度之一。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一天,全天候值班,为全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他在村里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村所有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决策实施,特别是村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低保户确定等依此进行,确保全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清楚村里的重大决定。
旅游规划是陈占元的专业,他把此项工作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2015年8月至10月,他利用两个月时间,走访历任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天桥沟村东接木札岭、西临白云山、311国道穿村而过等区位优势,确定了天桥沟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总体脱贫的思路。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天桥沟乡村旅游规划》,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拟投资上亿元资金,利用1~2年的时间,通过开展西坪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上沟、岭后、前湾旅游项目提升等,实现旅游景区全覆盖,最终将天桥沟村打造成3A级乡村旅游胜地。
心系贫困户,精准抓扶贫。陈占元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经过认真思考,结合天桥沟的区位优势,对精准扶贫进行了定位。他认为,天桥沟村只有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才能推进精准脱贫,通过“卖气候、卖特色、卖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全村脱贫。陈占元确定了以下几种脱贫方式:一是通过引进“金果树工程”带动就业扶贫。支持白云山景区和林安旅游开发公司旅游项目建设,合理安排贫困村民到白云山景区和林安自驾游营地就业。去年滑雪场开业时,他协调贫困户12户26人就业,今年初又安排贫困村民16人到白云山景区就业。在自驾游营地建设过程中,本着“同等条件下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他安排当地贫困村民参与建设和小型运输等。二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创业扶贫。采取“游白云山、住天桥沟”的方式,提升农家宾馆的入住率,持续带动66户136人致富。在前湾、岭后、古路沟、上沟沿线,种植向日葵,打造林海花田景观带,真正让游客吃住在农家、体验农家、感受农家。三是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房屋参股的方式扶贫。采取“公司 贫困户”的模式,租赁贫困户的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资源,并作价参股,再返聘贫困户从事生产经营,拓宽贫困户增收脱贫渠道。省旅游局也积极采取单位出资入股、企业管理经营的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例如,充分利用西坪古村落的区域优势,采取企业入股、个人经营的方式,带动16户46人通过打造休闲农庄脱贫。四是发挥山地优势,实现特色种植养殖扶贫。采取政府补贴、农户经营的形式,持续发展山茱萸、桔梗、油菜、向日葵、黑药等作物种植,目前已发展小杂粮600亩,可带动全村26户68人脱贫。通过“公司 贫困户”和政府贴息的方式,依靠养鸡、养兔、养羊、养猪、养牛带动16户46人脱贫。通过特色种植养殖,全面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五是合理打造技术扶贫和电商扶贫。采取上级代培、村级自训的方式,培训等级厨师60名、服务员120名、管理人才30名、种植和养殖人才90名,切实解决缺技术的问题。通过智慧旅游产品开发,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在以上脱贫方式的基础上,陈占元确定了因户施策的具体脱贫方式,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结合各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逐户确定脱贫政策。例如,岭后组贫困户王涛,其父亲病故,母亲生活无法自理,王涛作为家里的独子且十分孝顺,独自照顾母亲,家里无任何收入来源。陈占元为帮助王涛从家庭重负中解放出来,就协调将王涛的母亲寄养到车村镇敬老院,从而让王涛可以放心外出务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陈占元始终保持优良作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驻村以来,他自己出钱租房子居住,自己买锅碗瓢盆等生活器具,自己出钱招待来客;冬天住在800多米高的嵩南地区,为了节省电费,拒用电暖器。低保户复审,他亲自走家串户,仔细调查摸底,召开全村大会,铁面无私,当着群众的面清退与村干部有裙带关系的不合格低保户。现在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干事创业意识不断增强,群众的好评不断。
陈占元主动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人、当好上级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干群关系的协调员、当好贫困村民的服务员、当好镇党委政府的信息员、当好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络员,不愧是人民的好公仆、时代的好楷模!
作为村“两委”班子的排头兵,陈占元进村后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他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等,与干部、党员谈心、交流,提升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村干部挂牌值班,是他开展的便民服务制度之一。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一天,全天候值班,为全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他在村里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村所有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决策实施,特别是村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低保户确定等依此进行,确保全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清楚村里的重大决定。
旅游规划是陈占元的专业,他把此项工作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2015年8月至10月,他利用两个月时间,走访历任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天桥沟村东接木札岭、西临白云山、311国道穿村而过等区位优势,确定了天桥沟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总体脱贫的思路。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天桥沟乡村旅游规划》,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拟投资上亿元资金,利用1~2年的时间,通过开展西坪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上沟、岭后、前湾旅游项目提升等,实现旅游景区全覆盖,最终将天桥沟村打造成3A级乡村旅游胜地。
心系贫困户,精准抓扶贫。陈占元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经过认真思考,结合天桥沟的区位优势,对精准扶贫进行了定位。他认为,天桥沟村只有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才能推进精准脱贫,通过“卖气候、卖特色、卖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全村脱贫。陈占元确定了以下几种脱贫方式:一是通过引进“金果树工程”带动就业扶贫。支持白云山景区和林安旅游开发公司旅游项目建设,合理安排贫困村民到白云山景区和林安自驾游营地就业。去年滑雪场开业时,他协调贫困户12户26人就业,今年初又安排贫困村民16人到白云山景区就业。在自驾游营地建设过程中,本着“同等条件下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他安排当地贫困村民参与建设和小型运输等。二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创业扶贫。采取“游白云山、住天桥沟”的方式,提升农家宾馆的入住率,持续带动66户136人致富。在前湾、岭后、古路沟、上沟沿线,种植向日葵,打造林海花田景观带,真正让游客吃住在农家、体验农家、感受农家。三是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房屋参股的方式扶贫。采取“公司 贫困户”的模式,租赁贫困户的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资源,并作价参股,再返聘贫困户从事生产经营,拓宽贫困户增收脱贫渠道。省旅游局也积极采取单位出资入股、企业管理经营的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例如,充分利用西坪古村落的区域优势,采取企业入股、个人经营的方式,带动16户46人通过打造休闲农庄脱贫。四是发挥山地优势,实现特色种植养殖扶贫。采取政府补贴、农户经营的形式,持续发展山茱萸、桔梗、油菜、向日葵、黑药等作物种植,目前已发展小杂粮600亩,可带动全村26户68人脱贫。通过“公司 贫困户”和政府贴息的方式,依靠养鸡、养兔、养羊、养猪、养牛带动16户46人脱贫。通过特色种植养殖,全面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五是合理打造技术扶贫和电商扶贫。采取上级代培、村级自训的方式,培训等级厨师60名、服务员120名、管理人才30名、种植和养殖人才90名,切实解决缺技术的问题。通过智慧旅游产品开发,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在以上脱贫方式的基础上,陈占元确定了因户施策的具体脱贫方式,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结合各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逐户确定脱贫政策。例如,岭后组贫困户王涛,其父亲病故,母亲生活无法自理,王涛作为家里的独子且十分孝顺,独自照顾母亲,家里无任何收入来源。陈占元为帮助王涛从家庭重负中解放出来,就协调将王涛的母亲寄养到车村镇敬老院,从而让王涛可以放心外出务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陈占元始终保持优良作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驻村以来,他自己出钱租房子居住,自己买锅碗瓢盆等生活器具,自己出钱招待来客;冬天住在800多米高的嵩南地区,为了节省电费,拒用电暖器。低保户复审,他亲自走家串户,仔细调查摸底,召开全村大会,铁面无私,当着群众的面清退与村干部有裙带关系的不合格低保户。现在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干事创业意识不断增强,群众的好评不断。
陈占元主动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人、当好上级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干群关系的协调员、当好贫困村民的服务员、当好镇党委政府的信息员、当好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络员,不愧是人民的好公仆、时代的好楷模!
作者:本站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别婷婷先进事迹 2016/1/9 10:03:15
-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张萍先进事迹 2016/1/9 9:59:50
-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宋丹阳先进事迹 2016/1/9 9:56:48
-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胡蕾先进事迹 2016/1/9 9:46:53
-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魏荔莉先进事迹 2016/1/9 9: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