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国民休闲需“顶层设计”
http://www.hnta.cn 2012-10-24 8:31:42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国民休闲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必须从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加以谋划与运筹。以国家的视阈去审视,从国家的层面去规划,凭国家的职能去统筹,既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也是确保国民休闲健康发展之必需
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幕规模空前的城乡居民自发出游“大戏”,声势之大、出游人数之多、路途之堵、接待之难、综合拉动效应之巨,均创历史纪录。人们在盘点检讨之余,也提出了诸多改进的建议,对今后假日工作水平的提升启迪了思路。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黄金周所暴露的各种现象,并非什么新鲜货色,而多属疑难杂症,将其综合归纳为一点就是国民对闲暇时间支配出现了较大比例的非传统性需求,即普遍化、大众化、生活化的休闲趋向,而目前有关方面的供给、支撑、保障体系尚不完备,亟需加以统筹研究和谋划。通盘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仅靠众人拾柴、零打碎敲是不行的,更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从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加以谋划与运筹,亦即现在颇为流行的术语“顶层设计”。
其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宣布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应视为对此一“顶层设计”的立项。两年多来,多家媒体先后耐不住寂寞,透露了该纲要将不日出台的不实消息,颇似小儿诈呼“狼来了”,使休闲业内神经敏感度频频受挫,但反映了舆论界对国民休闲纲要的期待,也发挥了新闻媒体对贯彻国务院意见的提示与监督作用。
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开展的观光度假、康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活动,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服务、生产和保障的相关业态与产业。作为一种生活状态的追求,休闲在中国源远流长,久已有之;但作为现代服务业加以发展,在中国则是进入21世纪后的事,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并显示出引领消费升级、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潜能。因此,以国家的视阈去审视,从国家的层面去规划,凭国家的职能去统筹,既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也是确保国民休闲健康发展之必需。不管国民休闲纲要哪一天出台,当前较为紧迫的是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普及观念。如何使国民科学、理性、健康地利用闲暇时间,首先取决于成熟的休闲观念,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低碳环保的休闲理念,普及现代休闲常识,转变传统生活方式,树立增强自觉维权的休闲意识,培育中国特色休闲文化。
二是规划引领。国民休闲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应有全国性规划的统领,以便综合统筹、科学整合、分类指导、有效保障。国家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对旅游休闲发展作了部署,广东、山东等省市政府出台的休闲政策,均要求把休闲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规划。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进相应领域的休闲规划。
三是优化环境。作为关乎大多数人的休闲发展,全面加强和提升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极为必要。今年十一黄金周影响民众出游的很多问题,多是发生在上述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在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城乡休闲设施基础上,应加强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热线、道路标识系统、旅游交通综合服务、休闲安全保障设施等;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健全休闲服务质量的信息披露,做好休闲目的地安全风险信息提示,健全休闲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搞好公共场所和旅游休闲场所的无障碍服务。
四是丰富产品。就是增加有利于国民的休闲选择,包括休闲目的地、休闲产品、休闲活动、休闲方式等。这既有利于丰富休闲方式、缓解市场拥挤,也有利于充分释放休闲消费潜力。在具体操作上,要进一步完善观光旅游产品,增加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专项休闲产品,深化休闲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居家休闲方式,鼓励城市周边乡村度假,推动休闲服务进社区到农村,创新和推广休闲门类,构建丰富多彩的休闲产品体系。
五是提升质量。休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有赖于经营者的服务意识,也有赖于市场环境和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可加快制定休闲服务的规范和质量标准,健全对休闲活动的安全、秩序和质量的监管;可畅通休闲消费投诉渠道,建立公正、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打击欺客宰客、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休闲市场环境。
六是普惠全民。让大多数国民普享休闲之乐,是休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大特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力争国民休闲的权利与机会均等化。例如,可通过切实推动带薪休假,让不同用工制度下的劳动者增享闲暇;可通过推进公益性休闲场所的免费开放、城市休闲公园的限时免费开放或低价开放,对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门票优惠,吸引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参与休闲;可通过推动出台鼓励居民休闲消费的政策、鼓励旅游休闲文化企业便民惠民、鼓励单位把旅游休闲作为对职工的奖励和福利措施等,调动和焕发广大民众参与休闲的积极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顶层设计”的统筹谋划,国民闲暇时间将逐步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和更合理的支配,假日出行和假日消费将渐趋理性与有序,国民休闲将沿着更加科学、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为加快全面小康步伐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做出贡献。
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幕规模空前的城乡居民自发出游“大戏”,声势之大、出游人数之多、路途之堵、接待之难、综合拉动效应之巨,均创历史纪录。人们在盘点检讨之余,也提出了诸多改进的建议,对今后假日工作水平的提升启迪了思路。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黄金周所暴露的各种现象,并非什么新鲜货色,而多属疑难杂症,将其综合归纳为一点就是国民对闲暇时间支配出现了较大比例的非传统性需求,即普遍化、大众化、生活化的休闲趋向,而目前有关方面的供给、支撑、保障体系尚不完备,亟需加以统筹研究和谋划。通盘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仅靠众人拾柴、零打碎敲是不行的,更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从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加以谋划与运筹,亦即现在颇为流行的术语“顶层设计”。
其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宣布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应视为对此一“顶层设计”的立项。两年多来,多家媒体先后耐不住寂寞,透露了该纲要将不日出台的不实消息,颇似小儿诈呼“狼来了”,使休闲业内神经敏感度频频受挫,但反映了舆论界对国民休闲纲要的期待,也发挥了新闻媒体对贯彻国务院意见的提示与监督作用。
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开展的观光度假、康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活动,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服务、生产和保障的相关业态与产业。作为一种生活状态的追求,休闲在中国源远流长,久已有之;但作为现代服务业加以发展,在中国则是进入21世纪后的事,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并显示出引领消费升级、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潜能。因此,以国家的视阈去审视,从国家的层面去规划,凭国家的职能去统筹,既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也是确保国民休闲健康发展之必需。不管国民休闲纲要哪一天出台,当前较为紧迫的是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普及观念。如何使国民科学、理性、健康地利用闲暇时间,首先取决于成熟的休闲观念,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低碳环保的休闲理念,普及现代休闲常识,转变传统生活方式,树立增强自觉维权的休闲意识,培育中国特色休闲文化。
二是规划引领。国民休闲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应有全国性规划的统领,以便综合统筹、科学整合、分类指导、有效保障。国家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对旅游休闲发展作了部署,广东、山东等省市政府出台的休闲政策,均要求把休闲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规划。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进相应领域的休闲规划。
三是优化环境。作为关乎大多数人的休闲发展,全面加强和提升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极为必要。今年十一黄金周影响民众出游的很多问题,多是发生在上述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在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城乡休闲设施基础上,应加强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热线、道路标识系统、旅游交通综合服务、休闲安全保障设施等;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健全休闲服务质量的信息披露,做好休闲目的地安全风险信息提示,健全休闲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搞好公共场所和旅游休闲场所的无障碍服务。
四是丰富产品。就是增加有利于国民的休闲选择,包括休闲目的地、休闲产品、休闲活动、休闲方式等。这既有利于丰富休闲方式、缓解市场拥挤,也有利于充分释放休闲消费潜力。在具体操作上,要进一步完善观光旅游产品,增加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专项休闲产品,深化休闲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居家休闲方式,鼓励城市周边乡村度假,推动休闲服务进社区到农村,创新和推广休闲门类,构建丰富多彩的休闲产品体系。
五是提升质量。休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有赖于经营者的服务意识,也有赖于市场环境和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可加快制定休闲服务的规范和质量标准,健全对休闲活动的安全、秩序和质量的监管;可畅通休闲消费投诉渠道,建立公正、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打击欺客宰客、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休闲市场环境。
六是普惠全民。让大多数国民普享休闲之乐,是休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大特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力争国民休闲的权利与机会均等化。例如,可通过切实推动带薪休假,让不同用工制度下的劳动者增享闲暇;可通过推进公益性休闲场所的免费开放、城市休闲公园的限时免费开放或低价开放,对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门票优惠,吸引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参与休闲;可通过推动出台鼓励居民休闲消费的政策、鼓励旅游休闲文化企业便民惠民、鼓励单位把旅游休闲作为对职工的奖励和福利措施等,调动和焕发广大民众参与休闲的积极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顶层设计”的统筹谋划,国民闲暇时间将逐步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和更合理的支配,假日出行和假日消费将渐趋理性与有序,国民休闲将沿着更加科学、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为加快全面小康步伐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做出贡献。
作者:游方朔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商报》和北海道相比 河南温泉还有多少路要走 2012-10-23 9:03:34
- 《河南日报》旅游转型关键在做 山美水美生活更美 2012-10-22 9:24:14
- 《学习时报》中国旅游业迎来“机遇期” 2012-10-22 8:59:33
- 《中国民族宗教网》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 2012-10-19 9:40:26
- 《中国旅游报》景区门票降价冷观察 2012-10-18 9:16:0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