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产业援疆 旅游发力
http://www.hnta.cn 2015/7/15 16:29:1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自2010年中央首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旅游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贯彻落实中央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旅游援疆放在全国旅游工作全局中谋划推进,发挥旅游业在兴疆、富疆、稳疆中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旅游部门扎实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援疆工作,探索了富有旅游行业特色的援疆工作模式。
随着一项项政策有效实施,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笔笔资金集中注入,天山南北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了旅游援疆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国家级旅游景区增加到273家,星级饭店增加到440家,旅行社达到444家。今年上半年,新疆共接待国内游客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接待入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7.8%;实际完成旅游新业态重点项目投资140亿元。
政策与举措并行
根据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方位支持新疆旅游业发展。
2010年,国家旅游局领导分批赴新疆调研,形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国家旅游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署《关于新疆旅游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明确帮扶的重点和方向。
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每年拨专款2000万元,从旅游规划、宣传促销、人才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8个方面支持新疆旅游业。2012年,国家旅游局拿出上千万元资金全力支持《新疆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
2013年,中央确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后,国家旅游局领导先后多次到新疆调研、考察、研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国家旅游局随即提出“把南疆建设成为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5年来,国家旅游局在旅游规划、项目援助、旅游招商等方面,给予新疆旅游业空前的支持,产业援疆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旅游局的精心协调和指导下,旅游部门援疆资金达50多亿元,并协调推动内地旅游企业投资新疆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帮助新疆编制旅游规划150多个;在市场开拓和宣传促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系统组织客源的优势,积极组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入疆,以市场激活新疆旅游发展内生活力;通过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多次邀请新疆免费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会,帮助新疆制作形象宣传片,组织旅行商赴疆考察踩线,协助新疆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在人才和智力方面,国家旅游局先后派出多名干部在自治区旅游局、兵团旅游局和各地州市旅游局挂职,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到新疆考察,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把脉问诊。
在国家旅游局牵头下,中青旅总社、国旅总社等旅游企业也在客源援疆、智慧援疆等方面伸出援手。其中,中青旅总社援助新疆建成遨游网西部区域中心站,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打丝绸之路品牌,将丝绸之路产品作为中青旅在新疆的重点产品,并举办新疆旅游产业培训班,为新疆推动“互联网+旅游援疆”的深度融合。
目前,在国家旅游局的引领带动下,国能源、电力、电信、石油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旅游援疆中来,这些企业投资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投资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区,新疆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在建的旅游项目,如广州颐和地产集团在疏附县投资5亿元开发阿凡提乐园等大型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则从2011年开始,分别给予新疆旅游企业信贷和融资提供便利支持。国家铁路部门每年在安排旅游专列计划时,重点向新疆倾斜。
输血与造血并重
规划援疆、资金援疆、项目援疆、客源援疆……5年来,来自19个省市旅游系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如潮水般“涌”入新疆。在旅游援疆工作中,各对口援助单位致力当好“主力军”,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求,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输血”力度,增强“造血”功能。
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农民古丽曼·努尔买买提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参加援疆省市组织的培训,在景区当上一名讲解员,她说:“把我们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刀郎文化讲给游客听,还能赚上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奖金。”
山东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刀郎文化园区作为山东省重点旅游援助项目之一,相继投入416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刀郎文化园区目前已经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带动周边30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间接拉动1300多人增收。
上海拿出7000万元建设泽普县金湖杨森林公园,并于2013年10月创建成国家5A级景区,使得当地两个村子成为景区的组成部分,200多名村民就地成为旅游从业人员。
来自新疆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5年来,广东、山东、上海和深圳援助喀什旅游业共计13.795亿元,浙江投资阿克苏地区旅游业超过数十亿元,福建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昌吉回族自治州建设一大批旅游项目。北京、安徽两省市从规划、项目、宣传等方面给予和田旅游业大力支持。其中,北京市旅游委为和田地区编制完成《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墨玉县拉里坤湿地景区建设规划》等,安徽省旅游局编制完成了《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年来,北京、安徽在和田地区已建设旅游援疆项目23个。
对口援助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江苏省5年来,通过江苏省各类规划设计单位无偿为伊犁编制20多部景区、乡村旅游、特色乡村的旅游策划、规划和设计方案,建设伊犁州游客集散中心、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以及提升喀赞其旅游区等20余个项目,共计拿出3.72亿元。另外,通过江苏省援疆前线指挥部牵线搭桥,吸引一批旅游企业落户伊犁,5年来投资金额达43亿元。
客源援疆是旅游援疆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个对口援疆省市旅游部门借助自身市场优势开展客源互送。上海、北京、山西、湖北、四川、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市纷纷组织开往新疆的旅游专列。其中,江苏省江阴市对口支援伊犁霍城县,借助薰衣草节等节事品牌效应,开通旅游专列、自驾游等,向霍城县输送游客数十万人次。今年,江苏援伊指挥部再次协调,预计开通专列13趟,送达游客9000多人次,其中6月份已运送两趟专列1200多人次到霍城旅游。
在旅游宣传和旅游培训方面,湖北省拿出100万元帮助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取送教上门、赴湖北培训达200多人次。湖南省拿出40万元培训吐鲁番旅游管理人员、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福建省先后投入资金250万元,在福建省连续举办5期援昌旅游培训班,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旅游系统免费培训300余人。
提起旅游援疆带来的变化,和田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大兵说:“旅游援疆省市带来了资金、客源和先进的理念,让我们对新疆旅游业发展更加增添了信心。”
成效与前景并显
5年援建结硕果。如今,新疆高速公路里程已达4000余公里,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民航空中“丝绸之路”基本形成,40多家航空公司落地乌鲁木齐,对口援疆省市直达新疆航线有望全部开通;全疆已有15家五星级饭店,8家5A级景区,旅游“硬件”设施齐备;星级农家乐总数已达1050家,年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带动农牧民直接就业2万余人;“新疆礼物”挂牌商品共计176家企业335种商品,“新疆礼物”品牌效应已经显现;“一卡通”“一城通”“12301呼叫中心”“旅游电子商务中心”已投入运营,新疆智慧旅游综合数据平台已开始发挥作用。
随着今年底第一阶段援建任务的完成,全国旅游援疆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举全国之力推动援疆热潮中,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旅游援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新机遇”下的新疆旅游无论从景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服务等方面都迎来了“升级版”。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期新阶段,全国旅游援疆工作要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根本,以壮大新疆旅游产业、提升新疆旅游发展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和“把南疆建设成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坚持客源送疆、产业援疆、人才扶疆三轮驱动,从开展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旅游产品品牌、推动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兵地旅游融合提升等方面,推动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旅游将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心一地’目标,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引领性、行业带动性的大项目;重点支持旅游新业态发展,把传统旅游产品升级和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方向发展,大力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培育消费新热点。”
7月20日,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将在乌鲁木齐举办,主题是“游客入疆、产业援疆、人才扶疆”。站在新的起点上,旅游援疆必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随着一项项政策有效实施,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笔笔资金集中注入,天山南北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了旅游援疆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国家级旅游景区增加到273家,星级饭店增加到440家,旅行社达到444家。今年上半年,新疆共接待国内游客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接待入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7.8%;实际完成旅游新业态重点项目投资140亿元。
政策与举措并行
根据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方位支持新疆旅游业发展。
2010年,国家旅游局领导分批赴新疆调研,形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国家旅游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署《关于新疆旅游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明确帮扶的重点和方向。
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每年拨专款2000万元,从旅游规划、宣传促销、人才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8个方面支持新疆旅游业。2012年,国家旅游局拿出上千万元资金全力支持《新疆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
2013年,中央确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后,国家旅游局领导先后多次到新疆调研、考察、研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国家旅游局随即提出“把南疆建设成为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5年来,国家旅游局在旅游规划、项目援助、旅游招商等方面,给予新疆旅游业空前的支持,产业援疆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旅游局的精心协调和指导下,旅游部门援疆资金达50多亿元,并协调推动内地旅游企业投资新疆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帮助新疆编制旅游规划150多个;在市场开拓和宣传促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系统组织客源的优势,积极组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入疆,以市场激活新疆旅游发展内生活力;通过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多次邀请新疆免费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会,帮助新疆制作形象宣传片,组织旅行商赴疆考察踩线,协助新疆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在人才和智力方面,国家旅游局先后派出多名干部在自治区旅游局、兵团旅游局和各地州市旅游局挂职,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到新疆考察,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把脉问诊。
在国家旅游局牵头下,中青旅总社、国旅总社等旅游企业也在客源援疆、智慧援疆等方面伸出援手。其中,中青旅总社援助新疆建成遨游网西部区域中心站,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打丝绸之路品牌,将丝绸之路产品作为中青旅在新疆的重点产品,并举办新疆旅游产业培训班,为新疆推动“互联网+旅游援疆”的深度融合。
目前,在国家旅游局的引领带动下,国能源、电力、电信、石油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旅游援疆中来,这些企业投资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投资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区,新疆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在建的旅游项目,如广州颐和地产集团在疏附县投资5亿元开发阿凡提乐园等大型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则从2011年开始,分别给予新疆旅游企业信贷和融资提供便利支持。国家铁路部门每年在安排旅游专列计划时,重点向新疆倾斜。
输血与造血并重
规划援疆、资金援疆、项目援疆、客源援疆……5年来,来自19个省市旅游系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如潮水般“涌”入新疆。在旅游援疆工作中,各对口援助单位致力当好“主力军”,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求,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输血”力度,增强“造血”功能。
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农民古丽曼·努尔买买提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参加援疆省市组织的培训,在景区当上一名讲解员,她说:“把我们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刀郎文化讲给游客听,还能赚上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奖金。”
山东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刀郎文化园区作为山东省重点旅游援助项目之一,相继投入416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刀郎文化园区目前已经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带动周边30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间接拉动1300多人增收。
上海拿出7000万元建设泽普县金湖杨森林公园,并于2013年10月创建成国家5A级景区,使得当地两个村子成为景区的组成部分,200多名村民就地成为旅游从业人员。
来自新疆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5年来,广东、山东、上海和深圳援助喀什旅游业共计13.795亿元,浙江投资阿克苏地区旅游业超过数十亿元,福建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昌吉回族自治州建设一大批旅游项目。北京、安徽两省市从规划、项目、宣传等方面给予和田旅游业大力支持。其中,北京市旅游委为和田地区编制完成《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墨玉县拉里坤湿地景区建设规划》等,安徽省旅游局编制完成了《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年来,北京、安徽在和田地区已建设旅游援疆项目23个。
对口援助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江苏省5年来,通过江苏省各类规划设计单位无偿为伊犁编制20多部景区、乡村旅游、特色乡村的旅游策划、规划和设计方案,建设伊犁州游客集散中心、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以及提升喀赞其旅游区等20余个项目,共计拿出3.72亿元。另外,通过江苏省援疆前线指挥部牵线搭桥,吸引一批旅游企业落户伊犁,5年来投资金额达43亿元。
客源援疆是旅游援疆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个对口援疆省市旅游部门借助自身市场优势开展客源互送。上海、北京、山西、湖北、四川、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市纷纷组织开往新疆的旅游专列。其中,江苏省江阴市对口支援伊犁霍城县,借助薰衣草节等节事品牌效应,开通旅游专列、自驾游等,向霍城县输送游客数十万人次。今年,江苏援伊指挥部再次协调,预计开通专列13趟,送达游客9000多人次,其中6月份已运送两趟专列1200多人次到霍城旅游。
在旅游宣传和旅游培训方面,湖北省拿出100万元帮助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取送教上门、赴湖北培训达200多人次。湖南省拿出40万元培训吐鲁番旅游管理人员、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福建省先后投入资金250万元,在福建省连续举办5期援昌旅游培训班,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旅游系统免费培训300余人。
提起旅游援疆带来的变化,和田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大兵说:“旅游援疆省市带来了资金、客源和先进的理念,让我们对新疆旅游业发展更加增添了信心。”
成效与前景并显
5年援建结硕果。如今,新疆高速公路里程已达4000余公里,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民航空中“丝绸之路”基本形成,40多家航空公司落地乌鲁木齐,对口援疆省市直达新疆航线有望全部开通;全疆已有15家五星级饭店,8家5A级景区,旅游“硬件”设施齐备;星级农家乐总数已达1050家,年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带动农牧民直接就业2万余人;“新疆礼物”挂牌商品共计176家企业335种商品,“新疆礼物”品牌效应已经显现;“一卡通”“一城通”“12301呼叫中心”“旅游电子商务中心”已投入运营,新疆智慧旅游综合数据平台已开始发挥作用。
随着今年底第一阶段援建任务的完成,全国旅游援疆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举全国之力推动援疆热潮中,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旅游援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新机遇”下的新疆旅游无论从景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服务等方面都迎来了“升级版”。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期新阶段,全国旅游援疆工作要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根本,以壮大新疆旅游产业、提升新疆旅游发展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和“把南疆建设成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坚持客源送疆、产业援疆、人才扶疆三轮驱动,从开展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旅游产品品牌、推动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兵地旅游融合提升等方面,推动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旅游将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心一地’目标,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引领性、行业带动性的大项目;重点支持旅游新业态发展,把传统旅游产品升级和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方向发展,大力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培育消费新热点。”
7月20日,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将在乌鲁木齐举办,主题是“游客入疆、产业援疆、人才扶疆”。站在新的起点上,旅游援疆必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中国旅游报采访组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大河报》“援疆号”豫哈丝路行空调专列一座难求 2015/7/14 16:09:19
- 《大河报》游老家河南台胞更方便 2015/7/14 16:07:24
- 《大河报》河南百人游韩国 2015/7/14 16:03:35
- 《大河报》河南探索旅游援疆新模式 2015/7/8 12:33:12
- 《大河报》领队人员管理将有“办法”可依 2015/7/8 12:30:59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