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中国旅游报》旅游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http://www.hnta.cn 2012-9-17 9:49:23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上山20元,下山10元。”9月1日,离西藏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游人甚众,当地藏民忙着牵马送游客上下山坡。

    山南地区旅游局局长邱林告诉记者,为鼓励村民搞旅游接待,当地政府给每户村民补贴了两万元。现在村里有58匹马,每户村民家的资产有一二十万元。

    “2011年,全区共有星级家庭旅馆345家,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农牧民达到1.3万户、5.28万人,实现旅游接待服务收入3.23亿元,实现户均收入2.48万元,人均收入6118元。”说到西藏农牧民发展旅游业致富,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俞允贵用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几个字。

    10年来,随着旅游逐步成为大众消费,旅游业在“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旅游成为大众消费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居民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制约,旅游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而言,无疑是件“奢侈品”。

    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国家对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作出调整,“7天长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周”诞生。在当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长假制度被视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居民收入和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公共假期达115天,国民旅游意愿逐日攀升,按照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旅游业已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2011年,国务院将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各地以举办首个“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特色旅游惠民活动,提升了全社会旅游意识,激发了群众旅游热情。

    随着群众旅游热情的高涨,旅游消费热点不断增加。2011年,围绕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年,全国推出200多条文化旅游线路,组织了各类特色鲜明、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促进了旅游市场繁荣。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领域,全国已有5.3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自200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我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总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加至2011年的4.95亿人次,年均增长20%左右,已占到国内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

    庞大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大众旅游消费强大的生命力。为适应国民休闲度假快速发展的趋势,国家旅游局正抓紧《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编制工作,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鼓励开发休闲度假产品,丰富假日旅游市场,使消费区域向纵深拓展。 
作者:班若川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