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大河报》“不合理低价游”遭遇司法重拳
http://www.hnta.cn 2017/7/25 10:29:35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核心提示|游客邓先生一行二人以每人40元的价格报名参加北京一日游,游览途中却被要求“补交”160元的自费项目。邓先生拒绝交钱,遭导游恶语威胁,还被对方扇两个耳光。近日,涉事的5名黑导游因犯强迫交易罪,分别被判处8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六天五夜港澳游,每人只需300元。7月10日,200多名南京游客乘高铁经广州到港澳旅游,结果是毫无悬念地遭遇强制购物。这批多数为六七十岁的游客,受到关进小房间、威胁、辱骂“关照”,被迫购买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质量存疑的商品。目前,南京市旅游局已介入调查此事。

    “40元北京一日游”换来俩耳光

    2016年9月,微信上流传一段“北京一日游遭欺诈,有游客被打”的视频。视频里,3名男子在大巴车上围住一名游客,喊着让该游客“滚下车去”并扇其耳光,另一名黑衣女子对其他乘客喊:“听明白没有,给钱!”

    事情经过是,游客邓先生一行二人当天游览故宫出来,和揽客人员协商后,以每人40元的价格参加了北京一日游。大巴凑齐30多名游客后计划发往居庸关。当大巴行至昌平西关环岛时,导游陈某要求“每人补交160元自费项目”,随后开始收钱,另一名导游李某配合。视频里的邓先生以未带钱为由拒交,遭两导游语言威胁。到了居庸关停车场,陈某和邓先生发生争吵,李某与事先电话联系的王某、于某等3人进入车内对邓先生进行威胁。王某和于某各打了邓先生一个耳光,邓先生一行二人无奈,各掏100元后下车游览。

    事发第二天,警方分别在北京、河北等地将5名嫌疑人抓获。北京昌平检方经审查,对上述5人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认为,5名被告人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其行为已经构成强迫交易罪,依法应予惩处。

    鉴于被告人于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系自首;其余被告人韩某等人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庭审自愿认罪;且被告人于某已赔偿被害人邓先生的损失,取得邓先生的谅解;陈某、李某、王某和于某还主动预交部分款项。5名被告人分别被处以8个月到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5人均被罚款2000元。

    “300元港澳换来“ 6关禁闭日游””

    “我帮你报了一个六天五夜港澳游的旅行团,7月10日出发,据说是特价的名额。”6月底,南京的沈女士接到一位朋友电话,爱好旅游的她欣然答应。问到价格时,朋友却表示:没有多少钱,你不用给我了。

    7月10日早上,沈女士来到南京南站集合,按行程计划,先乘坐高铁到广州,然后转乘大巴到香港。沈女士发现,这个旅游团的游客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多数是通过微信群报名,每人300元。有很多人是被朋友拉进来的。

    7月11日,沈女士一行人抵港后先去海洋公园玩一天;第二天行程开始前,导游告诉大家,当天会进行观光购物。沈女士觉得低价团有购物也正常。导游把他们带到一个地下商城,进入一个金店后,店门立即关上了。大家只能在金店内站着或走走打发时间,没有人买什么东西。4个小时后,店员将沈女士一行人轰到一个小房间,店里一名女工作人员大喊:“你们为什么不买东西?你们要想出去就得买东西!”随后锁上了小房间的门。带团导游劝大家:“你们多少买一点,一点不买一定是出不去的。”为了摆脱困局,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买了点东西,沈女士花1.28万元买了一个吊坠。

    接下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沈女士一行人陆续进到手表店、相机店、巧克力店。每到一个店,导游就告诉他们:“进来光站在那里是没有用的,你们不买等下关的时间只会更长。”在最后的巧克力店,导游说:“不买巧克力就不给你们澳门船票,也不管你们吃饭。”一行人只得就范。

    回到广东番禺,导游又带大家进一个玉器店,在这里,游客陈女士花费1.6万元买了一对“大和田龙凤配”,游客杨女士花4万多元买了一个戒指和一个挂件以及一对龙凤配。对这些玉器,她们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值不值她们花的价钱。

    多种手段合围“不合理低价游”

    “300元港澳6日游”的游客回到南京,纷纷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遭遇。南京市旅游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旅游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如今这种利用各种所谓“平台”,在微信上传播拉人报名的方式十分隐蔽,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

    郑州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300元钱连在香港一晚的住宿都不一定够用,稍有点生活常识都会知道,300元完成港澳6日游压根不可能。“这种利用微信群的熟人心理,精心设计零负团费旅游的陷阱,隐蔽性很强、监管难度较大。这也要求旅游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对任何可能的新骗局见招拆招;同时要求我们的执法部门,要对任何形式的不合理低价团零容忍、严制裁,坚决不给其招摇撞骗可乘之机。”这名旅行社负责人说。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一日游还是异地游,强制消费问题仍然很突出。而强制消费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是“不合理低价游”。“不合理低价游”有生存的土壤,一方面跟一些消费者贪图低价等不成熟的消费心理有关,另一方面执法力度弱、违法成本低、维权手续复杂等也纵容了一些旅游企业和个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此次强迫收费、扇游客耳光的黑导游被北京司法机关判刑,表明治理低价游和黑导游乱象,司法正在发力。对于强制自费项目以及虚假宣传等不止于采取过去那种诸如罚款等手段,而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处罚措施对于相关违法行为估计将起到更大的威慑作用。

    而作为游客,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旅行团,也要做到非但自己不动心,还不向熟人推介,发现明显存在忽悠、蛊惑骗局嫌疑,应及时劝止朋友或者予以举报,让骗局失去寄生空间。
作者:魏国剑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